投資者關系管理(IRM)是企業與投資者、潛在投資者及資本市場相關方(如分析師、媒體等)之間圍繞信息溝通、關系維護、價值傳遞展開的戰略性管理活動。其核心目標是提升市場對企業的認知度與信任度,實現企業價值與投資者利益的平衡。
對于擬上市公司而言,開展投資者關系管理不僅有助于建立投資者對公司及管理層的信任和理解,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對外形象,還能為企業未來資本市場運作鋪平道路。
2023年,(簡稱“中車戚墅堰所”)引人六家戰略投資者,順利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及股份制改造,并同步實施了核心員工持股,與資本市場接觸愈加緊密。同年10月底,中車戚墅堰所開始啟動深交所IPO相關工作。
鑒于此,系統化、規范化開展契合監管要求與投資者需求的投資者關系管理體系建設與實務研究,能夠助力中車戚墅堰所高效合規、平穩有序地實現IPO。
一、構建投資者關系管理體系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827”
新政、“315”新政和第三個“國九條”的接連發布,A股市場企業IPO進程按下“放緩鍵”。數據顯示,2023年9月至2024年8月,上海、深圳、北京三大證券交易所月均受理IPO的企業數量較新政實施前減少了63家。
A股市場IPO目前呈現出階段性收緊態勢,未來IPO節奏和審核標準將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許多擬上市企業被迫將IPO戰線拉長。這也使得企業從完成股改到IPO的過渡期變得更加充分。
在這樣的背景下,擬上市公司IPO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企業需要尋求更多的融資渠道和資源支持,以推動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投資者對企業的信息披露、透明度、治理結構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深人開展IRM也成為企業應對市場變化、滿足投資者需求、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更重要的是,提前構建投資者關系管理體系有助于擬上市公司提前適應上市后的監管環境和市場要求。同時,通過與投資者的良性互動與反饋,企業可以不斷改進和優化自身的運營、管理,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規范性。這種提前的準備與適應將為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二、擬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的現狀
當前,面對資本市場成熟度提高、監管政策收緊、技術不斷進步、投資者需求變化和國際化趨勢加速等多重因素影響,擬上市公司的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擬上市公司雖然開展了一些初步的投資者關系(IR)相關工作,但IRM的深度廣度與上市公司的要求還有不小的差距比較遠。
(一)擬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的主動性有待加強
目前,大多數擬上市公司的IR工作大都為被動型的管理,基本模式都是投資者主動向企業提出需求,再由企業進行反饋。這一模式下,雙方主動溝通比較少,容易產生信息差,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投資者關系。
(二)擬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工作機制尚不完善
大多數擬上市公司IRM仍處于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尚未制定完善完備的工作機制,雖然已建立了一些相關制度,但是關于IR工作更系統、更完善的管理機制仍然欠缺。這容易導致IR工作開展盲目而低效。
(三)擬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待豐富
溝通渠道是投資者與企業之間信息交換的橋梁。目前大多數擬上市公司主要依靠股東大會、電話、郵件、郵寄資料等方式作為投資者獲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而這些基礎的溝通渠道已經無法滿足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三、構建投資者關系管理體系的主要做法
中車戚墅堰所正處于向資本市場不斷靠攏的過渡階段。在日常的IR工作中,公司以有據可依、維護關系、推動發展、共創共贏為目標,形成了一套“NICE”的投資者關系管理體系,為登陸資本市場打下了堅實基礎。具體做法如下:
(一)增強IR工作的規范性(Normativity)
1.制定投資者關系管理制度
中車戚墅堰所制定了適用于現階段的《投資者關系管理辦法》,明確投資者關系管理的目標、原則、流程、責任分工等。相關制度與企業整體治理機制緊密銜接,確保IR工作在公司內部得到充分的重視和支持。
2.建立信息報送審批機制
作為非上市企業,中車戚墅堰所雖然不受證券市場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關要求的約束,但主動參照相關標準,定期向投資者公布財務報告、經營情況、重大事項等信息,能夠確保投資者及時獲取公司重要信息。
目前,公司已建立信息報送審批機制,所有向投資者披露的信息均需履行完審批程序后方可披露。
3.形成定期報告標準化模板
中車戚墅堰所以季度為單位向投資者定期發送的經營信息報告,能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反映公司狀況。經充分征求投資者意見,報告形成了包含企業經營情況、主要會計數據與財務指標、主要業務與核心技術重大進展情況、重大訴訟與仲裁等重大事件及對公司的影響情況、IPO進展情況、IR工作情況六大部分的標準化模板,既滿足了投資者獲取企業信息的大部分需求,又提高了IR工作的效率。
(二)提高IR工作的主動性(Initiativity)
1.定期舉辦投資者主題交流會
中車戚墅堰所堅持每年舉辦投資者主題交流會,促進股東與董事、管理層之間互動交流,進一步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發展的信心。會議以鏈接資源為目的,收集投資者的反饋和建議,輔助公司管理層進行戰略決策,進而與投資者一同形成共建共享、共創共贏的新格局。
2.形成定期碰頭會制度
中車戚墅堰所通過總結積累發現,對各家投資者的調研需求多集中在1月、4月、7月、10月前后,歸集的問題有相似也有互補。基于此,公司建立了定期碰頭會機制,在發送定期經營報告時征集各投資者相關需求與疑問,視實際情況以不同形式進行集中反饋。同時,鼓勵投資者將調研需求集中在以上節點,提高IR工作的主動性和資源利用效率,使投資者能得到質量更高、覆蓋面更廣、專業性更強的解答。
3.組織投資者進行專題調研
中車戚墅堰所每年組織至少一次現場調研,邀請投資者“走進來”,
每次選取公司一個板塊進行調研,一方面由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介紹業務整體情況,未來發展計劃,增進投資者對公司業務的了解;另一方面請戰略投資者分享該板塊行業前沿資訊、業務賦能資源等。除內部調研外,積極邀請投資者“走出去”,共同走訪調研優秀企業,學習先進經驗,為企業經營發展提出寶貴建議。
(三)挖掘投資者與公司的協同性(Cooperativity)
中車戚墅堰所除大股東中國中車外,還有國家能源集團、山東能源集團、中國船舶集團、中國誠通等多家大型產業集團或國家級基金旗下投資主體與中國中車旗下資本等中小股東。中車戚墅堰所充分挖掘與戰略投資者的產業協同與優勢互補,實現了從“混資本”到“混資源”的融合,加速了產業的戰略布局與高質量發展。
1.對于企業投資者,中車戚墅堰所充分挖掘自身業務與投資者的業務協同性,通過共享資源、技術交流、市場渠道互補、聯合研發等方式,在能源、礦山、船舶等領域提升了業務表現力和市場競爭力。
2.對于基金投資者,中車戚墅堰所充分挖掘投資者資源與人脈,深層次加強與投資者被投企業的業務協同性,通過投資者為紐帶,與目標企業建立聯系,推動業務發展。
(四)滿足投資者額外的(Extra)定制性需求
中車戚墅堰所一直注重與投資者的長期合作和共同發展,對各投資者的合理定制化需求積極回應(包括但不限于參加投資者產業發展大會、一同探索并購標的、高層互訪等,構建與投資者信任共贏的關系),實現公司價值、股東利益的最大化。
四、結語
投資者關系管理并非簡單的“溝通工作”,而是企業結合合規要求、戰略傳播、市場反饋開展的系統性管理行為。在擬上市階段,中車戚墅堰所結合A股市場IPO階段性收緊趨勢,針對擬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IRM短板,系統構建起以“規范性(normativity)、主動性(initiativity)、協同性(cooperativity)與額外(extra)定制型服務”為核心的NICE投資者關系管理體系,有力保障了公司IPO的穩步推進。
編輯/車玉龍統籌/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