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詩,歲月如歌。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一定都有你散落的詩行。教室里你埋頭苦學的身影,家庭里你關愛父母的孝行,生活中你幫助他人的故事……都是你書寫在時光長河里的美麗詩行。
請以“在這里,我寫下最美詩行”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在這里,我寫下最美詩行
歲月無情潺潺流,生活多彩篇篇異。在一篇篇多滋多味的生活中,尋找、編集、吟誦、于漫漫歲月中書寫、書寫,一行行詩行從我筆間流淌,激起歲月漣漪。①
城里樓房若閑,除了茫茫卷海,也只剩“四壁”,還是鄉下好,即使回憶間亦能使我腦海涌現無數詩情。
最是江南好,魚米之鄉,富庶之地。近夏,林蔭濃濃落落,還青澀的葡萄水靈靈地掛了一樹,不到彈珠大小。枇杷總歸是近熟了,一簇簇擠在枝頭,黃澄澄的,可愛極了。②
村里我采枇杷最拿手,不曾忘,童年每一個夏日總是有枇杷相伴。大人忙,小孩閑,在鄉下的日子是我的愜意時光。
拿上鱔魚夾子,長柄漁網,就可上樹“捉魚”。隔壁大爹爹家的枇杷樹近河,汁多,樹齡小而枝不高,夾子一拉,將富有彈性的果枝一折,整簇果實就無傷離枝了。一摘,一剝,再一擠,果皮脫開,送入口中。吐,樹下果不見光,吃不到露水,果然是酸的。③
還是胖大伯家的老樹好,逢上雨年,枇杷能大如杏子,但果子卻高居樹梢,難以采摘,鄰里拿梯我摘果,一村人都能享受這一時的應鮮。大黃也搖晃晃地跟著我跑來,它是老狗了,懶洋洋地臥坐在樹蔭之下。④枇杷枯花沾上我出汗的手掌,笑呵間,隨手搓搓,也不顧那外果皮身著蒼白的絨毛睡衣,一擠就滑入口中,甘甜的汁水和枇杷特有的芬芳在嘴中綻放,這才是好枇杷!這才是能激發詩興的愜意生活!
一行行詩落下,我尋找、編集、吟誦,在歲月流淌間銘記生活的情懷,這也是一種生活的情趣啊。⑤
①開頭啰唆,不簡潔。“詩行”與“歲月”之間沒有進行必要的聯想或想象。
②這個場景如何“可愛”,缺少必要的聯想或想象。
③如果能借助語言,讓讀者具體感知到枇杷酸的味覺就更好了。
④可以進一步展開想象,用大黃的表現來側面說明枇杷的美味。
⑤可以增加象征性的聯想,如將采枇杷的過程比作對美好生活的追尋。這樣能讓作文的主題更加深刻。
修改建議
本文通過回憶“我”在鄉下采枇杷的趣事,展現了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足見小作者對生活有著細膩的感受與豐富的情感體驗。
但是,本文在想象和聯想的運用上仍有提升空間,部分內容在邏輯連貫性和細節豐富度上可進一步優化。
想象細節可更生動具體。在描述采枇杷的過程時,想象和聯想的運用可使畫面更加細膩。例如寫到“大黃也搖晃晃地跟著我跑來”,可以進一步展開想象,如“大黃搖著尾巴,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樹上的枇杷,仿佛在說‘也給我嘗嘗’”,這樣能讓形象更加鮮活。
情感升華的聯想可更深入。結尾處“一行行詩落下,我尋找、編集、吟誦,在歲月流淌間銘記生活的情懷”,這一聯想稍顯空洞,可以結合前文采枇杷的細節,進一步深化情感。
升格時,重點在于讓想象和聯想更加貼合現實情境,細節描寫更加生動,情感表達更加真摯。這樣可使作文更加富有感染力,讓讀者在文字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與詩意。
在這里,我寫下最美詩行
◎季奕森
歲月無情潺潺流,生活多彩篇篇異。在鋼筋水泥的樊籠外,我以鄉野為紙,以枇杷為筆,寫下最美的詩行。
城里生活苦悶,刨去茫茫“卷”海,也只剩鋼筋水泥組成的四壁。還是鄉下好,光是回憶,便能讓我情感的湖泊激蕩出層層漣漪……
最是江南好,魚米之鄉,物產豐饒。臨近夏日,樹蔭濃郁,還青澀的葡萄水靈靈地掛了一架,靈活的纖枝同時呈現出張牙舞爪和小心翼翼的姿態,不斷延伸。枇杷近熟了,一簇簇擠在枝頭,黃澄澄的,酷似一個個小太陽高升。或許,只有在這里,我才能創作出如“早蟬出土扶桑蛻,枇杷葉間紅黃稀”一般的佳句。
不曾忘,童年的每一個夏日,總有枇杷相伴。周末才是我的快意時光,帶上長柄夾子和漁網,便可上樹“捉魚”。
隔壁大爹爹家的枇杷最早熟,而且這里具有地形優勢:枇杷生長在河邊,所以汁水充足;又因樹齡小,故而枝不高。夾子一拉,將富有彈性的果枝一折,一整簇果實就無傷離枝。一掰,一剝,再一擠,果皮自動脫開,送入口中——呸!好酸!樹下的果子曬不到陽光,吃不到露水,果然還是酸的,只能加蜂蜜熬成果醬沖水喝。
如果說大爹爹家的枇杷是青澀的少年,帶著一絲調皮的酸,那么胖大伯家的老樹便是沉穩的長者,孕育著歲月的甘甜。逢上雨季,枇杷能大如杏,但是果子卻高居樹梢,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樣。鄰里聚在一起,有人搬梯我來爬樹,大黃也搖晃晃地跟著我跑來,它是條老狗了,懶洋洋地臥在樹影之下。“咔嚓,咔嚓”間,一串串果子被我采下,我攀著粗壯的枇杷枝搖搖晃晃地向前探去、伸去,“稚子采枇杷,老狗臥樹蔭”。袋子筐子盆子漸漸飽腹,分享出去,容器的肚子又變得空空如也,一村人都能享受這一時的應季鮮。
隨意搓搓手中那枇杷上因汗水而附著的枯花,也不顧外果皮身著蒼白的絨毛睡衣,輕輕一擠就滑入口中,甘甜的汁水和枇杷特有的芬芳在嘴中綻放,這才是好枇杷!這才是能激發詩興的愜意生活!
再仔細想想,這份快意甘甜也終將消逝。拆遷的腳步,正以一種難以察覺的態勢悄然迫近,面對這不可抗拒的時代浪潮,我深感無力。然而,我愿以筆墨為載體,將這平凡瑣碎生活中的點滴美好一一封存,用詩行去歌頌它那隱藏在平凡之下的非凡活力。就如同那枇杷樹,人們年年收獲它的果實,來年的它依然能以堅韌之態,冠蓋如云,郁郁蔥蔥!
【華東師范大學廣陵實驗初級中學】
升格點評
升格后的作文通過增加必要的聯想和想象,在描寫時適時創作詩句,使作文的表現力大大增強。如由眼前的枇杷樹創作出“早蟬出土扶桑蛻,枇杷葉間紅黃稀”,摘枇杷時“稚子采枇杷,老狗臥樹蔭”等,增添了作文的韻味。面對拆遷的無奈,小作者以筆墨封存生活中的美好,枇杷樹的堅韌恰似小作者對生活的執著與熱愛,即便美好易逝,仍能在平凡中挖掘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