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烯畫藝術注重對自然物象的寫實表現,追求形象的客觀準確性,其中“光影”與“色彩”是塑造物象、營造空間體積和環(huán)境氛圍的關鍵要素。福建籍畫家陳持平的丙烯畫創(chuàng)作融匯中西繪畫精髓,既秉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傳統理念,又借鑒西畫的色彩運用與光影處理技法。他的作品既忠實于自然形態(tài)與色彩規(guī)律,又通過西畫的表現手法展現自然神韻,生動傳達萬物的生命氣息。觀陳持平創(chuàng)作的丙烯畫作,其鮮明的色彩對比與強烈的光影效果形成震撼的視覺沖擊,而畫面中蘊含的獨特中式美學意蘊與寫意特質,更令人駐足品味、流連忘返。




以《淚眼問花花不語》為例,這幅作品以明艷的紅色為主調,通過色彩的漸變與交融,營造出詩意盎然的畫面空間。黑色元素的巧妙運用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橫斜而出的梅枝與疏落有致的點點梅花,則為畫面注入了濃郁的東方審美意趣。在這幅作品中,陳持平將中國傳統繪畫的抒情性與氣韻生動之美,與西方繪畫的色彩表現和光影邏輯完美融合,展現出生命與自然的和諧之美。再看作品《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畫家通過色彩的層層疊加與交織,細膩地表現出光線的明暗變化。丙烯顏料流動性的特質,使筆觸自然形成豐富的肌理效果,從而更好地塑造物象的質感,并強化畫面的空間層次與光影氛圍。無論是霞光浸染的天空、碧波蕩漾的湖水,還是晨輝映照下閃動的藍色海面,都化作自由的生命意象,喚起觀者無盡的遐想。沉浸于這樣的自然意境中,陳持平的作品不僅呈現視覺之美,更蘊含著深邃的哲思,令人回味無窮。
陳持平的丙烯畫創(chuàng)作在色彩運用與情感表達上,精準把握了“似與不似之間”的藝術境界,同時展現出深厚的西畫色彩和造型功底。在《愛只是一場夢》《鴻雁長飛光不度》兩幅作品中,他用豐富的色彩語言生動詮釋了當代審美情趣。前者運用西畫潑彩技法與線條構成,通過強烈的透視效果與明暗對比,呈現出看似隨性實則精妙的色彩過渡與線條穿插,為觀者營造出夢幻般的視覺體驗。后者則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詩意氣象為基調,運用橙、黃、紅等熱烈暖色構建出壯闊的山水意境,一字型排開的雁陣在金色光芒中振翅高飛,畫面色彩鮮明而富有生命力,通過大膽的筆觸與冷暖對比,展現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機。
在《獨釣寒江雪》《明月幾時有》等取材于中國古典詩詞的作品中,畫家巧妙利用丙烯顏料溶于水的特性及其色彩獨立性,突破傳統水墨的氤氳朦朧,創(chuàng)造出清晰通透的視覺效果。作品以柔和的色調營造出豪放不羈的藝術氣質,又蘊含著深邃靜謐的意境,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畫家陳持平的丙烯畫創(chuàng)作,無論是山水寫照還是風景寫生,都是根植于對自然萬象的深刻體悟,更是源于對生命本質的真切感知。他的作品既是對自然景觀的審美探索,更是對中西繪畫藝術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通過明快鮮活的色彩語言與豐富多變的繪畫技法,畫家將客觀物象的形神氣韻與內在生命力完美統一,為觀者呈現出一幅幅令人沉醉的視覺詩篇:霞光氤氳的云蒸氣象,蒼翠欲滴的山色空蒙,草木蔥蘢的深邃意境,波光瀲滟的水色天光,日影斑駁的光影交錯,清風明月的澄澈空靈……這些作品以繽紛絢麗的色彩交響,構筑出萬象紛呈的天地大美,展現出畫家對自然與生命的獨特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