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作為中國石化在東北地區唯一的油田企業,作為東北地區能源保障的支柱企業,東北油氣分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勝利油田、九江石化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學習總書記在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堅決扛牢央企責任,全力保障能源供應,堅持持續建強資源之基、技術之基和管理之基,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以打造全系統單項標桿引領發展全面突破,奮力攻堅創效,實現油氣增儲上產與綜合效益全面提升,油氣當量和企業盈利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建強資源之基
著力保拓礦權,擴展資源勘探新空間。全力保礦權,落實保礦權三年實施方案,加大投入與部署力度,加快提交探明儲量,以最快速度、最優投入保礦權。堅持“立足吉林、北上龍江、南下遼寧、西進蒙東”多管齊下,全力拓礦權,深化區域地質研究,持續擴大探礦權。2025年上半年,通過競拍獲得黑龍江望奎及吉林省洮南、洮北3個區塊3000平方千米的油氣探礦權,占中國石化集團新增礦權面積的 37.6% 。近3年累計新增礦權面積6300余平方千米,位居集團公司前列。
著力推進高質量勘探,落實規模增儲新陣地。立足大盆地、大區帶、大物源,以觀念、理論和技術的大突破帶動勘探大突破。統籌常規和非常規油氣資源,加強復雜地質對象的地質理論創新,力爭發現較大型油氣藏,在高質量勘探上開新局。2024年,在松遼盆地新立礦權實施的風險勘探獲得重大突破,獲得集團公司重大勘探突破特等獎,排名集團公司2024年十大油氣勘探突破第二位。目前正在進一步加大“三新”領域地質研究,力爭實現新突破。
著力抓好一體化滾動評價,增強儲量動用新能力。重點圍繞勘探“351”工程形成的新層系、新類型、新區帶,通過勘探開發一體化、地質工程一體化、技術經濟一體化,加快推進儲量向產量轉化。把未動用儲量效益開發作為提升發展能級的推進器,利用金山氣田難動用儲量開發的成功經驗,實現梨樹地區170億立方米地質儲量立體滾動評價,儲備產建陣地。
著力推進綠色低碳,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后勁。組織開展“櫛風沐光”行動,新能源建設從零開始快速發展,目前綠電替代率 57.94% ,排名中國石化油田板塊第一。拓寬二氧化碳應用路徑,協同推進CCUS利用,年均利用二氧化碳超20萬噸。保護黑土地,生產用地表土剝離復耕復墾率達 100% 。積極推進無廢企業創建,下轄采油氣廠全部獲得“無廢工廠”稱號,3個礦區榮獲吉林省“綠色礦山”稱號,公司被集團公司評定為“優秀綠色企業”。
建強技術之基
以理念創新引領勘探技術突破。加強基礎研究,以物探新技術新方法做好地震資料深度刻畫,實現地質研究新突破。持續開展老區大斷陷系統編圖,加強構造演化、沉積充填、區帶評價等規范化研究,總結勘探規律、形成地質理論,指導鄰源地質體、斷坳轉換層、深層煤層氣等新領域勘探部署。
以數智賦能打造智慧油氣田。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發展,構建實時感知、電子巡井、無人值守、智能預警的生產信息化系統,建成5G智能指揮中心,實現數智化條件下基層標準化建設全面覆蓋,數智化轉型成果入選國家級行業實踐案例集。廣泛應用三維地質建模與氣藏數值模擬技術,建立多學科、多專業成果信息的綜合數據池,應用專業化軟件形成透明化油氣藏研究模式,實現甜點儲層和開發效果的可視化、定量化。利用建模數模一體化技術,實現地質工程關鍵參數的量化表征,為經濟技術一體化裝上可視鏡,實現單井ESRV、單井EUR最大化。

以深化數據治理打造云端數據湖。深化數據盤點與治理,推進數據資產化管理,強化源頭數據采集與應用,夯實數據底座,構建數據服務平臺,擴展石油工程實時數據的采集與遠傳范圍,實現施工過程數據全覆蓋,支撐IPPE高效運行。深化專業軟硬件平臺應用,收集管理高質量數據資源、優化算法、提高硬件計算能力,穩固“數據+算法+算力”基石,打造便捷共享的云端數據湖。
建強管理之基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制定深化改革創新工作方案,全面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年度任務目標,在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中獲評集團公司A級單位。
全面深化改革,持續瘦身健體。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施“大部制、大崗位、一人多崗、一崗多能”管理,實行“集中監控、無人值守、少人巡檢、專業維護、應急聯動”模式,壓減勞動用工總數,力爭人均產量水平躍居集團公司前列。同時,創新科研體制機制,建設新型科研院所,組建勘探攻關、高效開發項目部,全面推行地質工程、科研生產、技術經濟一體化的“大兵團作戰”模式,塑造更具活力的科研機制體制。
加快數字化油氣田建設。深化PCS應用,推動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技術落地,實現從分散到集中再到集成的跨越。利用數字化應用帶動組織架構變革、管理流程再造、生產組織形式重塑,讓技術要素、勞動力要素、人才要素得到全面優化和高效配置,形成現代化“油公司”管理模式,使數字化油田建設水平進入中國石化油田企業先進行列。
全力加快服務商優化升級。整合優化形成生產型戰略服務商,引入技術型高端服務商,吸納智慧型人工智能服務商,建立健全服務商管控體系,明確服務標準,完善考核機制,以高品質的需求促進服務質量提高,發揮規模效應。建立戰略承包商利益共享機制,以融合互促培育服務動能,形成高端化現代化服務體系。
加快現代化一流公司財務模型建設。推行“戰略引導+預算內嵌”雙循環模式,以清晰明確的管理架構、目標分解和考核激勵,推動戰略目標落地。以資金、資產、資本管理創新為主線,守牢經營風險底線。以數智化財務模型為抓手,促進資源和管理縱向集中、業務與財務橫向集成,創造價值、提升價值,推動實現現代化一流“油公司”發展方略和價值引領戰略目標。
加快業務流程智能化再造。聚焦主責主業,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流程再造,推動人工管理向智能管理轉變,促進部分業務整合重組、有序進退、轉型升級。深化廠直管班站模式,推動“五個標準化”建設,按照“集中監控、無人值守、智能巡檢、專業維護、頂層設計”原則,完成智能化條件下勞動組織方式和生產運行模式重構,形成以生產指揮中心為核心的內外操一體化運行管控體系,引領“油公司”生產組織管理模式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