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石化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7.77萬億元,同比下降2.6%;利潤總額3810.3億元,同比下降10.3%;進出口總額4414.3億美元,同比下降6.9%。
這是繼2020年和2023年出現經營業績同步下降后的第三次,主要受產品價格持續低位、貿易摩擦和關稅壁壘升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新能源替代加速的影響。
三大板塊分化加劇
三大板塊分化加劇,主要表現在化工板塊好于油氣開采和煉油板塊。
上半年,油氣開采板塊營業收入6829.6億元、同比下降 5.2% ,實現利潤1834.2億元、同比下降 11.1% ,進出口額1779.5億美元、同比下降 11% 。煉油板塊也是營業收入、實現利潤和進出口額“三下降”。
化工板塊營業收入4.75萬億元、同比增長 1.7% ,實現利潤1996億元、同比下降 5.5% ,進出口額2080.3億美元、同比增長 0.3% ,是“兩增一降”,即營業收入和進出口額增加、利潤下降。
化工板塊內分化加劇。農藥(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專用化學品以及涂料、合成橡膠等幾個專業領域同為營業收入、實現利潤和進出口額“三增長”,而基礎化學品、化肥、合成材料、橡膠制品以及煤化工等專業領域有增有降,分化明顯。
原油和主要化學品產量、消費量增長
原油產量、進口量、加工量、消費量同步增長。
上半年,原油產量1.08億噸,同比增長 1.3% ,為確保原油產量實現“七連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原油進口量2.8億噸、同比增長 1.6% ,原油加工量3.62億噸、同比增長 1.6% ,原油表觀消費量3.85億噸、同比增長 0.7% 。這是在去年原油進口量、加工量和表觀消費量同步下降的基礎上實現的“轉降為增”。
主要化學品產量、消費量實現“雙增長”。
上半年,主要化學品總產量同比增長 7.3% 。主要產品產量同比增長情況:硫酸 6.3% 、燒堿 4.8% 、乙烯 10.9% 、合成樹脂 10.3% 、合成橡膠 5.4% 、化肥 9.2% 。
基礎化學品消費量同比增長 6.1% ,其中無機化學品增長 2.9% 、有機化學品增長 11.2% 。
主要產品消費同比增長情況:硫酸4.2% 、燒堿 1.8% 、乙烯 12.2% 、合成樹脂 7% 、合成橡膠 5.2% 、化肥 7.4% 。
以上數據表明,不論是產量還是消費量,多種產品都是正增長,有的產品還是兩位數增長,說明市場對石化產品和化學材料的需求是穩定的。
成品油產量、消費量雙降
與2020年受世紀疫情影響出現的“雙下降”有著本質的不同,上半年成品油產量、消費量的“雙下降”預示著柴油和汽油消費市場確已達峰。
上半年,成品油產量2億噸,同比下降 5.4% (去年同期同比增長 3.4% )。從產量看:汽油產量7612.2萬噸、同比下降 6.8% ,柴油產量9576萬噸、同比下降 5.6% ,煤油產量2813.9萬噸、同比下降 0.5% 。
從消費市場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1.84億噸、同比下降 4.1% (去年同期同比增長 4% )。其中,汽油表觀消費量7227.5萬噸、同比下降 5.8% (去年同期增長 8.4% ),柴油表觀消費量9306.7萬噸、同比下降 3.2% (去年同期下降 2.1% ),煤油表觀消費量1836.1萬噸、同比下降1.8% (去年同期增長 23.1% )。
成品油總量及汽煤柴產量、消費量首次同步下降,說明受新能源汽車對汽油市場的影響和LNG重卡對柴油替代的影響,在“十三五”末柴油消費達峰的情況下,汽油消費的峰值已于“十四五”中期提前到來。
進一步分析發現,上半年在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 1.6% 的情況下,成品油產量同比下降 5.4% ,成品油產出率 55.3% ,低于去年上半年的 59.7% ,證明近年來石化行業加快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減油增化”的效果正在顯現。
進出口延續量增價減態勢
上半年,石化行業進出口總額4414.3億美元,同比下降 6.9% 。其中,進口額2812.5億美元、同比下降 10.6% ,出口額1601.8億美元、同比增長 0.4% ;貿易逆差1210.6億美元、同比下降 22% 。進出口總額及進口額和貿易逆差同步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產品價格低位,上半年行業進出口再次出現“量增價減”現象。
進口量大或增幅較大的產品有:石腦油759.1萬噸、同比增長 28.4% ,液化石油氣1749.2萬噸、同比增長 1.4% ,乙烯131.2萬噸、同比增長 31.6% ,丙烯106.7萬噸、同比增長 11.9% ,純苯273.1萬噸、同比增長 56.2% ,聚乙烯692.4萬噸、同比增長 5.9% ,合成橡膠319.3萬噸、同比增長 8.9% ,合成纖維單體395.7萬噸、同比增長 18.3% 等。
出口量大或增幅較大的產品有:硫酸219.1萬噸、同比增長 101.2% ,燒堿(折純)203萬噸、同比增長 49.2% ,純堿99.3萬噸、同比增長 121.4% ,合成樹脂1037.3萬噸、同比增長 17.9% (聚丙烯139萬噸、同比增長 21.4% 和聚氯乙烯227.7萬噸、同比增長 47.3% ),合成纖維聚合物454.4萬噸、同比增長 19.7% ,聚酯394萬噸、同比增長 20.1% 等。
如此多品種的石化產品和化學材料的出口量或進口量,不僅量大,而且增幅也較大。但受原油及主要石化產品價格低位的影響,進出口總額和貿易逆差都出現了下降。
上半年出口額同比增長 0.4% ,有些產品的出口量增幅更大。出口量和出口額的增加表明,盡管世界市場需求乏力,盡管貿易壁壘升級、不確定因素增加,盡管“脫鉤斷鏈”形勢嚴峻復雜,世界市場還是離不開中國的石化產品和產業鏈的穩定。
原油與主要石化產品價格再降
受俄烏沖突持續升級、巴以沖突加劇、伊以突發沖突以及經濟增長乏力、不確定因素增加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原油與主要石化產品價格繼續下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出廠均價同比下降 9.6% ,化學原料和化學品出廠均價同比下降 4.4% 。
瞄準\"轉降為增\"再創新再發力。 供圖/視覺中國

上半年,布倫特原油均價71.8美元/桶,同比下降 14.6% 。布倫特原油月均價呈現下行趨勢,1月均價為79.42美元/桶、同比下跌 1.13% ,2月均價為75.2美元/桶、同比下跌 10.44% ,3月均價為72.69美元/桶、同比下跌 14.97% ,4月均價為67.82美元/桶、同比下跌 24.79% ,5月均價為64.25美元/桶、同比下跌 21.71% ,6月均價71.5美元/桶、同比下跌 13.5% 。
化學原料與化學品價格以及合成材料價格同比均下降。在6月重點監測的48種主要無機化學品中,市場均價同比下降的有37種、占比 77.1% ,環比下降的有33種、占比 68.8% 。
在70種主要有機化學品中,市場均價同比下降的有61種、占比 87.1% ,環比下降的有39種、占比 55.7% 。
在55種主要合成材料中,市場均價同比下降的有46種、占比 83.6% ,環比下降的有32種、占比 58.2% 。
6月重點監測的13種化肥產品中,同比下降的有4種、占比 30.8% ,環比下降的有7種、占比 53.8% 。
上半年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特別是效益面臨的困難更多一些。全年能否扭轉“三下降”、實現“轉降為增”,需要我們再創新、再發力。在當前全球石化產業鏈布局調整、供應鏈重構的過程中,在國內集中治理“內卷式”競爭的過程中,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