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商界傳奇人物白手起家,以非凡的魄力、眼光和拼搏精神,打造了中國近代史上極具影響力的百貨帝國。
上海南京路,游人如織,百年如一日。在這條近代建立的繁華商業街上,矗立著兩座中間有兩道空中走廊連接的米黃色歐式建筑——永安百貨大樓。
1918年9月,這家以“經銷環球百貨,推銷中華土產”為方針的百貨公司,一開業就取得了轟動效果。商場龐大的規模、琳瑯滿目的商品和豪華的裝修吸引了一波接一波的購物者,日超萬元的營業額讓其在上海迅速站穩腳跟,和當時的先施百貨、新新百貨和大新百貨并稱為上海灘“四大百貨公司”。
永安百貨的成功離不開創始人——郭樂。這位商界傳奇人物白手起家,以非凡的魄力、眼光和拼搏精神,打造了中國近代史上極具影響力的百貨帝國。他將先進的經營理念與本土市場需求深度融合,為中國百貨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開辦“永安果欄”
1874年,郭樂出生于廣東香山的一戶農民家中。郭樂父親名叫郭沛勛,祖先世代務農。郭樂排第二,有弟四人。大哥郭炳輝,早年赴澳大利亞謀生。在鄉的郭樂兄弟五人,和父親一起,耕耘二三十畝土地。1890年春,天降暴雨,家鄉一帶成為澤園,顆粒無收。一家人為吃飯問題大傷腦筋。闔家商量,不如由郭樂投奔在澳洲的大哥,或許有一線生機。商計已定,家里人拿出僅有的積蓄,再向親友籌借一些款項,作為郭樂的路費。
1892年,郭樂告別故鄉,來到澳大利亞南部城市墨爾本,找到了大哥。大哥在這里給人幫工,勉強糊口,幫助郭樂心有余而力不足。郭樂見此情形,即轉赴悉尼,在一同鄉的菜園里當雇工。每天淋水施肥,干了兩年。郭樂心想長此下去,沒有什么出路,于是辭去了菜園的工作。為了營生,郭樂開始販賣瓜果。但這時候,大哥因病去世,他只能獨自一人在澳洲闖蕩。
有一天,郭樂在街上遇到同在澳洲的堂兄郭標,異鄉相逢,不免感慨萬千。郭標先到澳洲,開了一間永生果欄,經營略有起色,他告訴郭樂,永生果欄的人手不夠,問他是否可以到那里幫忙,郭樂一口答應。于是,郭樂就在永生果欄工作了幾年。郭樂勤儉節約,幾年間,積累了一些資金。他想,寄人籬下,終非長久之計,于是,日夜思量著今后的發展。
說來也巧,就在這個時候,悉尼有一家華僑開設的“永安棧”果欄,因經營不善,有意出讓。郭樂躍躍欲試,但手頭的錢不夠,于是,就和幾位同鄉商議,幾人籌集了一筆資金,于1897年8月承接了該棧,并將其更名為“永安果欄”。郭樂因主持事務較多,被推為經理。
“永安果欄”在郭樂的經營下發展迅猛,不僅陸續開設了數家分店,還逐漸掌握了水果的貨源。不久,“永安”聯合另外兩家果欄在斐濟開設了“生安泰”商店,以收購當地水果為主,兼營中國土產的業務,郭樂和幾位合伙人均獲利頗豐。與此同時,果欄通過幫助當地華僑遞送僑匯,建立起與僑胞之間的金融往來,信譽也因此與日俱增,為今后吸收華僑資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到10年時間,“永安果欄”已經成為悉尼水果業的龍頭企業。此后,郭樂開始把目光投向更具發展前景的國內市場,并把目標鎖定為大型百貨公司的經營上,希望通過這一商業模式將西方先進的營銷理念引入中國。
“永安百貨”展宏圖
1907年,郭樂在香港創辦了永安百貨公司。最開始由郭樂的三弟郭泉(鳳輝)任經理,經營業務以“環球百貨”為主,并代僑胞辦理出入境證和解決食宿等問題。兩年過后,郭樂親自從澳洲來到香港,對永安百貨公司進行全面的規劃和升級。
郭樂為公司注入資金,擴充鋪面,同時,果斷地將原來的合伙組織形式改為股份有限公司。這一舉措為公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和發展需求。在郭樂的精心運作下,永安百貨公司的業務突飛猛進,逐漸在香港百貨業站穩了腳跟。
隨著永安百貨公司在香港的成功,郭樂將目光投向了國內商業最發達的城市——上海。1915年,郭樂委派四弟郭葵奔赴上海,負責籌建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然而,天有不測風云。郭葵在籌建過程中,不幸患病離世。郭葵的離世讓郭樂深感悲痛,但為了事業,他親自掛帥,繼續投身于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籌備中。
在籌備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過程中,郭樂面臨著諸多挑戰。首先是資金問題。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規模要比香港更大,所需資金也更多。但郭樂憑借著在香港積累的良好聲譽和廣泛的人脈資源,成功吸引了華僑的投資。最終,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招股金額從最初計劃的55萬港元增加至200萬港元。其次是選址問題。郭樂經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和分析,最終選定了南京路作為公司的地址。南京路是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人流量大,商業氛圍濃厚。郭樂的這一決策,為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18年9月5日,上海永安百貨公司在一片鑼鼓聲中正式開業。公司大樓氣勢恢宏,內部裝修豪華典雅,商品琳瑯滿目,吸引了無數顧客。從開業的第一天起,郭樂就確定了以“經銷環球百貨,推銷中華土產”的營業方針。這一方針既滿足了國內消費者對全球優質商品的需求,又為中國的土特產開辟了廣闊的銷售渠道,踐行了中西合璧的商業理念。
上海永安百貨公司的商品種類繁多,涵蓋了服裝、食品、日用品、珠寶首飾、鐘表電器等各個領域。為了確保商品的品質和獨特性,郭樂專門派人前往世界各地采購新潮、時尚的商品。同時,他也十分注重國貨的推廣,積極與國內的廠商合作,將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品、特色食品等推向市場。在經營過程中,郭樂始終堅持明碼標價、童叟無欺的原則,注重商品的質量和服務的細節。他要求員工熱情接待每一個顧客,為顧客提供專業的購物建議和優質的售后服務。這些舉措使得上海永安百貨公司在顧客心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信任。
注重多元化發展
除了經營百貨業務,郭樂還十分注重多元化發展。在上海永安百貨公司大樓里,他創辦了大東旅社,為顧客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此外,這里還開設了酒樓、茶室、餐室、舞廳、游樂場等娛樂休閑場所,形成了集購物、餐飲、住宿、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商業中心。這種多元化的經營模式,不僅滿足了顧客的多樣化需求,還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隨著永安百貨公司在香港和上海的成功,郭樂積累了雄厚的資本和豐富的管理經驗。他深知,要想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不斷拓展業務領域,實現多元化經營。于是,在20世紀20年代初,郭樂將目光投向了紡織工業。1921年4月,郭樂采納了工程師駱伯的建議,開始籌備創辦永安紡織公司,并任命五弟郭順擔任總經理。1922年5月,永安第一棉紡織廠也正式建成投產。
在發展紡織工業的同時,郭樂還積極涉足金融保險業。1915年,他另行招股,開設永安水火保險公司,并在國內的漢口、廣州、上海等地及國外的新加坡等地設立分局或代辦處。通過保險業務,永安公司不僅能夠掌握各地工商業的情況,還廣泛吸納社會資金,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
郭樂通過對紡織工業和金融保險業的投資,構建了一個多元化的商業帝國。永安百貨公司為紡織產品提供了銷售渠道,形成了商業反哺實業的模式;而金融保險業則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和風險防范。這種多元化的經營策略,使永安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為使永安的各項事業長盛不衰,郭樂十分重視用人之道和人才的培養。除了注重選聘高素質管理人員和稱職員工之外,他和弟弟郭泉十分重視家族后人的教育。
郭樂是有民族氣節的華僑企業家,抗戰爆發后,不肯與日本人合作的他于1938年到香港定居,第二年遠赴美國,后在舊金山、紐約創辦永安分公司。上海解放時,永安公司大樓是升起上海灘第一面紅旗的地方。1949年后,永安公司走上公私合營之路。
1956年10月,郭樂病逝于美國寓所。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