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風連著黨風,體現作風。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文風與黨風同社會風氣是緊密相連的。”作風扎實,文章講話就會清新樸實、言簡意賅、解決問題,起草的文件就能具體、務實、可操作,反之就會言之無物、冗長沉悶、刻板俗套。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作為“言志”、“傳道”的文章,應當而且必須跟上時代步伐,形成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新文風。
新時代新文風, 需要真實。“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靈魂,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基礎。寫出反映客觀事物本質的真文,說出符合實際的真話,無論是領導的講話材料還是單位的匯報材料,都必須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撰寫,堅決不繞彎子、不故作高深,確保客觀全面不虛夸。
新時代新文風,需要簡短。“文約而意豐,敘事之工者,以簡要為主”。大道至簡,簡短是一種能力、一種作風、一種態度。黨員干部寫文章、講話,開篇開門見山,直奔主題,杜絕花里胡哨落不下來,云里霧里摸不著頭腦,“正確的廢話”堅決不說,“復制粘貼的措施”堅決不寫,既不無病呻吟,也不主題過多、過散,讓文章內容更飽滿,講話更有力度,真正給人以震撼和啟迪。
新時代新文風,需要清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語言是思想的“外殼”,沒有新思想、新語言和新視角的文章就不會“引人注目”。創作出更多觀念新、結構優、語言美、有道德、有溫度的文章,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 讓人愿讀愛聽。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腹中空空的人寫不出好文章、講不出精彩話。新文風不會憑空而來,不加強業務學習,不掌握前沿知識和最新動態,就很難寫出言之有物的文章。必須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特別是黨的基本理論,尤其要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只有不斷加強理論武裝,提升政治素養和思維能力,肚子里裝的東西越來越多,講話才能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文章才能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了解實際,沒有實踐積累,不去學習群眾中蘊藏著的無窮智慧和力量,不去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也寫不出好文章,產生不了新文風。到田間地頭去,到工廠車間去,與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憂所盼,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注重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才能寫出人民群眾看得懂、看得進、記得住的文章。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端正文風,錘煉作風,爭取書寫出無愧時代、不負人民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