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黨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之際,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召開六屆四次理事會, 總結2024 年工作成效、部署2025 年工作計劃,對于我們傳承紅色基因、推進理論創新、加強作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代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院)委會向本次會議的成功召開,表示衷心祝賀。
延安精神,是我們黨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延安作風,是我們黨始終弘揚的優良傳統。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信念是本,作風是形。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堅定理想信念是根本。正因如此,歷史上,“延安作風”完勝了“西安作風”,使中國的希望生長在了延安。同樣,今天的八項規定也深刻改變了中國。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賡續不斷,作風代代相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弘揚延安精神、傳承延安作風,多次作出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2020 年4 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2020 年9 月,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成立30 周年和第六次會員大會召開,強調要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2022 年10 月,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新當選的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延安瞻仰革命紀念地時指出,當年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用“延安作風”打敗了“西安作風”。2024 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延安召開的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帶頭弘揚延安精神。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延安時期這段歷史以及凝聚形成的延安精神、錘煉鍛造的延安作風,在習近平總書記心目中的位置之重要,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地位之重要,在全黨加強作風建設中的作用之重要。
延安時期的中央黨校,不僅參與了延安精神的譜寫,而且助力了延安作風的形成。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兼任中央黨校校長4 年時間,他為中央黨校題寫的“實事求是”校訓塑造了黨校的品格,培樹了黨員干部的新風正氣。毛澤東同志在中央黨校發表了《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三篇講演,成為延安整風的基本文獻。黨中央通過抓中央黨校的整風來推動全黨的整風運動,以此總結歷史經驗,整頓“三風”,解決思想路線問題。在毛澤東同志的直接領導下,延安時期的中央黨校在教育方針、辦學實踐、作風錘煉等方面取得成功經驗,成為中央黨校歷史上第一個黃金發展時期。可以說,延安時期的中央黨校所形成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成為黨校事業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正是在這一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說,延安革命舊址“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
延安精神是我們黨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要傳承好延安精神,辦好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近年來,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在王晨會長和理事會帶領下,廣大會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取得了豐碩成果和重要成績,在全國產生了積極影響。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作為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的業務主管部門,為研究會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為能夠服務延安精神和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宣傳感到光榮。我們會進一步加強與研究會的溝通聯系,盡力做好服務管理工作,為研究會更好發揮作用提供應有保障。
一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精髓。”黨校是政治機關、政治學校,是黨中央直接領導的最高學府,對社會組織的要求也比其他一般社會組織要高。黨校姓黨,黨校主管的社會組織姓黨。我們開展業務、對外活動要時刻考慮政治影響,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原則政治方向政治道路上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強化責任擔當。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蓬勃發展,社會影響很大。有時我們一件事處理不當就可能引起輿情。比如,去年我們收到涉及延安精神研究會的舉報,有人冒用名義,掛牌“基地”。研究會依據章程作出嚴肅處理。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始終牢記研究會的使命,共同承擔起應有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維護中央黨校和研究會的良好形象。
三是深化從嚴管理。今年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制定了關于社會組織新的管理文件,全面細化了管理要求,包括嚴格履行報批報備、健全完善規章制度,加強風險管理等。最近校(院)委會對某社會組織重大事項不報批報備等問題作出了嚴肅處理,對領導班子進行改組,責令負責人辭職。這也警示我們必須堅持從嚴管理。總之,讓我們共同努力,為開創弘揚延安精神、傳承延安作風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