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航西安飛機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一位閃耀的95后新星工藝員——李萌月。她扎根航空裝備研制一線,用拼搏與汗水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奮斗華章,成為新時代青年的杰出代表。
人生有夢,才能努力前行
1996年5月,李萌月出生在充滿航空氛圍的西安航空城,家人的從業經歷讓“航空藍”成為她生活的底色。她從小就腳踏實地,仰望藍天,從心底不斷生長著航空夢,高考時她毅然選擇了西安工業大學工業設計專業。
2018年,從大學畢業后,李萌月毅然投身航空事業,入職中航西飛,開啟了逐夢之旅。初入職場,她就展現出非凡的學習能力和進取精神。她積極參與公司、社區“點滴真情·航空大愛”學雷鋒等志愿活動,利用專業技能為社區職工、家屬提供電器維修、知識咨詢等服務。在危險和困難面前,她以實際行動為筑起疫情防控安全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她敢于擔當,把每一件小事扛在肩上,干在實處。她扎根基層一線,聚焦航空制造領域,深入一線向職工虛心求教,以找準零件加工質量效率提升的關鍵點,在學以促用中總結完善出加工工藝思路,解決了多項制約現場生產的技術難題,先后攻堅突破了10余項“卡脖子”技術難題,有力保障多個重點型號成功研制,發表論文7篇,受理專利1項。作為勞模室帶頭人,她勤于鉆研、善于創新,帶領團隊先后突破10項創新技術,迅速成長為技術創新的領頭雁,也為日后的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9年9月,工作僅一年的李萌月看到世界技能大賽選拔通知,發現其中產品設計方向與自己大學專業相關,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名。她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頭被徹底激發,開始對標比賽要求,苦練基本功。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不懈的努力,她在公司選拔中脫穎而出,斬獲冠軍,又在陜西省選拔賽產品設計方向中拔得頭籌。這一系列優異成績,讓她成功入選了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隊。
鍥而不舍,逐夢才更遠
入選國家集訓隊后,李萌月面臨巨大挑戰,且作為唯一的女性選手,起初并不被看好,但她沒有絲毫退縮。為了掌握比賽要求的各項技能,從焊接到編程、從制圖建模到3D打印,她都從頭學起,全力以赴地練習消化。
備賽的日子漫長而艱辛,李萌月每天都進行著高強度訓練。以焊接訓練為例,她要在僅有一毫米間距的芯片上完成焊接,不能出現絲毫差錯。起初,完成一塊約有300個元器件焊接點的電路板,需要將近6小時,而經過每天反復練習,這個時間縮短到了50至55分鐘。在備戰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制造團隊挑戰賽的一個多月里,她除了吃飯睡覺,所有時間幾乎都沉浸在訓練之中,甚至吃飯時也在背程序代碼,每天從早7點練到凌晨,半夜驚醒后還繼續用電腦練習編程,真是廢寢忘食、向夢而行。
在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隊隊內選拔中,李萌月憑借扎實的技術和穩定的心態,在眾多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受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通報表揚,成為該項目國內首個突圍的女性選手。在全國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制造團隊挑戰賽上,面對開放的競賽環境,她心無旁騖,巾幗不讓須眉,以“快、準、穩”的操作成為賽場唯一提前交卷的選手,最終和隊友一起獲得銀牌。有人說,李萌月是個一戰成名的幸運兒。李萌月知道,哪有什么一蹴而就的幸運,她的成功靠的是厚積薄發的努力。上班兩年,年僅24歲,就入選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國家隊,取得銀牌,這不僅是訓練時的刻苦努力,還有日常的不斷努力和對航空事業的深愛。從小時起,她家里就擺滿了各種飛機模型,她每天看著飛機長大,每時每刻都在琢磨每一個飛機零件的構造,查資料,看設計,在心里刻下了不少零件的印記。進國家實訓隊,使她有機會接觸全國頂尖的高手,也見到了夢寐以求的指導教練,這一切使她興奮,精神倍增,以至日夜奮戰。那段日子,因為過度疲勞,她開始一把一把的掉頭發,宿管阿姨心疼地提醒她:“丫頭,你這頭發掉得太厲害了,最好去醫院看看吧!”李萌月自己明白,這不是生病,而是太拼命了。就是因為這樣,她才成了國家隊的參賽隊員。
開闊視野,讓個人的夢成為團隊夢
載譽歸來的李萌月沒有驕傲自滿,而是迅速將大賽經驗、技術要點整理成冊,轉化為成果,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更多新人。她加入中航西飛教練團隊,帶頭組織、參與技能培訓、技能比武等工作。盡管生性靦腆,但為了能更好地分享知識,她不斷對著鏡子練習,拉著家人當觀眾,逐漸克服緊張情緒,出色完成了一次次授課與經驗分享,鼓勵更多年輕人加入技術比武和技能比賽。經她指導和幫助,5名職工在省級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并在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優勝獎。
作為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的領頭人,李萌月建立了首個“技能人才儲備培養班”,培養出省部級以上技術能手12人,在各級技能大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3項、省部級獎項15項,工作室被授予“西安市技能大師工作室”,獲得西安市質量信得過班組三等獎。2022年,擔任中航西飛“羅陽青年突擊隊”隊長的她,帶領成員采取數控成組加工技術應用、工藝標準化等創新措施,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仰望藍天,腳踏實地是她成功的基礎。在日常工作中,李萌月也表現出色,她深耕航空產品中制造與精密裝配研究,先后攻克超大型國產不銹鋼回轉體零件加工等“卡脖子”技術難題,在10余項重點工程項目上取得技術突破,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年累計節約成本上千萬元。正因如此出色的表現,她先后榮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等稱號,在2024年4月又榮獲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李萌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航空前輩的勞模精神和創新傳統,她用責任與擔當,以工匠之心磨煉技能、增長才干,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在未來,她會繼續在航空領域發光發熱,為中國航空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激勵更多青年投身航空事業,共同逐夢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