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9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第六次會員大會的賀信中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傳承與踐行延安精神指明了方向。帶著對紅色文化和延安精神的尊崇與追求,我們組織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部分會員踏上前往西柏坡的學習培訓之旅,旨在將延安精神與西柏坡精神相融合,從歷史的深厚積淀中汲取奮進力量,更好地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一、認真學習延安精神,走好新時代“趕考路”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延安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這一精神涵蓋了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等豐富內涵。延安精神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延安時期的特殊歷史階段,于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的偉大斗爭實踐中,培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優良革命傳統,是民族精神的升華,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是我們黨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時代,深入研究、大力宣傳、認真踐行延安精神,對于我們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西柏坡同樣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這里孕育了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即務必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進取精神;堅持依靠群眾、堅持團結統一的民主精神;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的開創精神。前往西柏坡學習培訓,是我們將延安精神與西柏坡精神貫通理解的重要契機,兩種精神雖誕生于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但都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是我們在新征程上攻堅克難、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西柏坡是中共中央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是“進京趕考”、全國執政的起點。將黨的延安時期和西柏坡時期連接起來,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之間的內在聯系便逐漸清晰。延安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承前啟后的集大成之作,是革命精神體系的制高點;西柏坡精神誕生于全國即將解放之時,是新中國成立后豐富發展的新生點。延安精神同西柏坡精神一樣,都是中國共產黨歷久彌新的革命傳統、優良作風和寶貴財富,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延安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勾勒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偉大革命斗爭的宏大史詩,映照出了中國共產黨人在艱難困苦中所凝結的無產階級革命精神,展現出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杰出代表的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為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歷經篳路藍縷的心路歷程,展示出了中國共產黨從局部執政到全國執政的輝煌歷史。分析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內在聯系,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研究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的生長史與形態學;有助于確定其共同的精神實質、特殊本質與科學內涵,從而精準把握不同發展階段、蘊存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政治靈魂與價值追求,進而深刻理解由這些偉大精神構成的科學體系。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時間上前后相接,內涵上有內在聯系,二者雖各有獨特風格,但在精髓、價值取向、本質特征上均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二、把握時代發展態勢,弘揚踐行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均孕育于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二者均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今天,國家發展的形勢和條件同延安、西柏坡時期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中國共產黨人無論現在和將來都應堅持、弘揚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追憶紅色足跡樹立崇高理想。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進的燈塔。確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和強大的精神支柱,就能做到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矢志不渝地獻身于偉大的事業而不畏任何艱險。堅定理想信念,堅守信仰是根本。“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信仰既內化于心,又外化于行。一個人要有信念、信仰,不管時代怎么變,腳踏實地、艱苦創業的精神不能變。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革命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升華,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永恒的精神財富。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徹底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時代精神,是展示中國共產黨人形象的群體精神。它作為一種道德情操和精神風貌,是貫穿于黨的理論與思想中的精神氣質,是內化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中的靈魂。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我們必須通過不斷學習、領悟延安精神,筑牢理想信念,堅持不懈地加強黨性修養,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時刻補好精神之“鈣”,做黨的忠誠衛士。要在高質量發展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保持定力,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豐富內涵,從延安精神中滋養初心、淬煉靈魂,汲取奮進的力量。緊跟時代要求,把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戰略任務、舉措辦法堅決落到實處,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務實的作風,探索創新延安精神的傳承與發展之路,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煥發新氣象、展示新作為、開啟新征程,努力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將延安精神與西柏坡精神有機結合。延安精神就是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包含著繼續革命、再創大業的深邃思想。它與延安精神等一道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成為新時代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動力。如果說延安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的代表,那么,西柏坡精神則是延安精神的繼續發展。它們共同體現了中國近現代史的主旋律和時代主題。我們要把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甘肅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切實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切實把“精神”化作實踐。以“愛崗敬業、開拓創新”為指向,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為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貢獻力量;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員的獨特魅力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繼續閃光,為新時代甘肅高質量發展和各項事業進步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不斷增強群眾觀念,樹立服務群眾意識。“水之不涸,以其有源也;木之不拔,以其有本也。”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做好群眾工作是黨員干部的基本功,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弘揚延安精神,就必須增強群眾觀念,樹立服務群眾意識。延安、西柏坡時期,我們黨建立和踐行了“依靠群眾、服務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群眾工作方針。為更好地強化服務群眾的理念,廣大黨員要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同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真正傾聽群眾心聲,了解群眾需求,真心為群眾著想,為群眾謀福利、辦實事、解決實際困難,同群眾建立起水乳交融的關系。我們要以延安精神推動新時代黨的群眾工作,要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人民的心坎里、寫到群眾的笑臉上,讓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敢于擔當善于作為解決現實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擔當精神是共產黨人從歷史中繼承來的優秀品質。擔當是人民的期望,要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擔當也是改革的需求,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干。踐行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堅定信念,加強黨性修養,不斷提升理論修養,強化擔當意識,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用延安精神砥礪品格,修身律己。甘肅省延安精神研究會要在傳承與弘揚延安精神的道路上,從體系化研究、學理化闡釋方面做貢獻,在提振信心、凝聚人心、共筑同心上做表率,于艱苦奮斗、團結奮斗、接續奮斗中做標桿。不斷探索創新研究方法,進一步做好弘揚延安精神各項工作,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弘揚延安精神。要講黨性、重品行、做模范,帶頭踐行延安精神,以奮發進取的作風,高質量完成各項任務。要聚焦甘肅省的發展目標和短板弱項,弘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堅守初心、凝心聚力、團結奮進,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沖鋒在前、勇于擔當,破解發展難題、克服發展困難、增強發展信心。同時,持續推進延安精神“五進”活動,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養初心、淬煉靈魂,使更多人從延安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讓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