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工智能(Al)如同一股強勁的東風吹遍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從智能家居到自動駕駛,從醫療診斷到教育輔導,Al 正以我們難以想象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面對這一場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我們應該如何自處?是恐慌于飯碗不保,還是積極投身變革與Al 共創未來?
不可否認,Al 技術確實很厲害,廣聞博記,庫存驚人,無所不知,無所不會,且速度極快,效率極高,遠非常人可及。但它也有其無法克服的先天劣勢,如Al 沒有情感,不會想象,缺乏個性,拙于創造,不善變化,而這幾點恰恰是人的長項。我們要和Al 拔河,與其角力,就要學會揚長避短,不與Al 比記憶、比速度、比效率,而與Al 比創新、比變化、比個性,以己之長擊彼之短,縱不能大獲全勝,至少也能打個平手。
Al 創造的東西、給出的答案、做出的企劃,沒有特點,缺乏個性,是其先天短板。比如作文寫詩。李賀的想象豐富、構思奇詭;東坡的大氣磅礴、力貫古今;魯迅的尖銳深刻、入木三分;老舍的幽默詼諧、京腔京味;汪曾祺的人文精神,詩性魅力等,這些極具個性化的寫作風格,Al 無論如何都是學不來的,如果硬要模仿,充其量也只能形似,不能神似。
創造性是人類特長,任何先進的Al 技術,都只會模仿、拼湊、綜合、重復,而沒有任何創新的因子、原創的技術。人類每年有不計其數的創新技術問世,申請專利,Al 則一項也做不出來。以繪畫為例,畢加索創立了立體主義畫法,波波克開創了行動繪畫畫法,馬蒂斯開創了白描人物畫法,莫奈開創了印象派畫法,張大千開創了大潑墨畫法……而這些原創性畫技的發明也是Al 所無法勝任的。
善變化,求變求新,不循常理,敢于突破,是人類又一非Al 所能及的鮮明優勢。變化就是運動,運動是物質的基本屬性。人類活動千變萬化,窮則思變,變革圖進,由弱變強,由小變大,由少變多,由落后變先進,由敵人變朋友,由劣勢變優勢……凡此種種,構成了千姿百態、氣象萬千的人類世界。而Al是不會變化的,它沒有這種技術屬性,只能給人們提供現成不變的答案和資料,只會把各種已有的東西進行排列組合,其正確性、穩定性、一成不變性,既是其長項,也是其短板。
再說想象力。具有豐富的想象力,使人不僅居于世間萬物之頂端,而且發明出了無窮的新技術,Al 就是人類想象力的杰出成果。想象力能讓人心鶩八極,神馳宇宙;讓人思接千古,遙想萬載;讓人發明創造,追夢圓夢;讓人上天入地,翻江倒海。而各種花樣繁多的人工智能則只能在人的賦權范圍內微有折騰,小打小鬧,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有非分之想,說到底就是個沒有想象力、創造力的冰冷冷的機器。
要保持理性態度:緊迫而不緊張,從容而不恐慌,正視而不輕視,擁抱而不拒絕。一方面,要把Al 技術當成朋友,可為我們當秘書、做助手、當圖書管理員、資料員;另一方面,也要將其作為競爭對手,和其較勁、拔河,看誰力量大,比誰占上風。一方面要充分利用Al技術,與Al共舞,做Al 的主人;另一方面,則要充分發揮人的優勢,勇于創新,善于想象,求新求變,特立獨行,遵循規律,保持個性,當Al 的對手。這樣,不論有什么Al 技術問世,我們都能處變不驚,從容應對,穩操勝券,做Al 時代的弄潮兒、操盤手、主人翁,“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