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內涵式發展為主線,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為新發展階段城市高質量發展擘畫了美好藍圖。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現代化建設的載體。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城市與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相輔相成。從我省數據看,2024年末全省城鎮常住人口達3871萬人、城鎮化率達66.35%,城市已經成為生產生活主要承載地。當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城鎮化正從快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城市發展正從大規模增量擴張階段,轉向存量提質增效為主的階段。把握和適應新的歷史方位,著力推動人民城市內涵式發展正當其時。
城市是個“有機生命體”,其中最核心的是人。在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將人的多維需求和全面發展放在首位,是其應有之義。湖北省委提出“要堅持人民至上,提升城市功能品質”,釋放了認真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強烈信號。推動人民城市內涵式發展,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必須以“人民滿意”為標尺,以“人民需求”為導向,以“人民幸福”為終極使命。真正做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從市民急難愁盼問題入手,念好“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八字訣,使城市真正成為幸福生活的樂園。
城市是一個復雜的巨大的系統,涉及經濟、社會、民生、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需要黨員干部帶頭干、干出色。推動人民城市內涵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緊扣“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目標要求。這十二字目標看似“既要又要還要”,其實歸根結底在“宜居”二字。創新的生態、優美的環境、安全的保障、文明的社會、智慧的治理,最終都要落在“宜居”上。這要求我們注重目標一致性,與“建成支點”戰略一體有機推進,更好統籌生產、生活、生態,更好統籌硬環境與軟實力,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這對城市工作隊伍專業能力素質,提出了新要求、新標準。當前,以“干部素質提升年”為抓手,黨員干部尤其是城市工作者,應及時對標對表,充實理論庫、補足專業課,做到明大局、重實際、盯細節,以綜合能力素質的更新升級,推動人民城市內涵式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
城市建設、城市治理主體多元,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主心骨”。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堅持黨建引領聚合力。這是我國城市治理的基本經驗,也是人民城市建設的根本保證。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推動跨部門、跨層級協同配合,避免碎片化、形式化,是“統籌”二字落地的基本保證。在此基礎上,應當突出重點、攻克難點,優化城市基層組織體系,深化整治“小馬拉大車”問題,持續推動資源、服務、平臺下沉,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夯實“主心骨”,筑牢“基本盤”,還需繪就“同心圓”,用好黨建聯席會議、社區議事會等機制,引導居民、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深度參與城市建設治理全過程。
城市發展,關系國計民生,連著千家萬戶。推動城市內涵式發展,人人都是建設者、參與者、受益者。每個人都應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積小勝為大勝,共同朝著建成現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