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國主義對遼寧的侵略蓄謀已久,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戰勝后,日本乘機攫取了沙俄對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對旅大地區進行侵略和掠奪。1931年日本侵占遼寧地區后,實行更加殘暴的法西斯統治。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遼寧人民始終沒有停止過反抗,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反抗斗爭更是此起彼伏。日本侵略者在遼寧地區瘋狂鎮壓愛國志士特別是共產黨員的抗日活動,大肆抓捕并將他們投入牢獄。許多共產黨員雖然入獄,但仍通過各種方式與日偽當局進行堅決的斗爭。冰冷的鐵窗關不住共產黨員的愛國熱情,黑暗的牢房映襯出共產黨員的熱血丹心。在日偽的監獄中,發生了許許多多不屈不撓、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
楊靖宇靈活應變
1929年8月30日,時任中共撫順特支書記的楊靖宇(化名張貫一)被日本警察署逮捕。1930年2月6日,遼寧省高等法院以“反革命嫌疑罪”判處楊靖宇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他被關押在遼寧省第一監獄。楊靖宇入獄后,便團結其他難友,把監獄變成了從事革命斗爭的戰場,宣傳革命理論,組織獄友與反動當局做斗爭。
楊靖宇首先做了爭取監獄看守的工作。他發現獄中很多看守沒有文化,連寫封家信都得花錢求人,他就主動幫看守寫書信、假條、買賣文書等,逐步取得了很多看守的信任。通過一個叫李景的看守,楊靖宇結識了看守主任趙某。在李、趙二人的幫助下,楊靖宇入獄不長時間就當上了“雜役頭”。楊靖宇利用這一身份便可以找機會出入監獄中的工場、炊場(廚房)、縫紉廠、醫務所及一些監舍,給工作帶來很大方便。同時,楊靖宇還熱心解決獄友的問題,為大家排憂解難,急人所急,想人所想,很快取得了大家的信任,成為大家的“主心骨”。平時,楊靖宇經常給獄友講些通俗易懂的革命理論,啟發難友們的覺悟,甚至有些監獄看守都被感化了。
1931年春節,監獄為表示施“仁政”,要在大年初一給“犯人”吃一頓白面饅頭、一碗豬肉燉粉條。但楊靖宇發現即將上籠屜的饅頭里摻了不少苞米面,豬肉也不足量。楊靖宇回到監號后即告訴幾名“政治犯”,讓他們到各監號發動“犯人”開展絕食斗爭,抗議獄吏克扣“犯人”伙食。大年初一的早晨,當獄中雜役將飯菜拿來后,大家都不去打飯。看守們見此,立即報告給典獄長,典獄長指派一個頭目了解情況,楊靖宇代表“犯人”就年飯質量標準提出質疑,斥問獄吏為什么不按標準給“犯人”做年飯?“犯人”也是人,為什么要虐待他們?克扣的糧食、現金干什么用了?對此,這個頭目無言以對,連忙跑回去向典獄長報告。之后,典獄長怕“犯人”鬧事,自己不好向“上頭”交代,不得不采取措施,以緩和緊張氣氛。他讓大家先吃,初二保證做純白面饅頭,給大家上足量的燉豬肉,并說今后伙食一定按規定供給。這場斗爭取得了勝利。
在獄中,楊靖宇在組織難友進行斗爭的同時,還通過看守李景等人從外邊弄到一些報刊、官方禁止的書籍。他利用當“雜役頭”的條件和有時在夜間幫助看守值班的機會,偷看這些進步書籍、刊物。這使他真正把監獄變成了革命者一所特殊的大學校。
趙尚志堅貞不屈
1930年4月12日,受中共滿洲省委指派進行反帝愛國宣傳的趙尚志等人,不幸被憲兵偵緝隊逮捕。5月10日上午,偵緝隊雇來數輛大車將趙尚志等30余名所謂“反帝大同盟黨案犯”用繩索捆綁著押送到憲兵司令部去復審。翌日,又將他們轉押遼寧省第一監獄。
5月下旬至6月5日,沈陽憲兵司令部、東北邊防司令長官公署軍法處及高等法院對這一案件進行了所謂“三機關聯審”。奸狡狠毒的審訊官對趙尚志先是利誘,利誘不成就加以威脅,接著便是嚴刑拷打,趙尚志被打得遍體鱗傷,但他始終堅貞不屈。受刑回來,趙尚志經常唱著《國際歌》,用堅定而深沉的歌聲激勵自己,也鼓舞同案難友。
在獄中,敵人組織“感化”活動,妄圖動搖黨員們的共產主義信仰,讓他們信仰基督。趙尚志抓住這些獄友聽課的機會,向大家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否定有神論,他能說善講,古今中外、耶穌基督、三民主義,都講得頭頭是道,經常和“教悔師”辯論,弄得“教悔師”啞口無言。后來,監獄就不讓他們參加這種“感化”活動了。
在獄中,趙尚志還經常把頭伸出牢門窗外,向其他監舍的獄友和看守進行演講,宣傳革命主張。他曾多次被單獨關押在禁閉室里。《盛京時報》1930年6月27日曾報道“共黨在監獄中猶復大肆宣傳”,指出趙子和(趙尚志)在獄中堅持斗爭的情況。趙尚志的英勇斗爭使獄友們深受鼓舞,同時也贏得了一些看守的同情。典獄長、看守長對其恨得咬牙切齒,在第一監獄,趙尚志得了一個“趙瘋子”的綽號。
九一八事變后,黨組織利用各種社會關系,積極組織營救,趙尚志等19名同志于1931年12月年終歲尾之時得以獲釋。
張有才巧妙對敵
1933年10月,中共奉天特委書記張有才被捕。敵人對他施以“灌辣椒水”“坐老虎凳”“過電”等各種酷刑,但張有才咬緊牙關,忍受著難以想象的痛苦,巧妙地應對了敵人的多次審訊,始終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敵人絞盡腦汁,但一無所得,只得以“擾亂滿洲治安”的罪名將張有才移送偽奉天警察廳。在警察廳,張有才仍舊堅持巧妙對敵,絕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后來,經過警察廳、檢察廳5個多月的刑訊、調查,敵人沒有發現張有才的任何破綻和證據,但仍以“國事犯”的罪名,強行判處他12年徒刑。
1934年4月中旬,張有才、李長貴進入奉天第一監獄服勞役,被分配到監獄里的印刷廠當排字工。當時,獄中沒有正式建立黨的組織,只有楊一辰等作為獄內黨的負責人組織難友們活動。張有才入獄后,積極參加這些活動,后來成為獄內黨組織的負責人之一。獄中黨組織通過對獄里醫務所大夫及看守的長期爭取教育工作,使共產黨員孫已泰、楊堅白在獄里當上了“雜役”,創造了黨在監獄內聯系活動的方便條件。楊一辰、張有才等人也經常以看病為名來醫務所進行秘密活動,使監獄的醫務所成為同獄內外聯系的重要陣地……
在日本侵略者侵占遼寧期間,日偽監獄作為階級統治的工具,殘害了無數革命志士和共產黨員。但許多共產黨員在監獄中并未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而是把監獄作為又一個與敵人進行斗爭的戰場,大義凜然、堅貞不屈,以各種方式進行著堅決的斗爭,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