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這個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點,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抗戰精神在氣壯山河的偉大抗爭中爆發出排山倒海、改天換地的驚人力量,成為抵御外侮、改寫歷史的強大精神力量。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雖已遠去,但偉大抗戰精神已深深融入了中國人民的血脈,融入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當前,我國正處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仍然需要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為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敢于斗爭,善于創造,鍥而不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直至取得最后的勝利。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回顧抗戰歷程,中國共產黨人勇敢戰斗在抗日戰爭最前線,支撐起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歷史告訴我們,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命運所系、前途所在。今天,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照辦、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必須堅定敢打必勝信念。回顧抗戰歷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面臨的敵我力量之懸殊、斗爭矛盾之復雜、戰爭條件之艱苦世所罕見。無數中華兒女抱定血戰到底的信念,為國家而戰、為民族而戰,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篇章。歷史告訴我們,人無信念不立,國無信念不強。今天,我們面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必須不斷堅定敢打必勝信念,在重大原則、重大考驗面前勇于斗爭、敢于碰硬,在重大矛盾、重大斗爭面前寸土不讓、寸土必爭,以敢打必勝信念創造歷史、贏得未來。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要發揚犧牲奮斗精神。楊靖宇等殉國將領,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連”、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國民黨軍“八百壯士”等眾多英雄群體,就是千千萬萬抗日將士的杰出代表。歷史告訴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今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仍然會遇到許許多多的艱難險阻和形形色色的現實考驗,必須繼續發揚犧牲奮斗精神,必須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以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和奉獻精神,面對困難奮勇而上,面對艱險挺身而出,面對危難犧牲奉獻,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本欄編輯/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