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擴大侵略戰爭,加緊掠奪東北煤、鐵等資源,公然違背國際公約,把從抗日戰場上俘虜的中共黨、政、軍干部戰士和國民黨軍隊官兵以及抗日愛國志士,投入東北的礦山和特種工程中充當勞工。這些勞工被稱為“特殊工人”或“輔導工人”。
“特殊工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共產黨員,他們雖然與組織失去了聯系,但在共同的理想信念指引下,他們自發地秘密組織起來,與日偽展開了機智靈活、不屈不撓的斗爭。
“特殊工人”中的黨組織
從1939年開始,日偽統治者相繼由石門、保定、太原、徐州、濟南、北平和青島等地押送大批“特殊工人”到遼寧,他們中有許多共產黨員,同其他“特殊工人”一道被分配到鞍山的昭和制鋼所,阜新、撫順、本溪、朝陽、遼陽等地的煤礦和鐵礦,從事繁重的勞役。這些具有共產黨員身份的“特殊工人”秘密組織起來,建立黨的組織,帶領群眾與敵人展開了特殊的斗爭。
1941年11月12日,晉綏地區抗日部隊幾百名被俘人員被分批押送到撫順炭礦老虎臺采礦所萬達屋井。他們中,原晉綏軍第二一二旅作戰參謀南品(王敬堂)、政治部秘書馬蘇義(化名楊立春)、第五十六團副團長熊言順是共產黨員。他們在沒有找到撫順黨組織的情況下,自發成立了中共臨時黨支部。熊言順任書記,南品任軍事委員,馬蘇義任組織委員。黨支部團結被俘人員繼續開展抗日斗爭。
1942年2月,阜新五龍采礦所“特殊工人”中的共產黨員,原大眾日報社發行股股長韓玉璽、編輯部文書吳文軍秘密建立了黨小組,韓玉璽任組長。黨小組建立后,很快聯絡了6名黨員,并大力開展對國民黨軍隊被俘人員的啟發和團結工作。
1942年秋,本溪柳塘煤礦“特殊工人”建立了臨時黨支部,抗大教員張順(劉亞龍)任書記,支委由田寶林(王長海)擔任。
在遼寧其他有“特殊工人”的地方,也相繼建立了黨組織。有的雖然沒有建立黨組織,但其中的共產黨員、地方干部和八路軍、新四軍指戰員憑著對黨和人民的赤膽忠心,帶領工人群眾與日偽當局進行了英勇的斗爭。
“特殊工人”的反日斗爭
身陷囹圄的“特殊工人”面對殘酷的現實,以頑強的革命精神與敵人展開了堅決的反抗斗爭。
1942年8月4日,阜新五龍礦黨小組組長韓玉璽和黨員吳文軍先后組織了300多名礦工逃出煤礦,他們兩人也勝利出逃,返回冀東抗日隊伍。
1942年秋,撫順萬達屋“特殊工人”臨時黨支部總結了以往集體逃跑失敗的教訓,改集體逃跑為以小組為單位行動。支部委員馬蘇義以行商的名義,秘密給原部隊首長寫信,根據部隊首長的指示,帶領部分人秘密逃回了部隊。此后,在臨時黨支部的組織下,許多黨員被分期分批地送了出去。龍鳳采礦所的“特殊工人”在以趙秉均為首的臨時黨支部領導下,組織20多人,自愿結成兩三個人的小組,分散逃跑。本溪柳塘田寶林黨小組鼓勵大家想方設法逃出苦海,到關內尋找八路軍。1944年7月,這個小組的主要成員先后從煤礦逃了出去。
消極怠工、制造生產事故、破壞煤炭生產,是“特殊工人”經常采用的斗爭手段。為了破壞侵略者對煤炭的掠奪,工人們經常搞一些敵人抓不到把柄的生產事故。諸如松動井下鐵軌道釘造成煤車翻車;割壞生產運輸皮帶;破壞電纜,影響供電、通風;往煤車下層裝矸石,制造跑車事故等?!疤厥夤と恕本褪抢眠@樣的方法,不斷破壞敵人的所謂“采炭報國”和“大出炭”的計劃。
黨組織領導“特殊工人”
參加接收斗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全國人民歡欣鼓舞?!疤厥夤と恕痹邳h組織的領導下,保護煤、鐵礦山,配合和參加對東北各地方的接收工作,并且編入人民軍隊中,為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作出了貢獻。
抗戰勝利后,撫順露天礦、龍鳳礦、老虎臺礦、萬達屋的“特殊工人”很快建立了武裝隊伍。撫順搭連坑“特殊工人”大隊改編為人民自衛大隊開往沈陽,與十六軍分區聯系后,改編為特務三團,宋慶昌任團長。在栗子溝,黨小組在黨員刁志誠、黨如華的帶領下,將100多名“特殊工人”編成一個連,后來又發展到500多人,經與十六軍分區聯系,這支隊伍同龍鳳礦的工人隊伍組成炮兵團,投入了新的戰斗。
與此同時,組織萬達屋“特殊工人”暴動的黨員南品、高光鑒被釋放出獄后,成立了“被俘軍人收容所”,把當時散在沈陽的被俘人員集中起來,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很快就組織了近2000人的隊伍。不久,本溪、撫順等地的被俘人員也聞訊趕來,這支隊伍很快擴大到近5000人,主要任務是協助蘇軍維護社會治安。十六軍分區進入沈陽后,高光鑒立即與之取得聯系,這支隊伍被編入特務一團,高光鑒任團長、南品任政委,參加了東北解放戰爭。
“特殊工人”作為這一時期的特殊群體,雖然成分比較復雜,但是其中共產黨員占有相當比例,且大多數是經過戰場考驗的軍人。因此,在參加接收的斗爭中,他們組織迅速,訓練有素,行動果斷,在八路軍進入之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這些“特殊工人”中的共產黨員和原八路軍指戰員,最后大多重新返回了人民軍隊,或參加了黨和政府的工作,投入到解放戰爭的革命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