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如黛,黃河奔涌。8月20日至22日,外資企業“山西行”在山西舉行,近40家外國貿促機構、在華商協會及外資企業負責人60余人參加活動,其中包括14家世界500強企業高管。
本次活動由中國貿促會與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強化外資企業服務、助力山西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的務實舉措。
踏新徑,資源型經濟謀轉型
山西是資源大省、綠色農業大省、中藥材大省,也是全國文物第一大省,“地上文物看山西”早已深入人心。隨著文旅深度融合、產業加速轉型,山西正成為投資新藍海。
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盧東亮會見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及來晉出席外資企業“山西行”活動的外商代表一行。盧東亮表示,希望中國貿促會一如既往關心支持山西貿易促進和對外開放工作,推動戰略合作取得更加豐碩成果。歡迎廣大外資企業來普投資興業。山西將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各類經營主體在晉發展保駕護航。
任鴻斌贊譽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效,表示將加大工作力度,搭建合作平臺,帶動更多外資企業來晉考察投資,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在晉期間,外資企業考察團走進太原美錦集團、亞鑫集團、梗陽集團等重點企業,圍繞企業“走出去”、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展開交流。
加中貿易理事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裴大衛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經濟轉型孕育了新的商機,“山西在采礦、機械和資源領域具有優勢,并正向新能源、新材料方向轉型,這為加拿大企業帶來新的合作機遇。此次考察,我重點了解外資相關政策,以便推動加拿大企業與山西企業進行對接合作。”裴大衛說。
澳大利亞ZYF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秋介紹,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公司先在華南、華東地區站穩腳跟,隨后依托貿促會資源在海南落成生產基地,前年在上海成立AI轉型公司。“目前山西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這次活動讓我們對當地產業發展環境和投資政策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收獲頗豐。”張文秋說。
“40余年來,公司與中國市場同頻共振,見證了中國制造業的成長和發展。超大規模市場、完備產業鏈、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以及源源不斷的創新人才,共同構成了中國獨一無二的綜合優勢,也為外資企業提供了確定性強、機遇多的發展空間。”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戰略業務經理李錚說。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外資的決策部署,2023年以來,中國貿促會已在海南、內蒙古、陜西、重慶、廣東、黑龍江、山西等10個省區市開展外資企業地方行活動,重點推介各地營商環境、優勢產業和重點項目,搭建外資企業與地方交流合作平臺,助力地方招商引資落地見效。
中國貿促會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傳遞鮮明信號:外資企業“地方行”不僅是招商引資的橋梁,更是觀察中國區域經濟的窗口。當山西以“能源轉型\"“內陸開放新高地”重新定義自身,外資企業的“山西行”實則是一場對未來的集體“投票”一投給資源型省份的轉型韌性,投給內陸開放的發展潛力,更投給中國式現代化的無限可能。
拓新境,高質量發展再攀峰
活動期間,舉辦了第四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山西推介會暨簽約儀式,這是第四屆鏈博會首站招商招展活動,現場共有22家企業成功簽約。
外資企業高度關注鏈博會這一平臺。
“作為鏈博會的三屆‘全勤生’,我們期待通過鏈博會這樣的高水平開放平臺,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的產業鏈合作,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共同構建更加低碳、靈活、強韌的全球供應鏈體系。”霍尼韋爾中國總裁余鋒在推介會上表示,中國市場是霍尼韋爾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新與發展的核心引擎。
與外資企業的關注同頻,山西也在加快推進產業鏈建設,出臺《山西省重點產業鏈能級躍升2025年行動計劃》,提出到今年底全省產業鏈整體營收突破8000億元的目標。在第三屆鏈博會上,山西13家龍頭企業集體亮相,全面覆蓋“6鏈1展區”,集中展示了產業鏈建設成果與優勢。
作為全球首個以供應鏈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鏈博會已成為推動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中展集團董事長林舜杰表示,歡迎更多企業攜最新產品、技術和解決方案參展,共同推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互利共贏、行穩致遠。
歌中唱“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昔日“五谷香”,今朝“百業興”。在開放合作的舞臺上,山西正以煥然一新的姿態,攜手全球伙伴,書寫高質量發展的錦繡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