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演員憑借精湛細膩的演技,賦予角色鮮活的生命力。能否成功地塑造角色的性格,是衡量演員成功與否的關鍵。舞臺表演藝術要求演員通過展現人物的動作和內心情感的起伏來塑造角色。這兩者的完美結合,能夠推動劇情層層遞進,使角色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讓觀眾更加深刻地感受劇情、理解角色。要達到這樣的水平,演員的表演必須有層次和節奏。本文將結合個人學習體會和舞臺實踐,從闡述、探求、搜尋、推行四個維度出發,深入探討表演的層次和節奏如何影響角色的塑造。
一、闡述— 表演層次和節奏的重要性
(一)表演藝術中層次和節奏的定義
演員的技術或技能、演員的天分、演員的演技是衡量表演水平的三個維度。演員的技術涵蓋控制肌肉、面部表情及肢體動作等,這些技術可通過后天的訓練和舞臺表演經驗逐步獲得。演員的天分是指演員天生的表演天賦。演員的演技則是通過多年的訓練和經驗積累而成的。展現表演的層次需要演員在創作時有計劃、有步驟地揭示角色的內心世界,刻畫角色的思想感情。表演的節奏則是演員的生命線,它可以幫助演員激發關于角色的正確體驗和情感。在表演教學中,我們會把表演元素中的“七力四感”作為教學重點,節奏感就是“四感”之一,它主要體現在情緒情感的起伏變化上。在戲劇舞臺上,節奏則展現出豐富的形態,既有動態與靜態的交織,也有直觀呈現與過程演變的結合。一般來說,節奏通過強弱、長短、快慢、張弛等形式在人物行動或對話中得以體現。在表演藝術中,影響表演層次與節奏的因素很多,包括劇情的發展變化、劇本的獨特風格、舞臺調度以及服裝設計等。演員在表演中對人物情感起伏變化的精準把握,同樣是決定層次與節奏的關鍵因素。
( 二) 表演藝術中層次和節奏的作用
在表演中,演員要根據劇本里的規定情境、事件、人物關系等來確定表演的節奏,實現角色的任務和目標。人物情感的發展節奏不僅影響人物的臺詞,還會影響其行為動作。因此,演員要細心規劃行動變化,劃分表演層次,投入角色,完成與其他演員的交流和互動。
演員對人物的理解有改變時,節奏也會跟著發生改變,對手演員接收到的信息也就變了,這種內在語言的行動,屬于表演層次中的技術與技能。人物情緒的起伏,恰如音樂中的節奏變化,時而急促,時而舒緩,時而壓抑,時而爆發。這種速度與節奏上的精妙轉換,都需要通過演員獨具匠心的表演來呈現。在表演過程中,演員需要自行把握節奏,使角色的動作與語言既貼近生活的真實,又符合舞臺藝術的創作規律。分寸的拿捏,恰如節奏的掌控,多一分則顯得冗長,少一分則顯得不足,這就需要在表演藝術中探求層次與節奏的完美融合。
二、探求— 層次和節奏對表演的重要作用
(一)影響劇情的發展
劇本是戲劇作品的基礎。在戲劇表演中,劇情也有自己的節奏,節奏的快慢會影響演員的情感起伏,節奏快會給人緊張的情緒感受,節奏慢會給人舒緩的情緒感受,節奏的快慢直接影響表演的整體效果。好的劇本像游樂園里的過山車一樣具有高低落差,很有吸引力,劇情的起伏越大,其節奏效果就越豐富,就像一條起伏的曲線,不但能夠讓觀眾更好地理解情節,同時也可以讓觀眾融入戲劇的情境中,對主題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甚至可以讓觀眾與角色產生共情。
而在戲劇表演中,劇情的沖突往往是一層一層疊加的,情節來源于生活,除了自然真實,也應該有鮮明的層次變化,這樣就不會使表演顯得“平”。演員在塑造角色時,要運用不同層次的語言和動作來展現劇情的矛盾沖突,最強烈的沖突點需要在前面做鋪墊,小到一個眼神、一口氣息,大到一組表演展示,都需要巧用表演層次把人物角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二)影響演員之間的互動效果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說:“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動作。哪里有動作,哪里就有活動。哪里有活動,哪里就有速度。哪里有速度,哪里就有節奏。動作的速度節奏不但能直覺地暗示相應的情感和激情體驗,而且能幫助我們創造形象。”外部節奏快不代表內心節奏就一定要快,它們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比如演繹校園題材短劇時,在一個片段里需要展現女學生內心的焦躁和猶豫,演員的表現方式可以是動靜結合的,加入走位技巧來表現人物的心理。比如,主要演員站在舞臺中央,其余演員表演主角的慌亂內心外化出的不同心理層次,他們圍著主角不停地走動,顯現主角心中的忐忑不安,而主角待在原地表現出不知所措的樣子。其他演員走路的節奏越來越快,主角的內心就會越發焦躁,演員們動靜結合的互動演繹,能呈現出更好的表演效果。演員的創作不單是通過準確演繹劇本來實現的,二度創作也非常重要,它還會激發對手演員的精彩反饋。因此,演員通過行動的節奏相互成就、相互賦能,能夠有效提升表演的層次。
三、搜尋——表演藝術中影響人物形象塑造的其他因素
(一)舞臺設計和視覺元素
舞臺藝術是戲劇藝術領域中的璀璨明珠,它通過舞臺布景、燈光、音效等方式,為人物形象塑造做出了輔助性的鋪墊。精心設計過的舞臺能夠使劇情背景及劇場環境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現,讓觀眾身臨其境,通過聽覺、視覺等感官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劇中人物的生活背景和情感狀態。良好的舞臺設計也能幫助演員實現更準確的情感投入,演員在舞臺上表演時,舞臺效果和服裝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這些統稱為視覺元素,它們不僅賦予觀眾逼真的視覺感受,還能幫助演員實現傳達情感的表演目的。因此,在設計舞臺和選取服裝時,編導要準確捕捉人物的精神風貌,以達到最佳的表演效果。
(二)燈光和音響
舞臺燈光是現代舞臺藝術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如果運用不當,效果就會大打折扣。舞臺燈光的核心價值在于強化舞臺表演的氛圍,營造更有沉浸感的觀賞體驗。通過合適的光線調配,能使舞臺的各個區域都得到充分的照明,營造出各種場景和背景,比如寂靜的夜晚、充滿陽光的野外、陰冷恐怖的地牢等,演員在燈光的輔助下能夠更好地融入舞臺,幫助觀眾準確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要傳達的意境和情感,增強視覺體驗。配合音效的節奏,燈光能使觀眾沉浸在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中,呈現出作品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為舞臺表演增光添彩。
(三)挖掘自我
好的演員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方能準確地捕捉人物的特點。表演如細水長流,需要分階段進行,根據表演狀態靈活調整策略。“第一自我”階段是演員在表演角色時,作為角色創作者存在的階段,此時演員應該重新認知自己,打破束縛,理解和掌控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在“第二自我”階段,演員必須精準地塑造人物形象。這要求演員在閱讀劇本時,不急于模仿或者借鑒,而應依靠自己積累的經驗構建一個信息庫,理解劇本的規定情境,激發自身的感官去觀察和感受生活和人物。在上述環節中,即興發揮同樣至關重要,它是塑造角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表演藝術沒有固定的標準,作為演員,必須通過接近角色、體驗角色、適應角色,最終化身為角色,對表演進行分步驟地演繹,運用合理的表演技巧,精確地塑造角色。
四、推行——如何使用多元文化因素來優化表演藝術
(一)觀眾的反應對演員表演的影響——更強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事、物都有一個內在的審美標準,同時對人的言談舉止也存在著一定的審美標準。當某種發聲或動作習慣符合我們內心的審美標準時,我們便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在表演藝術中,對臺下的觀眾而言,要想與角色產生聯系就需要通過三個階段,即對劇中角色的認識、對演員扮演角色的認可、對劇情角色發展的認定。認識是觀眾了解人物關系及事件的基礎,也是深入了解角色的過程。認可是觀眾從角色的角度來審視情節發展,把角色當作日常生活或者虛構情節中可能出現的人物,可以說是演員與觀眾產生共鳴的時刻。最后是認定階段,觀眾會對角色進行評判,考量角色是否真實可信。從觀眾的視角來看,演員的表演與角色的呈現似乎共享同一個身體。因此,觀眾不僅能感受到演員的存在,還能深刻體會到角色的內涵。
表演需要演員與角色統一,體驗與表現統一,生活與藝術統一。演員要掌握三種基本素質,即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現力。體驗要真、要精,沒有體驗就無從表現。外在的表現與內在的體驗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表演的核心。理解力來自演員對生活和劇本的理解,想象力來自藝術天賦和修養,表現力來自演員自身的表演能力、技巧和稟賦。演員想要優化表演技術,不僅需要自身的努力,還需要觀眾的參與,所以舞臺上的人物塑造、臺詞設計等都要從觀眾的角度出發。
(二)不同時期人物塑造的風格特征——更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可以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作品中看到不同的人物形象、文化習俗等,這種多元化的現象受地理因素、歷史因素、文化因素影響。表演藝術與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戲劇、音樂還是舞蹈,都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情感。其作為一種文化表達形式,能夠傳遞和塑造人們的價值觀,能夠對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和現象進行深入的探討。此外,表演藝術也影響著表演者和觀看者的情感和心理發展,無論表演哪一個時代的作品,演員的表演都必須彰顯現代精神,形成一種藝術見解,讓觀眾能在劇中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進一步反思和探索自我。這種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和思考的過程,對于人物塑造的提升和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三)表演藝術的進步與思想的融合——更新
文化多元化是當下不容忽視的議題,各種各樣的文化碰撞在一起就會產生不同的觀念,在這種氛圍中,表演藝術的創新力和吸引力也會大大提升,從而推動文明的發展和進步。表演藝術和文化的基本原則都是表現,前者是外在的一種表現,后者則是內心的一種表現,因此,它們在本質上都是多元的。在表演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釋放天性,開發學生的潛能,進而成功地塑造角色。這需要學生做到兩點:一是理解角色,二是表現角色。理解角色是表現角色的前提,也是完成文化的藝術化轉譯的基礎;表現角色是理解角色的結果,二者辯證統一,缺一不可。在表演中,表演者不僅要緊跟時下熱點問題,也要善于發掘角色背后的故事。表演不僅需要演繹角色當下的狀態,也要反映出角色的未來。這要求表演積極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要對外來文化兼容并蓄,既堅守傳承,也要懂得創新,把新文化和新思想與傳統的文化藝術進行創新融合,才能碰撞出新想法和新觀念。
(四)多變的表演空間— —靈活
“舞臺小天地,天地大舞臺”,這句話闡明了表演空間的重要價值。舞臺作為表演藝術的專屬空間,旨在讓觀眾的目光集中在演員的表演上,從而營造出更理想的舞臺氛圍。以戲劇為例,場地的布局可以使表演者和觀眾的心理產生不同的感受,比如開闊的空間可以展現宏大輝煌的場景,狹小的空間可以展現緊張壓抑的場景,巧妙融入的道具,進一步豐富了表演空間,如在排練廳難以重現的宏大場景——廣袤沙灘、巍峨高樓,皆可通過道具巧妙呈現。在表演實踐中,編導更傾向于主動構建與劇情相符的道具布局,如以方墩或臺階象征高山或森林,恰當的道具能夠激發演員根據環境特點深入體驗戲劇情境。對于那些沒有道具的表演環節,演員可以通過無實物練習或巧妙運用臺詞等技巧來應對。此外,燈光和音響也是舞臺設計中非常重要的環節,通過光線強弱、色彩以及角度的變幻,可以帶來奇妙的視覺體驗,適當的音響也能給觀眾帶來沉浸感,讓他們為角色或喜或悲,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靈活多變的表演空間,可以讓表演藝術獲得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演員塑造的角色擁有更加豐富的表現力,讓觀眾產生更強烈的情緒起伏。
五、結語
舞臺表演藝術需要演員充分調動肢體和語言,通過外化的動作來表現內在的情感。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藝術形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舞臺表演不僅僅是一種文化活動,更是表現人類情感與思想的媒介。在表演藝術中,演員在塑造角色時需要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表演特色。在特定情境中,演員有層次和節奏地塑造人物形象,能夠凸顯角色在不同階段的狀態,實現與觀眾的情感共鳴。
[ 作者簡介 ] 郝佳,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群眾文化館助理館員,本科,研究方向為舞臺戲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