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urrentstatusofrbiesexposurepreventionandtreatmentclinicsinacertaincityandtoprovie abasisforadachcsides:Ositsposoflcilditesialaffeoudt assess clinicconditions.Data wereenteredusingEpiDataandanalyzedwithSPSS22.0Results:Theaveragenumberofrabiescliicsper 100,000 population across 10 counties(districts/cities) was 1.10. Among the 6O clinics, 28(46.7% operated 24 hours,at least one 24-hour clinic in each county.The average number of medical staff per clinic was approximately 11.All 6O clinics (100.0% ) could manage pre-exposure prophylaxis,Category I,and Category II exposures; 48 (80.0% )could handle non-surgical category Il exposures; and 10(16.7% )had the capacity to managesurgicalevelexposures.Conclusios:Theestablisentandmanagementofrabiesexposurepreventionandtreatmenticsin thecity stillack standardization.It isrecommended tostrengthenthe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ofsuchclinicscitywide.
Keywordsrabies; exposu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clinic;vaccination; survey research
關鍵詞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免疫接種;調查研究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17.016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傳染病。病毒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侵人人體,一旦發病,病死率為 100% ,給人類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我國報告的狂犬病死亡人數居全球第
2位, 99% 的狂犬病由犬咬傷傳播,及時、規范的暴露后預防處置是預防狂犬病最有效的策略[1]。為了解某市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建設現狀,對60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的硬件配套設施、功能分區、疫苗及免疫球蛋白儲備、人員配置及處置能力等進行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某市10個縣(市、區)共60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
1.2調查內容及調查方式
采用現場觀察法和問卷調查法相結合的方式。問卷內容包括2023年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基本情況、門診面積及功能分區情況、門診人員情況、設施設備情況、生物制品儲備情況和門診管理情況等。通過實地考察門診設施情況和詢問醫護人員了解某市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建設現狀。
1.3 資料分析
通過EpiData錄入數據,運用SPSS22.0進行數據分析,定性資料以頻數、百分比 (% )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檢驗水準 α=0.05 (雙側)。
2結果
2.1基本情況
2023年,某市10個縣(市、區)共60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中,設置在6個主城區的有47所( 78.3% ),設置在4個郊縣的有13所( 21.7% ),每個區縣至少1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60所門診中,40所( 66.7% )為政府辦機構,6所( 10.0% )為企業辦機構,14所( 23.3% )為個人辦機構。人均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數為1.10所/10萬。
60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中,有28所( 46.7% )為 24h 門診,每個區縣至少有1所 24h 門診。非 24h 門診中,有29所 90.6% 在法定節假日開診。城區和郊縣 24h 門診建設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04,Plt;0.05) 。見表1。
表110個縣(市、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基本情況
Table1Comparison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rabies exposure clinics across 10 counties 單位:所

2.2 功能分區
某市的60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中大多數為非獨立設置門診( 88.4% ),具體見表2。60所門診均設置接待候診區,平均面積分別為 26.8m2:59 所( 98.3% )門診設置傷口處置區,平均面積為 12.9m2 ;54所 (90.0% )門診設置應急處置區,平均面積為 18.2m2 ,其中48所( 88.9% )與預防接種區位于同一樓層;59所( 98.3% 門診設置留觀區,平均面積為 26.3m2 ;44所( 73.3% )門診設置冷鏈冷藏區,平均面積為 11.3m2 。
表2某市10個縣(市、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設置情況( n=60 )
「able2 Establishmentstatusof rabiesexposureclinics in 10 counties( n=60

調查顯示,部分門診的傷口處置區設置與其他功能區域重合(見表3)。59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設有傷口處置區,其中43所 (72.9% 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設有獨立的傷口處置區,其余均存在與其他功能區重合的現象。此外,23所( 38.3% )門診的預防接種區為獨立設置區域;10所( 16.7% 門診的預防接種區與冷鏈冷藏區共用同一區域;部分門診預防接種區與登記候診區、留觀區、應急處置區等共用同一區域。
表3傷口處置區設置情況( n=59)
Table3 Wound management zone configuration( n=59)

2.3 人員配置
60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目前共計648名醫務人員從事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醫務人員數平均約為11人,其中188人( 29.0% )參與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超過5年。22所( 36.7% )門診能在一個班次中安排至少1名專職工作人員進行犬傷處置。56所0 93.3% 門診由護士進行疫苗接種,其余門診由公共衛生醫師、臨床醫師、全科醫師負責疫苗接種;34所能夠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門診中,8所 23.5% 門診由護士負責注射,20所( 58.8% )門診至少有1名臨床醫師(外科)負責注射,其余由全科醫師、公共衛生醫師或者臨床醫師(非外科)負責注射;每所門診均有護理人員負責留觀和疑似異常反應處置。所有醫務人員中有 63.0% 參加過2023年舉辦的全市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培訓。60所( 100‰ 門診均能處理暴露前免疫、I級和Ⅱ級暴露,48所( 80.0% )門診能處理非手術級Ⅲ級暴露,10所( 16.7% )門診具有處理手術級暴露的能力。
2.4疫苗儲備和接種服務
某市60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中目前有59所儲備狂犬病相關生物制品,1所已停診。其中38所0 63.3% 門診儲備2種細胞基質的人用狂犬病疫苗,36所( 60.0% )門診可以單只售賣人用狂犬病疫苗,共有16所( 26.7% 門診能滿足同時接種狂犬病、破傷風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品的需求。見表4。
表410個縣(市、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疫苗儲備情況( n=60 )
Table 4Rabiesvaccine inventory statusin10counties/districts( n=60 )

公立/私立門診對于是否提供2種不同細胞基質且2種免疫程序狂犬病疫苗接種服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48 ;另外,公立/私立門診在是否開展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接種服務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γ2=3.900,P=0.048) 。見表5。
表5不同性質門診接種服務能力
Table 5 Vaccination service capacity by clinic type

2.5 硬件設施
某市60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中,所有門診登記、錄入設備均能滿足信息化要求,但數字化程度有待提升。有49所 81.67% 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配備了專業沖洗設備,40所( 66.67% 配備了體重秤,35所( 58.33% )配備了狂犬病疫苗專用接種臺。其中
15所( 25.00% )依托于醫療機構急診科設置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的應急搶救設施設備和藥物配備情況優于其他門診。冷鏈設施設備中,56所( 93.33% )門診配備狂犬病疫苗儲存醫用冰箱,平均容積為 433.9L 38所門診( 63.33% )配備有備用電源,其他門診在停電時使用冰排維持冷鏈溫度。具體情況見圖1。
圖110個縣(市、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硬件設施情況
Figure 1Hardware facilities status of rabies clinics in 10 counties/districts

2.6 門診管理情況
所有門診均能夠按要求填寫《狂犬病相關知情同意告知書》并上傳接種記錄,41所( 68.3% 門診對傷口處置情況進行記錄,41所( 68.3% 門診為狂犬病暴露病人書寫病歷,49所( 81.7% 門診填寫異常反應登記表。25所門診( 41.7% )設有轉診制度,但僅有12所( 20.0% )門診填寫轉診單。
門診公示情況中,超過 80% 的門診公示了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流程、門診資質等內容,社會監督、投訴電話以及科普宣傳公示的較少。具體見表6。
表6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公示情況( n=60 )Table6Public notification status of rabies exposure clinics(n=60)

3討論
狂犬病是一種致死性疾病,可防可控不可治。加強對狂犬病暴露者的傷口處理、及時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有效的疫苗接種是公認的最有效的預防狂犬病發生的3項措施3。
狂犬病的流行不但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而且造成了沉重的社會負擔,已引起全球的重視。在菲律賓,由政府運營的動物咬傷治療中心(ABTCs)的數量一直在穩步上升,截至2017年共建立了513所ABTCs,82個省份中有70個省份至少有1所ABTCs4。在法國,政府通過分布在全國各地的70所診所組成的官方網絡進行狂犬病暴露初級衛生保健管理[5]。自2016年起,我國開始建立標準化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并致力于推動狂犬病規范化診療機構的建設,以達到規范化暴露后預防的要求,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但由于我國各省份、地市間經濟、醫療水平發展不平衡,且自前我國尚無統一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建設標準或規范,各地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建設水平良莠不齊,不利于控制和消除人間狂犬病。
狂犬病預防暴露處置門診的設置、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的配備、運行管理能力都直接影響了狂犬病暴露后處置的有效程度[6]。確保狂犬病暴露后能夠得到迅速、標準化且有效的處理措施,對于狂犬病的預防至關重要。因此,在規劃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的地理位置時,必須充分考量民眾在發生暴露后能夠便捷地獲取醫療服務的便利性,通過科學、合理的空間配置來提升服務的可達性和效率[1]。某市城區 24h 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數量多于郊縣,但統計分析發現郊縣24h門診比例高于城區,可能是因為城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數量較多,同時郊縣存在更多的狗或其他野生動物,狂犬病暴露風險更高,對 24h 門診需求更大。研究發現,該市各地區人均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數分布不均。各個門診處置狂犬病暴露能力不同,能處理復雜嚴重暴露的門診較少且分布不均衡。目前全市共有10所( 16.7% 門診能夠處理手術級Ⅲ級暴露,有4個區縣沒有能處置復雜嚴重暴露的醫療機構,建議該市進行門診分級管理,緩解部分醫療機構人手緊張以及部分機構犬傷工作量不飽和的現狀[],以促進狂犬病暴露人群能夠迅速且無障礙地獲得必要的醫療救助。
在60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中,受限于門診面積和硬件條件,多數就診區和傷口處置區設置在醫院的急診科或與成人、兒童預防接種門診共用,醫療環境較為復雜,醫務人員忙碌且流動性大,可能使得傷口處理時間較長且規范性難以保證,傷口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置,而盡早規范處理傷口能有效減少病毒在傷口的殘余量[8-9]。此外,現場調查發現,部分門診就診流程不合理,有的門診需穿過預防接種室才能到達傷口處置室,可能因人流交叉而增加感染風險。同時,應急處置區和預防接種區域距離較遠,不利于緊急情況的迅速響應,且清潔與消毒工作的難度增加,加劇了污染的風險。建議合理規劃暴露者就醫流程,確保從就診到傷口處理的路徑直接且高效,避免不必要的空間穿越和人流交叉,提升就醫體驗,同時顯著降低感染風險,為狂犬病暴露后的規范處置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環境。
狂犬病疫苗接種后誘發機體產生足夠的保護性抗體需要1~2周。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獸疫局(OIE)狂犬病專所委員會認為,血清中的中和抗體≥0.5IU/mL 才具有足夠的保護性,對于狂犬病Ⅲ級和部分特殊的Ⅱ級暴露傷口需同時接種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二者同時接種可產生協同作用,有效降低狂犬病的發病率[10]。因此,儲備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十分重要。該市共有24所( 40.0% 門診儲備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高于其他地區[1;2所( 3.33% )門診儲備人用狂犬病單克隆抗體,10個縣(市、區)均至少有1所 24h 門診,每個縣(市、區)均至少有1所門診儲備2種以上不同種類的狂犬病疫苗,但也有部分縣(市、區)尚未儲備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為確保能為暴露者及時提供預防措施,保護暴露者的生命和健康,減少狂犬病在社區中的傳播風險,建議保障每個縣(市、區)至少有1所門診儲備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
調查發現,該市公立醫療機構儲備有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的門診數量高于私立醫療機構,但統計分析發現,不同性質門診在是否開展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接種服務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提示該市私立醫療機構在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的儲備情況方面優于公立醫療機構。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私立醫療機構總體數量少于公立醫療機構;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公立醫療機構通常由政府資助或管理,受限于經濟成本等原因未配備被動免疫制劑,私立醫療機構自主性更大,能夠投入更多資金,設置更加靈活的收入分配機制,提供這項服務的意愿更強[12-13]。針對這種差異,該市相關部門可以適當調整政策、資源分配和管理機制,以提供更全面和公平的服務。
動物致傷傷口存在組織損傷重、感染風險高等特點,通常為破傷風高危傷口。《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范(2023年版)》中指出,應根據傷口污染或感染情況進行處置,減少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破傷風的預防處置應遵照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范有關規定[14]。該市當前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對于破傷風感染風險未予以充分重視,儲備破傷風免疫制劑(破傷風疫苗、破傷風球蛋白、破傷風抗毒素)較少,且使用的知情告知書中未充分向狂犬病暴露人群告知破傷風風險。建議各門診對近期狂犬病暴露病例中破傷風感染風險進行回顧性評估,了解實際需求和庫存情況,合理采購,并確保其質量和有效期。同時,組織定期的培訓活動,邀請專家講解破傷風感染的風險、預防措施、免疫制劑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等,確保醫務人員在處理狂犬病暴露病例時能夠全面考慮破傷風防治的相關問題。
60所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平均每所門診有11名醫務人員從事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醫務人員的配備較為充足,基本可以滿足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的基本需求。調查發現,該市部分門診由護士注射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種人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時暴露者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不良反應,需要及時、有效的治療,建議由經過培訓的全科或外科醫師注射[15]。此外,暴露者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對其進行正確的護理很有必要。接種疫苗前,護理人員需告知暴露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詳細講解注意事項。另外,許多犬傷暴露者會產生“恐狂”心理,護理人員需要重視與暴露者的溝通,講解狂犬病相關知識,提高暴露者認知水平,并給予一定的鼓勵和安慰,緩解暴露者心理壓力,提高其配合度。護理人員也應定期接受相關培訓,掌握專業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嚴格遵循感染控制措施,保障醫療環境安全。培訓內容應包括狂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疫苗接種程序以及急救措施等。接種狂犬病疫苗前后接受相應的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強接種意愿和依從性,促進疫苗的及時、足量、全程順利接種[15]。
該市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公示的各項信息不夠全面,包括疫苗生產地、社會監督機制、投訴電話、科普宣傳等。建議該市統一公示格式和內容,提高門診服務透明度,增加公眾信任度。該市僅有部分門診設置轉診制度,僅有少量門診填寫轉診單,不利于嚴重犬傷者進一步診斷和治療。建議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建立并完善轉診制度,開設綠色通道,明確轉診標準和流程。通過轉診制度,暴露者可以得到及時的專科醫生診治,確保傷口得到適當處理,減少感染和其他并發癥的發生,避免醫療資源浪費。對于已建立轉診制度的門診,應嚴格要求醫務人員按照規定填寫轉診單,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傷情描述、初步處理情況、轉診原因及建議等,以便接收醫院能夠迅速了解病情并作出相應處理,有助于提升醫療服務的整體質量和效率。
4小結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某市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門診設置和管理制度等尚存在不規范的地方,建議在門診布局中合理規劃資源,對門診進行分級管理;增加資金投人,完善基礎設施;定期組織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技術培訓,對門診執業的醫護人員進行考核,強化宣傳教育,規范犬傷傷口的處理及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破傷風免疫制劑使用;提高犬傷救治質量和水平;制訂相關規范文件,加快全市狂犬病暴露預防門診的標準化發展,進一步實現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等機構提出的“2030年消除狗介導的人類狂犬病死亡\"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殷文武,王傳林,陳秋蘭,等.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專所共識[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9,53(7):668-679.
[2]胡琴莉.孝昌縣2015年2226例狂犬病暴露者預防處置現狀調查[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20):14-15.
[3] WH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R]. Geneva: WHO,2025:1.
[4]DUZ,CHENQJ,LYU XJ,et al.Analyzing the distribution ofrabies clinics and achievements of standardized rabies clinicsimplementation in China[J].BMCHealth ServicesResearch,2019,19(1):955.
[5]PARIZEP,DACHEUXL,LARROUSF,etal.The shift inrabiesepidemiology in France: time to adjust rabies post-exposure riskassessment[J].European Communicable Disease Bulletin,2O18,23(39):1700548.
[6]DONGYH,WANGLP,BURGNERDP,etal.Infectiousdisea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hina:analysis of nationalsurveillance data from 2008 to2017[J].BMJ,2020,369:m1043.
[7]齊英,陳葉,王萍,等.2018—2019年沈陽市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設置及管理分析[J].預防醫學論壇,2020,26(5):354-357.
[8]WH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rabies.second report[J].WorldHealth Organization Technical Report Series,2Ol3(982):1-139.
[9]李曉梅,周濤,盧莉.北京市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技術指南(試行)[J].首都公共衛生,2018,12(3):113-119.
[10]宿昆,尹紅,李亞斐,等.2018年重慶市狂犬病疫情監測分析[J].疾病監測,2020,35(2):110-113.
[11]李雪梅.狂犬病疫苗與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聯用對動物咬傷患者預防狂犬病的發生及其對抗體產生的影響[J].抗感染藥學,2020,17(5):734-737.
[12]金燕,聞衛東,喻迎九.2014—2018年南昌市CDC門診狂犬病暴露處置情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20,47(2):272-274.
[13] DIALLO M K,DIALLO A O,DICKO A,et al.Human rabiespost exposure prophylaxis at the Pasteur Institute of Dakar,Senegal:trends and risk factors[J].BMC Infectious Diseases,2019,19(1):321.
[14]金秋.不同注射方法在狂犬疫苗接種者中的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醫藥,2022(11):1-4.
[15]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工作規范(2023年版)[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23,50(5):301-303.
[16]李春玲,馬俊清,昝潤娜,等.護理干預對預防接種狂犬疫苗不良反應的效果評價[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5,9(10):755-756.(收稿日期:2024-07-23;修回日期: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