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omposition,typesanddynamicchangesofperioperativesymptomclustersipatientswithuriary diversionduetobladdercancer,toconstructaperioperativesymptomclusterinterventionprogramforpatientswithbladdercanerand toevaluateitsapplicationefectMethods:Firstly,alongitudinalsurveywasconducted.TheChineseversionoftheMemorialSyptom AssessmentScale(MSAS)wasusedtoinvestigatetherecruitedpatientswithbladdercancerduringtheadmissionandsurgicalperiod (T1),2-7daysaftersurgery(T2)ndmonthaftersurgery(T3).Thepredictivefactorofsymptomcusters wereexplored.Onthebasis f referrng toelevantgidelines,iteraturesndonsultingexperts,aperioperativesymptomclusterinterventionprogramforpatiets with bladdercancerwasconstructed.From September 2O22 to September 2O23,12Opatients with bladdercancerinatertiary gradeAhospitalinWuhancitywereselectedand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6Opatientseach.Tecotol 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care,andtheobservationgroupreceivedthenursing interventionprogramforsymptomclustersofbladder canceronthebasisofroutinenursingcare.TheChineseversionoftheMemorial SymptomAssessmentScale(MSAS),theGeneric QualityofLifeInventory(GQOLI),theunctionalStatusScaleandtheGeneralSelf-EficacyScale(GSES)wereusedtoevaluate thepatientduingdsiodialprod,7eury)dteer3)spiell: 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fterthentervention,theseverityscoresofemotion-relatedsymptomclusters,urinarytractrelated symptomclusters,gastrointestinal tract-relatedsymptomclusters,andenergydeficiency-relatedsymptomclustersinthebservation group at the three time points decreased (Plt;0.05) .The quality of life,functional status,and self-eficac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improved (Plt;0.05) .Conclusions: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willface changes in their condition and diferent subjective symptomsduringtheperioperativeperiod.Medicaltaffcouldadopttargetedursinginterventionsaccordingtothesymptomclustersof patientsatdiferentimeperids,whichisbeneficialtoeducing theoccurenceofsymptomsofpatients.Itcouldimprovete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s well.
Keywordsbladder cancer;perioperative period;symptom cluster;qualityoflife;adverse reaction; longitudinal study摘要目的:探索膀胱癌尿流改道病人圍術期癥狀群構成、類型及動態變化,構建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并評價其應用效果。方法:首先采用縱向調查研究方法,使用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在病人入院手術期(T1)、術后2~7d(T2)、術后1個月(T3)對招募的膀胱癌病人進行調查,并在參照相關指南、文獻和函詢專家的基礎上,構建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2022年9月—2023年9月,將武漢市某三級甲等醫院120例膀胱癌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膀胱癌癥狀群干預方案。分別于T1、T2、T3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功能狀態評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對病人進行評估。結果:與對照組比較,干預后觀察組病人在3個時間點內情緒相關癥狀群、泌尿道相關癥狀群、胃腸道相關癥狀群、能量不足相關癥狀群、自我形象紊亂癥狀群,口干-疼痛-疲乏癥狀群嚴重程度評分降低C Plt;0.05 ;病人生活質量、功能狀態、自我效能感均改善 (Plt;0.05 。結論:膀胱癌病人在圍術期會面臨病情變化及不同主觀癥狀,醫護人員可根據病人不同時間段的癥狀群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有利于減輕病人癥狀,提升病人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膀胱癌;圍術期;癥狀群;生活質量;不良反應;縱向研究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5.17.005
膀胱癌是我國泌尿外科常見的惡性腫瘤[1,近年來其發病率及死亡率不斷上升2。目前,根治性膀胱全切術并尿流改道術是治療膀胱癌的首選方案3,但此類手術涉及組織多、范圍廣、創傷大,常常引起機體一系列的應激性反應,病人圍術期不僅表現出焦慮、疼痛、胃腸道并發癥及泌尿系統感染等單一癥狀,同時會出現多種癥狀并存的情況[4]。Steel等[5提出癥狀群概念,是指2種或更多同時發生的癥狀,對病人的影響具有協同效應。目前,癌癥是全球健康領域研究重點,癥狀群的干預是癌癥病人健康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不僅能解決病人多種癥狀困擾,還能改善病人治療結局及生活質量。本研究擬采用縱向研究方法,調查膀胱癌病人圍術期不同時間點的癥狀群,并總結癥狀群干預最佳證據,構建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并探討其應用效果。
1膀胱癌病人癥狀群干預方案的構建
1.1 研究對象
采取便利抽樣法,選取武漢市某三級甲等醫院120例膀胱癌病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歲以上;確診膀胱癌病人;計劃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并尿流改道術的病人;高危型非肌層浸潤性或無遠處轉移、局部可切除的浸潤性膀胱癌;知情同意接受調查。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疾病:患有嚴重心臟病、肝病、腎病或精神疾病等;有聽力或言語障礙,無法完成問卷調查的病人;參與其他臨床試驗:已經參與其他可能影響本研究結果的臨床試驗的病人。根據研究中因子分析的癥狀數目進行評估,包括28個癥狀條目,同時考慮病人 10%~15% 的失訪率,最終確定樣本量。
1.2構建癥狀群干預方案
1.2.1 建立研究團隊
本團隊共12名成員,其中泌尿外科醫生2人、腫瘤科醫生1人、國際造口治療師1人、心理咨詢師2人、健康管理師1人、護士長1人、專科責任護士4人。泌外科主任醫師及腫瘤科醫生對研究給出合理性及科學性的指導意見;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及健康管理師對干預方案給出具體修改意見;護士長對整個流程進行把控,負責協調并組織個案討論,收集運行時發現的問題,意見一致后進行改進;專科責任護士負責干預方案的具體實施及質量控制;造口治療師關注圍術期造口及周圍皮膚狀況,給予病人個性化指導及維護;心理咨詢師負責圍術期病人心理輔導及咨詢。
1.2.2 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分析
于入院手術期(T1)、術后 2~7d(T2) 、術后1個月(T3)3個時間段使用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C)對膀胱癌病人進行問卷調查。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是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于2000年研制的癌癥病人多癥狀自評量表。該量表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包括13個癥狀評估條目和6個癥狀干擾評估條目。前者主要評估病人過去 24h 中每個癥狀的發生情況及嚴重程度;后者主要評估癥狀對病人一般活動、工作、走路等6個方面日常生活的干擾程度,6個癥狀干擾條目的平均值表示病人的癥狀困擾程度。各項內容均采用0~10分計分方法,0分表示“無癥狀”,10分表示“癥狀極其嚴重”。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781。本研究結合專科知識命名各公因子,得出膀胱癌病人圍術期各時間點癥狀群,為設計干預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1.3病人癥狀發生情況
采用描述性統計方法分析膀胱癌病人圍術期各時間點癥狀發生率及癥狀嚴重程度平均評分,T1、T2將平均分 gt;5 分的癥狀作為癥狀群的構成癥狀;T3病人的癥狀評分集中在1~3分,則將評分 gt;3 分的癥狀作為癥狀群的構成癥狀。結果顯示,T1有情緒相關癥狀群、泌尿道相關癥狀群、能量不足癥狀群3個癥狀群;T2有胃腸道相關癥狀群、自我形象紊亂癥狀群、口干-疼痛-疲乏癥狀群、情緒相關癥狀群4個癥狀群;T3有泌尿道相關癥狀群、情緒相關癥狀群2個癥狀群。具體見表1和表2。
表1膀胱癌病人圍術期各時間點癥狀發生率及癥狀嚴重程度評分( n=120 1 le1Incidence of symptoms and symptom severity scores at various periopera timepointsin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n=120)

(續表)

表2膀胱癌病人圍術期各時間點癥狀群構成
Table 2Composition of symptom clusters at various perioperative time points in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1.4制訂干預方案
根據前期膀胱癌病人圍術期各時間點癥狀群研究結果,參照相關指南并查閱文獻[8-12]總結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最佳證據,制訂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初稿條目,編制專家函詢問卷。專家納入標準:本科及以上學歷;中級及以上職稱;具有臨床泌尿外科、腫瘤科、心理科領域10年以上工作經驗;熟悉泌尿外科、腫瘤科、心理科領域專家相關專業知識;知情同意并積極參與本研究。通過紙質或電子郵件的形式發放和回收專家函詢問卷,本研究共開展2輪專家函詢,間隔4周,每輪問卷回收期限為2周。對函詢結果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以個人和家庭自我管理理論、癥狀管理理論為指導,制訂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終稿見表3。
表3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
Table3 Perioperative symptom cluster intervention protocol for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2膀胱癌病人癥狀群干預方案的應用及其效果
2.1 研究對象
采取便利抽樣法,于2022年9月—2023年9月選取武漢市某三級甲等醫院120例膀胱癌病人為研究對象。參照隨機對照研究樣本量計算公式,結合預試驗的相關結果或前人的研究,并考慮 10%~20% 的失訪率,計算得出最終的樣本量。納入標準:年齡18歲以上;確診為膀胱癌病人;計劃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術并尿流改道術的病人;病情階段為高危型非肌層浸潤性或無遠處轉移、局部可切除的浸潤性膀胱癌;能夠參與干預計劃,具有基本的認知功能和身體能力;知情同意,愿意參與研究。排除標準:患有嚴重疾病,如嚴重心臟病、肝病、腎病或精神疾病等;有聽力或言語障礙,無法完成問卷調查的病人;參與其他臨床試驗,有其他可能影響本研究結果情形的病人。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本研究已通過醫院臨床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審批號:WDRY2022-Y126)。
2.2 干預方法
2.2.1 觀察組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接受膀胱癌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該方案在T1、T2、T3根據癥狀群特點提供不同的癥狀管理及情緒管理。T1主要側重于疾病相關知識介紹、心理準備、飲食腸道準備、體重調試等,目的是讓病人及家屬了解疾病知識,建立醫患互信,提升依從性,增加治療疾病信心;T2側重于癥狀管理,如疼痛、疲乏、胃腸道功能恢復、造口維護、病恥感等,目的是促進病人康復,減輕心理壓力接納自己,增強自我管理意識,掌握自我管理技能;T3協助病人過渡到正常生活,發現病人需求,糾正不足,傳播正能量,鼓勵表揚病人,定期電話隨訪,微信及時回復指導,根據病人需求視頻或居家隨訪。
2.2.2 對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做好入院宣教,熱情接待病人,向病人講解膀胱癌疾病知識,遵醫囑進行病人腸道準備工作及病人術前飲食指導;術后監測病人生命體征,積極配合醫生處理病人術后出現的并發癥,遵醫囑用藥,做好造口、管路、活動、飲食指導等,教會家屬更換造口袋,并指導購買造口產品;出院1周后電話回訪,不定期開展造口聯誼活動。
2.3 評價工具
2.3.1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
癥狀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評估,將癥狀群的對應癥狀評分取平均值獲得相應癥狀群得分[9]。
2.3.2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enericQualityofLifeInventory74,GQOLI-74)
該問卷涉及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生活狀態4個方面,共74個條目,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
相關[10]
2.3.3 功能狀態評分(KarnofskyPerformanceScale,KPS)
主要用于評價病人日常活動能力、自我照顧能力及依賴醫療照護程度,是目前常用的評估癌癥病人功能狀態的量表。采用 0~100 分計分法,每10分為1個等級,分數越高,功能狀態越好[11]。
2.3.4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Self-EfficacyScale,GSES)
由Schwarzer[12編制,用于測量個體對自我行為能力的自信程度,條目得分相加為量表總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3。
2.4資料收集方法
調查前征得醫院護理部及科主任護士長同意,向招募病人詳細解釋研究目的、意義及安排,確保病人理解本研究內容和配合事宜后,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與病人或家屬建立微信及電話聯系。問卷調查工作由經過培訓的研究人員親自負責,整個問詢過程保證質量及真實性。于T1、T2、T33個時間段進行問卷收集。
2.5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使用GraphpadPrism9.5.O進行數據分析。對于滿足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 ± 標準差
描述,通過兩樣本獨立t檢驗進行組間差異分析。定性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 (%) 描述,組間比較采用 χ2 檢驗。重復測量數據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法,檢驗水準 α=0.05 。
2.6結果
2.6.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4)
表4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Table4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續表)

2.6.2兩組病人圍術期癥狀群評分比較(見表5)
表5兩組病人圍術期癥狀群評分比較 Table 5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symptom cluster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單位:分

① Plt;0.05 。癥狀群評分為癥狀評估量表中癥狀群對應的全部癥狀得分。
2.6.3 兩組病人圍術期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表6)
表6兩組病人圍術期生活質量比較
Table 6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單位:分

注:社會功能 ,Fgfifi=395.151,Plt;0.001;Fuffi=1004.461,Plt;0.001;F?z=100.523,Plt;0.001 心理功能 ,Faffsl=486.777,Plt; 0.001; Fg+g=1130.934 Plt;0.001 F??z=212.440 Plt;0.001 。軀體功能, F#IB=324.847 Plt;0.001 FHH=843.288 Plt; 0.001 F??π=133.940,Plt;0.001 。物質生活狀態
。
2.6.4兩組病人圍術期功能狀態評分、自我效能感評 分比較(見表7)
表7兩組病人圍術期功能狀態、自我效能感評分比較
單位:分
Table7Comparison of functional status and self-efficacy scores during theperioperativeperiodbetweenthetwogroupsofpatients

注:功能狀態
(20號 Plt;0.001 ;F交互=3.191, P=0.042 。自我效能感, ?Faff=88.793,Plt;
(204號
3討論
3.1構建的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具有科學性及適用性
本研究在縱向調查膀胱癌圍術期癥狀群的基礎上,依據相關文獻、指南和證據總結,制訂初稿并經過專家函詢,函詢完成后專家對條目認可度高,本研究函詢專家為多學科權威專家,為方案有效制訂奠定了基礎,因此,該方案具有科學性。同時,本研究干預措施是根據病人癥狀群提取的針對性結果,重視整體評估和集束化管理,責任護士可根據圍術期病人出現的不同癥狀群,參照實施細則預見性進行癥狀管理,彌補了以往護理工作的盲從性,有利于提升護理質量,幫助病人改善圍術期癥狀群及生活質量,具有適用性。
3.2應用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可提升病人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病人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3個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Plt;0.05 )。與其他學者研究[13-15]相似。膀胱癌圍術期病人不僅身體會出現不適癥狀,還會因為自身病情導致一系列的心理負擔。本研究采取癥狀群管理分階段對病人進行干預,預見性和針對性治療管理癥狀群,能改善病人身體不適;醫護人員分時段有針對性地滿足病人及家屬需求,并指導造口相關事宜,留取多種聯系溝通方式,保證延續護理順利實施,從而減輕了病人及家屬心理負擔;部分病人出院后,擔心造口異味,有病恥感心理,減少社交,醫護人員及病友群的支持有利于病人融入生活,積極社交,使生活質量得到了提升。
3.3應用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可提升 病人功能狀態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病人功能狀態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有研究顯示,造口自我護理能力與生命質量及社會心理適應能力呈正相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病人在圍術期干預措施從制訂到實施遵從針對性原則,強調多學科共同管理模式,如在病人T1時間段開始,醫護人員就有計劃、有目的進行造口知識及技能培訓,并積極提供指導和幫助,從依賴醫護人員到自己單獨完成,提升了病人及家屬的照顧能力,減少對醫護人員的依賴,并且在病人術后1個月內,醫患雙方保持密切聯系,幫助病人積極適應出院后生活[16]。
3.4應用膀胱癌病人圍術期癥狀群干預方案可提升 病人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病人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lt;0.05) 。本研究所構建的癥狀群干預措施在3個時間段通過面對面、實操、視頻、通話等多種溝通方式進行疾病科普及造口指導干預,使病人及家屬學習了專業知識,學會了正確的造口維護技能,提升了病人自我效能,與劉靜等研究結果一致。
4小結
本研究探索膀胱癌圍術期病人癥狀群變化,基于探索結果和專家函詢構建膀胱癌圍術期病人癥狀群干預方案,在3個時間段為病人及家屬提供癥狀群及情緒管理措施,有助于有效改善病人就醫體驗,提升病人生活質量和自我效能感。
參考文獻:
[1]LAUKHTINAE,PRADEREB,MORIK,etal.Prognosticblood-based biomarkers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foruro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a systematic review[J].Urologic Oncology,2021,39(8):471-479.
[2]賀宇彤,李道娟,梁迪,等.2014年中國膀胱癌發病和死亡分析[J].中華腫瘤雜志,2018,40(9):647-652.
[3]黃健.中國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9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1.
[4]杜躍林,游成宇,王輝,等.機器人輔助腹腔鏡膀胱癌根治術后不同尿流改道圍手術期及術后并發癥的Meta分析[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21,26(8):678-684.
[5]STEELJL,KIMKH,DEW MA,etal.Cancer-related symptomclusters,eosinophils,andsurvival inhepatobiliarycancer:an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0,39(5):859-871.
[6]查耀蕾,趙媛,周夢娟,等.癌癥患者癥狀群管理實踐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2023,30(11):22-26.
[7]CLEELAND C S,MENDOZA TR,WANG X S,et al.Assessingsymptom distress in cancer patients:the M.D.Anderson SymptomInventory[J].Cancer,200O,89(7):1634-1646.
[8]李祥錯,高漓.膀胱癌根治術后促進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工程,2021,29(9):48-52.
[9]馬景雙,王愛平,王艷杰,等.基于前哨癥狀的肺癌術后化療患者護理干預方案的構建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24,59(2):133-141.
[10]李小姣.反饋式康復護理對卒中后偏癱患者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評分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9):1579-1581.
[11]廖志軍,楊志勇,黃英,等.個體化營養干預在老年腫瘤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22.20(12):2019-2021.
[12]SCHWARZER R A B.Optimistic self-beliefs:assessmentofgeneral perceived self efficacy in thirteencultures[J].Word Psychol,1997,3(1/2):177-190.
[13]邱維翰.優質護理干預膀胱癌術后患者的護理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30):5-6.
[14]李靜,李宏茹,任彩琴.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對膀胱癌術后尿路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貴州醫藥,2019,43(6):989-990.
[15]李麗君,耿力,楊荊艷,等.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在尿路造口患者病恥感與生活質量間的中介效應[J].護理學雜志,2024,39(5):31-34.
[16]李珊珊,陳付紅,葉彥,等.尿路造口患者心理水平和自我護理能力與生命質量的縱向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20):120-123.
[17]劉靜.膀胱癌術后尿路造口病人造口護理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響因素[J].全科護理,2017,15(33):4158-4160.(收稿日期:2024-08-31;修回日期: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