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通脹”“必須立刻大幅降息!”當地時間9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平臺“真實社交”上再次發文批評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還稱鮑威爾是“一場徹底的災難”“毫無頭緒”。
年內,白宮已經多次公開施壓美聯儲降息。而就在特朗普發聲前一天,美國勞工部剛剛修正了就業數據——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美國新增就業崗位比最初統計的少91.1萬個。
近百萬就業崗位一夜“消失”、白宮頻頻施壓、美國總統試圖罷免美聯儲理事庫克……一系列事件都指向一個焦點:美聯儲將于9月16日至17日召開的議息會議。
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在這次會議上開啟新一輪降息。如果預期成真,這將是自2024年12月以來首次降息,也可能是一場影響深遠的貨幣政策轉向。
美聯儲的議息會議本應是圍繞經濟數據的理性交鋒,然而會前一周,華盛頓上演的現實劇情遠比經濟預測更為跌宕起伏。9月9日,美國勞工部對其公布的年度新增就業數據進行修訂。數據令人震驚:過去一年美國新增就業崗位比最初統計的少了91.1萬個。這意味著非農就業崗位平均每月增加約7.1萬個,而非14.7萬個。
“此次數據修正反映出美國就業市場的實際狀況比最初想象的弱得多。”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高級經濟分析師薩爾·瓜蒂耶里表示,這表明美國就業市場在美國政府出臺關稅政策之前已顯露疲軟態勢,而關稅戰帶來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打壓了就業市場增長勢頭。
數據修訂引發連鎖反應。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迅速發表聲明,將矛頭對準美聯儲,批評其將利率維持在過高位的時間太長,必須降息。
民主黨人士則將就業市場疲軟歸咎于美國政府。民主黨參議員安迪·金在社交媒體上抨擊稱:“失業率上升和就業機會減少是政府魯莽的關稅政策和混亂的經濟政策帶來的直接結果。”
實際上,白宮與美聯儲的“角力”在近幾個月已經持續上演。
年內,白宮在公開場合多次敦促美聯儲降息。7月15日,特朗普曾表示,美聯儲應該降息3個百分點,一年可以省下1萬億美元。
特朗普上臺以來多次抱怨美聯儲不愿降息,還曾威脅要解雇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6月,他還表示會在三四個人之內選出下一任美聯儲主席。
與此同時,白宮還以另一條戰線推進對美聯儲的控制。
8月25日,特朗普以涉嫌住房抵押貸款欺詐為由,宣布解雇美聯儲理事莉薩·庫克。CNN對此報道稱,這是美聯儲100多年來首次出現總統將理事解職的情況,標志著白宮與美聯儲的斗爭“顯著升級”。
庫克則于8月28日提起訴訟,稱總統無權將她解職。9月9日,美國聯邦法院暫時阻止了罷免庫克的決定。
但“宮斗”并未結束。9月10日,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以13比11的投票結果,通過了特朗普對其白宮高級經濟顧問斯蒂芬·米蘭的美聯儲理事提名。
這使得米蘭可以從白宮高級經濟顧問的職位上“無縫銜接”至美聯儲理事席位,還計劃在任期結束后返回白宮。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米蘭本人曾在2023年批評美聯儲與行政部門之間的“旋轉門”人事安排,認為這會損害央行的獨立性。
美聯儲降息可能已經“箭在弦上”。
市場預期,降息已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降多少、后續路徑如何的問題。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聯儲觀察工具(FedWatch Tool))最新預測認為,美聯儲9月降息至少25個基點的概率高達92%,降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8%。
“我預計美聯儲在9月份的會議上會降息25個基點,并且之后可能會再降息一到兩次。” 高盛首席執行官所羅門表示。
巴克萊經濟學家則預計,美聯儲今年將進行3次25個基點的降息,2026年還將再降息兩次。
這場全球矚目的貨幣政策轉向,將對全球大類資產生深遠影響。
中信證券海外研究聯席首席分析師李翀認為:“倘若美聯儲降息,全球資本流動格局將被重塑,新興市場有望迎來資本重估機遇。”
瑞銀認為,美聯儲放松政策有利于股票、優質債券和黃金,“黃金仍是有效的投資組合對沖工具。由于黃金不生息,降息一直對金價有利。”
對于中國股市和債市而言,美聯儲降息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宏觀來講,當下全球降息預期疊加國內的低利率已經為資金流入中國股市創造了很好的流動性環境。”瑞銀方面向本刊記者表示,市場收益的特征也逐漸顯現,將進一步吸引各類場外資金繼續參與。
盡管市場對9月降息預期高漲,但各機構也提醒投資者保持謹慎。摩根大通全球市場情報主管安德魯·泰勒說:“若數據顯著偏‘鷹派’,美聯儲對10月和12月會議的政策寬松路徑將隨之調整。”
但無論最終決策如何,白宮對美聯儲控制權前所未有的爭奪,使美國央行獨立性面臨嚴峻挑戰。美聯儲人選的“角力”、數據的大幅修正、政治壓力的公開化,這些都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影響美聯儲的決策過程。
編輯:孫曉萌sunxiaomeng@ceweekly.cn
美編:孫珍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