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一向讓美股投資者們聞風喪膽的“9月魔咒”似乎并未應驗:美股有望創下過去15年來的最佳9月表現,三大指數最近也不斷創下新高。
隨著9月步入尾聲,美國銀行分析師開始期待10月美股的繼續上漲,因為歷史上“第四季度通常是美股表現最佳的季度”。
然而,高盛卻警告稱,在美股9月意外打破季節性波動的規律之后,到了十月,這場“驚喜”的代價或許會隨之而來。
美股歷來有“9月魔咒”的說法,因為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美股在9月往往表現疲弱,而直到進入第四季度,美股可能才會迎來好轉。
然而今年的情況卻出現了例外:今年9月初至25日,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了2.24%,有望創下2010年來最佳9月表現;科技股的表現尤為更出色。
納斯達克100指數9月迄今累計上漲了4.86%,科技精選行業SPDR基金累計上漲了7.5%,這是該基金自1999年推出以來表現第二好的9月。在過去25年里,納指在9月的平均跌幅為2.2%。

今年,在人工智能需求和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推動下,甲骨文公司、特斯拉、美光科技及蘋果公司等一眾科技公司的股票引領著整個美股上漲。
美國投行EvercoreISI還預測,隨著美國股市的泡沫不斷擴大,標準普爾500指數明年漲至9000點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目前其發生概率約為25%。
EvercoreISI首席股票及量化策略師JulianEmanuel在最新報告中重申了其基本預測,即標普500指數可能會在2026年底升至7750點。他指出,這次上漲可能是由人工智能(AI)應用所引起的,Emanuel說這是一場“將股票、市盈率和社會推向新高的技術革命”。
不過,Emanuel也表示,如果美聯儲幫助“過度刺激經濟”,那么就有形成泡沫的風險,可能在15個月內將標普500指數推升至9000點。而現在,在美聯儲今年首次降息后,他認為泡沫形成的可能性增加了,這種可能性已升至25%。
該投行的一些客戶也意識到了這種情況。Evercore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67%的受訪者認為股市泡沫開始膨脹。
報告指出,“‘害怕錯過’的情緒已經開始蔓延,因為(Evercore的客戶)會問,‘在市場暴漲的行情中我應該買什么?’以及‘當所有價格都達到我的價格目標時,我該如何繼續投資?’”。
不過,Emanuel認為,即使存在泡沫,距離泡沫破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提醒客戶,在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1996年談到股市“非理性繁榮”之后,納斯達克100指數在2000年初達到最高點之前又上漲了500%。
Emanuel補充:“到目前為止,這種市場狂熱還沒有出現。當泡沫變得充分時,你會聽到股票投機成為流行文化中唯一的熱議話題……(但目前)政治和足球在2025年仍然占據著人們的討論話題。投機并沒有占據人們的DNA。”
美國銀行強調,美股四季度表現歷來良好。從歷史表現來看,標普500指數在第四季度的平均漲幅為2.84%,其中有74%的時間在上漲,而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平均漲幅為6.16%,有69%的時間實現上漲。
他們還指出,羅素2000指數在歷年第四季也能實現平均4.58%的漲幅,有76%的時間會上漲。如果具體分析單月表現的話,美國銀行表示:“通常10月走平,11月表現較好,12月尤其有利。”
目前來看,美股似乎正處于完美狀態:企業財報數據表現良好,美國經濟保持穩定,美聯儲即將降息,一切都順風順水。
但高盛股票分析師約翰·馬歇爾近期表示,當前的好形勢可能不會持續下去。“以歷史為參照,我們預計10月全球股市的波動性將會增加。”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據高盛稱,過去幾十年中,10月份的實際波動率比其他月份高出25%以上。
該公司指出,長期以來一直存在這樣一種模式,即每逢10月,由于企業盈利壓力、年終業績評估以及重大宏觀因素的影響,股市的交易活動量會大幅增加。
高盛表示:“隨著10月份的財報季通常是全年波動最大的時期,事件性波動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他還補充道,美聯儲官員在10月的公開表態以及最新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報告都將備受關注。
高盛還指出,在歷史上,單只股票的交易量(包括股票交易和期權交易)通常在十月達到峰值:從1996年到2024年,美股單只股票及其期權的平均每日名義交易量在十月達到了最高值,這進一步證實了投資者在壓力下不得不采取行動的觀點。
“我們認為這進一步證明了我們的假設,即業績壓力可能會促使投資者增加交易活動。”高盛預計此次波動將呈普遍趨勢,但認為單只股票期權交易存在機會,可借此圍繞業績驅動的走勢進行布局。
從長期看,高盛還在報告中警告道,美股所處的環境并非安全無虞。他們指出目前市場正面臨兩大暗雷,一旦觸發,可能會引發美股股價的崩潰。
高盛指出,美股此前之所以大幅上漲,是因為美國經濟看似正處于一個和風細雨的良好狀態中:經濟增長似乎依然強勁,但就業市場的疲軟跡象也令美聯儲仍有降息的空間。然而,一旦上述的“良好狀態”被打破,可能迎來的將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一段時間以來,市場一直擔憂可能出現經濟衰退,但投資者大多對此風險不以為意:根據高盛的分析,目前市場所反映的美國未來增長率約為1.6%,這表明大多數投資者仍預期經濟將以接近歷史常態的速度增長。
但高盛警告稱,如果就業市場持續低迷,關于美國經濟增長前景的觀點可能會被顛覆。
策略師們表示,盡管美國的失業率仍處于歷史低位,但近幾個月的招聘情況卻顯著低于預期,而且根據勞工部的初步修訂數據,從2024年4月至今年3月,美國新增就業崗位數量比最初預計的少了91.1萬個。
他們補充道:“市場若要擔心自己對近期經濟疲弱程度的判斷有誤,最直接的信號就是失業率出現大幅上升。這種情況會導致市場提前拋售,并使股市承壓。”
不過高盛也表示,盡管存在短期風險,但其認為風險資產的走勢在未來仍將“有利”。在之前的一份報告中,該公司的策略師們表示,他們認為美國已進入一個新的長期牛市,這為投資者提供了在科技、服務和制造業等領域的機會,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在海外的多元化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