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雙碳”目標與能源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儲能作為解決可再生能源波動性、提升電網靈活性的核心技術,已從“可選配置”升級為“剛需環節”。2025年,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突破臨界點(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超35%)、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化,以及技術迭代推動成本下探,儲能行業正迎來“量利齊升”的黃金發展期。
根據多份智庫報告及國際能源機構統計,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含水電、風能、太陽能、生物能源等)發電量占比為32%,較2023年的30%顯著提升,創歷史新高。若計入核能(占9%),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總占比達40.9%,首次突破40%大關。中國貢獻超50%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024年中國太陽能發電量增加250TWh,占全球增量的53%,風能增量占比58%。當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超過15%時,電網調峰壓力顯著增加,占比超30%后,儲能成為“必選項”。
光伏依賴光照、風電依賴風速,出力波動導致電網頻率不穩定,如何讓太陽能和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上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節點。目前主要通過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來進行調節,抽水蓄能的核心目標是保障電網安全、支撐新能源大基地,新型儲能的核心目標是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支撐分布式能源。國家也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2025年1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印發《抽水蓄能電站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容量電價與電量電價結合的兩部制電價,容量電價覆蓋建設成本并保障合理收益,電量電價通過市場化交易體現調峰調頻價值,抽水蓄能的發展目標是到2030年裝機超1.2億千瓦,定位為新能源發展的關鍵調節電源,重點布局西南水電基地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配套項目;2025年9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新型儲能規模化建設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目標是到2027年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1.8億千瓦以上,帶動直接投資約2500億元,重點推動鋰離子電池儲能規?;瘧茫桨l展壓縮空氣、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等技術。過去5年,儲能系統成本下降超60%(鋰電池儲能系統從2.5元/Wh降至1.5元/Wh),疊加收益模式從單一“峰谷套利”擴展至“輔助服務+容量租賃+綠電交易”,項目IRR(內部收益率)顯著提升。
中國“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規劃明確“2025年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30GW以上”(2023年底僅15GW),且各省新能源配儲比例普遍提升至20%(時長4小時),部分省份(如甘肅、新疆)達25%以上。2025年《電力輔助服務管理辦法》修訂,明確儲能參與調峰、調頻的補償標準,大幅提升項目經濟性。美國通過《通脹削減法案》(IRA)延長儲能ITC稅收抵免至2032年(最高30%),并允許獨立儲能項目享受補貼;歐盟《REPowerEU》計劃提出2030年儲能裝機達60GW(2022年僅15GW),德國、英國等國通過“固定電價+儲能補貼”刺激戶儲需求。
新型儲能可以細分為大儲、戶儲和工商業儲能。大儲是指服務于電網調峰、新能源配套的大型儲能電站(容量≥100MWh),2025年全球裝機占比預計超60%。2025年上半年,國內大儲招標量已達80GWh(2023年全年60GWh),預計全年裝機35GWh(同比+100%)。核心驅動力是新能源配儲(占比70%)與獨立儲能(占比30%)。龍頭企業如陽光電源(系統集成市占率25%)、寧德時代(電池市占率30%)、比亞迪(磷酸鐵鋰儲能系統)受益于央企(國家電投、華能)的大額訂單。海外市場,美國大儲裝機2025年預計達25GWh(同比+80%),主要由IRA補貼驅動;歐洲大儲需求受限于電網改造進度,但英國、西班牙等國通過“容量市場”拍賣(單價30-50英鎊/MWh)吸引投資。戶儲是安裝在家庭的小型儲能系統(容量5-20kWh),2025年全球裝機占比預計25%,歐洲、美國、日本為核心市場,歐洲占比超50%,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是主力,2025年歐洲戶儲裝機預計20GWh(同比+50%),代表企業特斯拉(Powerwall市占率35%)、派能科技(中國企業,全球市占率15%)、LG化學(RESU系列)。工商業儲能是為工廠、商場等用戶提供峰谷套利、需量管理的儲能系統(容量100kWh-10MWh),2025年全球裝機占比預計15%,中國、美國、東南亞為主要市場,中國2025年裝機預計15GWh(同比+100%),企業通過“光伏+儲能”一體化降低用電成本,代表企業陽光電源(工商業儲能系統)、固德威(逆變器+儲能)、南都電源(鉛炭電池)。
從競爭格局來看,中國企業領跑趨勢明顯,電池環節:寧德時代(全球市占率35%)、比亞迪(20%)、鵬輝能源(5%);海外LG化學(10%)、三星SDI(8%)。系統集成:陽光電源(全球市占率25%)、比亞迪(15%)、特斯拉(10%);海外Fluence(12%)、NextEra(8%)。
逆變器:陽光電源(儲能逆變器全球第一)、德業股份(戶儲逆變器增速快)、固德威(歐洲市場占比20%)。
儲能行業已經進入業績兌現期,比如寧德時代2025年中期利潤305億,同比增長33.3%,今年市值一度追上貴州茅臺;陽光電源2025年凈利潤77.35億,同比增長56%,近兩個月股價已經翻倍,大幅上漲后PE仍在20倍出頭;德業股份2025年中期凈利潤15.2億,利潤同比增長23.2%。儲能行業在政策驅動、需求爆發與經濟性提升的三重邏輯下,正從“主題投資”轉向“業績兌現”。
截至2025年6月,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達101.3GW,首次突破100GW大關,占全球總裝機的45%以上,全球市場也在同步擴張,美國、歐洲、中東為新增長點,2025年美國新增儲能裝機預計60GWh,歐洲工商業儲能增速超30%。儲能行業是萬億級賽道,儲能行業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行業將進入技術迭代加速、商業模式成熟、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黃金期,在這個廣闊的賽道上,國內企業已經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已經產生了萬億市值的寧德,3000億級的陽光電源,華為公司在逆變器領域也競爭力突出。新能源領域也是國家反內卷的領域,反內卷對行業龍頭更有利,行業龍頭的利潤率有了進一步提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