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旺季需求較好提振,鋰價走勢偏強。枧下窩礦可能要復產的消息已被充分計價,供給收縮預期有所降溫,但仍存消息擾動。目前的鋰價處于相對均衡區間,向上受到高庫存和套保需求的壓制,向下旺季需求提供一定支撐,預計鋰價震蕩運行。關注礦端問題進展,企業可考慮逢低按需采購。
7月鋰輝石進口量環比明顯增長。據海關總署,1-6月中國鋰輝石進口數量為349.6萬噸。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180.6萬噸,占比51.7%。從南非進口49.3萬噸,占比14.1%。從津巴布韋進口51.3萬噸,占比14.7%。澳大利亞的進口份額下降而非洲的份額有所提升。7月我國鋰輝石進口量75.1萬噸,環比增長30.4%,從澳大利亞進口量環比大增。(見圖一)

鋰精礦價格環比小幅下行。上周鋰輝石精礦價格環比上漲3.8%,鋰云母精礦價格環比上漲5.9%。鋰輝石端,因鋰鹽價格回落,非一體化鋰鹽廠盈利變差。海外礦山延續挺價,預計后續鋰礦價格隨鋰鹽價格波動。
8月國內碳酸鋰產量環增。據隆眾石化網,今年1-8月我國碳酸鋰累計產量55萬噸,同比增長38.9%,維持較高的供應增速。據SMM,8月國內碳酸鋰產量8.0萬噸,環比增長7.3%。分原料看,近期鋰輝石端產量快速增長,而云母端碳酸鋰產量有所回落,回收端產量小幅增長。碳酸鋰供給彈性較大,冶煉端難以達成真正的出清。(見圖二)

智利出口至國內的碳酸鋰量環比微降。1-7月我國碳酸鋰累計進口量13.16萬噸,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從智利進口8.7萬噸,同比減少16%,進口占比66.1%。從阿根廷進口3.8萬噸,同比增加57%,進口占比29.1%。8月智利出口至中國碳酸鋰量1.3萬噸,同比增加6.9%,環比減少4.8%。預計這部分碳酸鋰將于9月下旬-10月陸續到達國內。
現貨價格小幅上漲。上周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7.35萬元/噸,周環比上漲1.4%。現貨市場成交活躍度略有下降,鋰鹽廠有一定惜售情緒,下游以逢低剛需采購為主。上周工業級碳酸鋰價格7.13萬元/噸,環比小幅上漲。
非一體化鋰輝石加工廠轉虧。近期隨著鋰精礦價格回調,鋰鹽廠的生產成本有所減少。據富寶鋰電,截至9月18日,外購鋰輝石加工的廠商的即期現金成本74114元/噸,外購鋰云母加工的現金成本為78461元/噸。鋰價回調后,非一體化的鋰鹽廠的盈利狀況邊際變差。非一體化鋰輝石廠商虧損約664元/噸,非一體化鋰云母廠商虧損5011元/噸。
正極廠產能利用率較低。1-7月,我國磷酸鐵鋰正極累計產量174.6萬噸,同比增長46.4%。三元正極累計產量39.9萬噸,同比增長11.9%。行業產能利用率較低,7月磷酸鐵鋰產能利用率59.7%,三元材料的產能利用率49.4%。磷酸鐵鋰行業閉門會議召開,聚焦內卷與落后產能退出。
預計9月下游排產環比小幅增加。上周三元材料企業的理論生產毛利1975元/噸,較上周減少1750元/噸。三元材料企業毛利環比微降,整體盈利情況不容樂觀。據調研,預計9月下游排產環比增加5%左右,儲能需求表現亮眼。
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良好。據CleanTechnica,今年1-7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1065.7萬輛,同比增長25.0%。1-6月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179.8萬輛,同比增長24.6%。美國新能源汽車銷量89.6萬輛,同比增長6.9%。中國和歐洲市場增長強勁,監管壓力和碳排放要求推動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美國增速放緩主要系特朗普關稅政策沖擊及補貼退坡預期。
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速有所放緩。據中汽協,今年1-8月我國新能源車市場累計銷量959.2萬輛,同比增長36.4%,維持較快增速。結構上,1-8月純電動汽車和混動汽車的銷量分別為615.8和343.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6.1%和22.0%。據乘聯分會,9月1-14日,全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43.8萬輛,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10%,全國乘用車新能源市場零售滲透率59.8%。
動力電池產量維持較高增速。7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合計產量為133.8GWh,環比增長3.6%,同比增長44.3%。1-7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累計產量為831.1GWh,累計同比增長57.5%。7月,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銷量為127.2GWh,環比下降3.2%,同比增長47.8%。其中,動力電池銷量為91.1GWh,占總銷量71.6%,同比增長45.8%;其他電池銷量為36.1GWh,占總銷量28.4%,同比增長52.9%。
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小幅下降。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6900萬臺,同比下降4.0%,結束了連續六個季度的同比增長態勢。我國二季度電子計算機整機產量9370.0萬臺,同比增長8.2%,連續兩個季度正增長。這一數據的背后,是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下的全產業鏈升級。
海外儲能需求亮眼。2025年1-7月新型儲能新增裝機25.85GW/67.75GWh,容量同比增長48.8%。7月國內新增并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114個,裝機總規模3.95GW/12.55GWh,容量規模同比增長22.12%。海外方面,儲能增速亮眼。美國2025H1新增新型儲能裝機為5.5GW/18.8GWh,同比增長35%-40%,全年增速預計在30%-40%。歐洲與新興市場爆發,有望達到1-2倍的增長。(見圖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