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期內(7月1日-7月22日),港股通前30大活躍股包括阿里巴巴-W(09988)、中芯國際(00981)、騰訊控股(00700)、美團-W(03690)、小米集團-W(01810)、泡泡瑪特(09992)、華虹半導體(01347)、山高控股(00412)、優必選(09880)、康方生物(09926)等。
其中,華虹半導體(01347)資金成交較為活躍,期間成交總額達308.11億元。資金關注原因可能是公司產品需求景氣度持續向好,產能提升或將驅動未來增長。
2025年8月17日,華虹半導體發布公告,為履行IPO時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正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華力微)控股權,有望通過資源協同加速發展,實現工藝制程突破,同時配套募集資金。本次收購標的為華力微運營的、與華虹半導體在65/55nm和40nm存在同業競爭的華虹五廠對應股權。
華力微2010年成立后逐步完成技術與管理體系搭建(2011年55nm試流片、通過ISO9001認證)、工藝迭代與業務拓展(2013-2015年CIS產品風險量產、40nm量產及28nm芯片流片成功),并通過華虹六廠建設與汽車電子相關體系認證強化競爭力。
華虹集團旗下二者分工明確:華虹半導體以成熟工藝為核心,運營上海、無錫5座產線(3座8英寸、2座12英寸),工藝覆蓋180nm-40nm,聚焦功率器件、傳感器等特色代工領域;華力微則聚焦12英寸中,運營華虹五廠(65/55nm-40nm)并控股華虹六廠(28/22nm),集中布局上海產線,聚焦高端邏輯領域。
部分投資者擔憂由于關稅政策不確定帶來提前備貨以及消費補貼拉動提前消費,下半年需求側可能出現波動,影響公司的出貨量、稼動率和銷售單價。但東方證券認為,模擬與電源管理芯片、功率器件等下游需求持續向好,公司有望深度受益。
分產品來看,公司今年二季度模擬與電源管理產品營收1.6億美元,同比增長59%;功率器件營收1.7億美元,同比增長9.4%。從產能利用率來看,公司二季度總體產能利用率達108.3%,同比增長5.6%,保持較高水平。
展望下半年,在AI應用需求增長的推動下,預計AI服務器出貨量和規格將加速增長,并進而推動電源管理芯片方案升級,華虹半導體模擬與電源管理以及功率器件市場有望受到AI服務器等領域的需求拉動,景氣度持續向好,助力公司保持較高的產能利用率水平。
此外,華虹半導體推進華虹九廠的產能爬坡,總產能繼續增長,折合8英寸的月產能從24Q4的391千片每月提升至25Q2的447千片每月。根據公司公告,公司希望在2-3個季度內使九廠產能處于完全就緒的狀態,九廠產能的提升有望為未來幾個季度的收入增長提供堅實的基礎。2025年8月17日,公司公告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所運營的與華虹公司在65/55nm和40nm存在同業競爭的資產(華虹五廠)所對應的股權。若收購順利實施,未來公司產能有望持續提升,進一步打開營收成長空間。
高盛分析稱,由于全球成熟制程產能增加及終端市場增長放緩,2023年一季度以來華虹的產品均價一直呈下行趨勢。然而,在2024年三季度至2025年二季度產能利用率超過100%的支撐下,華虹已開始與客戶進行價格談判,預計將反映在2025年三季度業績中。盡管短期內均價漲幅不會很大,但這是供需改善的積極信號。由于主要終端市場已完成庫存調整,預計未來價格將呈現漸進且可持續的上行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