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金九銀十”消費旺季,消費電子廠商也迎來新品密集發布期,或對相關產業鏈公司形成重要催化,帶動新一輪端側設備和端側AI生態產業趨勢。政策層面,近期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消費的政策,推動消費電子產品的普及和升級。后續隨著關稅不確定性下降,全球風險偏好提升,消費電子產業鏈進入旺季量產高峰,板塊盈利預期或逐步上修。
綠聯科技(301606)是3C消費電子配件龍頭,產品線涵蓋傳輸類、音視頻類、充電類、存儲類和移動周邊類五大核心系列。公司近年來業績展現出較強成長性,充電類業務維持高增長,近期受益于安全事件導致的移動電源格局優化;此外,公司前瞻性布局消費級NAS(網絡附屬存儲),市場處于爆發階段,有望成為第二成長曲線。
綠聯科技專注于3C消費電子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產品線涵蓋傳輸類、音視頻類、充電類、存儲類和移動周邊類五大核心系列,構建了豐富的產品矩陣。
消費電子蓬勃發展背景下,綠聯科技展現出較強成長性。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1.7億元,同比增長28.5%;歸母凈利潤4.6億元,同比增長19.3%。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8.57億元,同比增長40.6%;歸母凈利潤2.75億元,同比增長32.74%。近年來,公司毛利率維持在37%~38%區間水平;綜合費用率呈現穩步提升態勢,自2020年的24.5%提升至2024年的28.5%;歸母凈利率受費用率影響逐步下降,2024年降至7.5%。此外,在利潤率、資產周轉率下降帶動下,公司ROE攤薄持續下行,2024年為16.0%。

從產品結構來看,充電類產品為公司第一大品類,近年來持續高增。2024年,公司充電類產品實現收入23.5億元,同比增長50.9%,占營業收入比例為38.1%,營收占比高且持續貢獻增量,2019年至2024年CAGR為40.6%。此外,傳輸類、移動周邊類產品近幾年維持穩健增長;音視頻類增速相對較緩;存儲類增速波動較大,未來具備較強增長潛力。
與同為消費電子配件龍頭的安克創新相比,兩家企業主要在充電器、數據線、充電寶、耳機等方面重疊,綠聯額外擁有擴展塢、消費級NAS、音視頻線等,安克額外擁有儲能、安防、清潔、投影、會議等。安克產品定位中高端,經常被視作蘋果原裝配件的首選替代,強調高品質和技術創新,價格相對親民又保持一定溢價。綠聯科技則更多主打性價比,被消費者視為一線品牌平替。
從銷售區域來看,綠聯科技內外銷并重,安克創新海外銷售為主。2024年,綠聯科技內銷實現26.2億元,外銷實現35.4億元,分別占比主營業務收入42.5%、57.5%;安克創新內銷實現8.8億元,外銷實現238.3億元,分別占比營業收入3.6%、96.2%。
在3C配件行業中,充電類產品近年來因技術創新與市場成熟度提升而快速發展。中國銀河證券分析指出,伴隨快充的發展,搭載快充的移動端電子產品充電器也可用于筆記本電腦充電。3C電子產品長期發展后滲透率已處于高位,預計對充電類產品需求趨于穩定,行業亮點在于產品迭代和格局變化。此前,主要手機品牌均推行新手機銷售不配充電器及線材規定,導致需求轉向第三方品牌。在電池容量技術短期難以突破前提下,頭部品牌紛紛選擇提高產品充電效率,也對充電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充電寶行業爆發安全危機,由于羅馬仕充電寶產品質量問題嚴重,此前曾陸續出現安全隱患,2025年6月,北京20多所高校發布通知要求師生停用羅馬仕充電寶產品,導致輿論升級。后續,羅馬仕召回質量問題產品,并且多張3C證書被市場監管總局暫停,已于2025年7月全面停工停產;安克創新、綠聯、倍思等多個頭部品牌也被波及。
由于此次充電寶安全事件傳播度廣,消費者安全意識將得到提升,優先選擇更有質量保證的頭部品牌。7月15日,工信部公開征集對《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未來行業質量標準提高,行業格局趨于集中。而羅馬仕作為此前國產充電寶的頭部品牌之一,其市場份額預計將被其他頭部品牌瓜分,綠聯亦將受益。
銀河證券指出,類比此前2015年插座行業新國標發布,增加3C認證、設置保護門要求、針焰試驗要求、配用電纜導體最小標稱橫截面積要求,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彼時行業龍頭公牛集團充分受益于新國標的發布,2015~2018年營收CAGR達26.7%。
隨著數字化時代加速發展,數據量的爆發帶動存儲需求日益增長。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是一種專用的數據存儲設備,連接到網絡后可以提供集中化的存儲和管理功能。同公有云和私有云相比,NAS本質上是物理存儲設備,核心功能在于文件存儲、共享及備份。據Global Market Insights數據,2024年全球NAS市場規模為345億美元,同比增長10.6%,預計將于2034年達到1364億美元。應用結構來看,2024年82%的NAS被用于商業,18%的NAS被用于家庭。
消費級NAS布局參與者主要包括群暉、威聯通等國際傳統巨頭,綠聯、極空間和飛牛等國產新勢力及海康威視、華為等3C及科技品牌。國際傳統巨頭以ToB業務為主,對消費者需求洞察偏弱,預計軟件端迭代難以適應ToC消費市場。國產新勢力專注于消費級NAS市場,3C及科技品牌具備豐富的消費電子產品開發經驗,且同手機、智能家居生態協同,從消費者角度出發快速迭代產品,預計將逐漸搶占傳統國際巨頭的市場份額。
綠聯科技自2018年切入私有云NAS市場,已累計推出十余款產品,實現從家用消費級到專業企業級、雙盤位到八盤位乃至全閃存架構的全場景技術布局。2025年618活動期間,其NAS產品在京東和天貓平臺均位列銷量前列,標志著市場接受度和品牌影響力的顯著提升。2025年1月,綠聯科技在2025CES展會發布全球首款AINAS產品,搭載了最新一代英特爾酷睿Ultra5處理器,內置大型語言模型并支持自然語言理解和對話,開啟智能存儲時代。
整體來看,綠聯科技當前時點正處于渠道和區域延展的擴張期,產品創新下梯隊逐漸完善,品牌勢能處于持續提速的階段,值得保持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