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天涯奔四方,故鄉依舊在心房。歲月催人老,改變了我的容顏,故鄉山水依然如初,秀麗如畫。我的故鄉在重慶墊江縣永安鎮清水寨。在童年的眼里,故鄉的田園風情充滿詩情畫意,有古風皓月,美麗鄉村清風月影。天上星星閃爍,有時流星劃破夜色的天空,像夢幻時常在我心中全是美景。我家就住在龍溪河邊,龍溪河是一個傳奇神秘的河,在我家門前形成一個U字形,環繞著清水古寨,有一灣八灘之稱,分別為:碼頭灘、平灘、幺灘、長灘、王家灘、斗灘子、烏龜灘、中堡灘,每個灘都有故事來歷。常年水流不斷,河水清清楚楚,魚蝦可見。兩岸柳樹、竹林蔭深,那種山清水秀的地方至今讓我難忘。
龍溪河兩岸是青山綠水,河水彎彎,溪水長流如泉,有鳥過白云魚躍水面。藍色的天空萬里無云,早有霞光溢彩,火紅的東方像燃燒的烈火,把每一座丘陵山坡照射出奇峰異景,就像一幅幅山水畫掛在我的眼前。在我們村里有250多人,對于我們這個小山村來講,鄉里鄉村彼此彼知了如指掌。全村里的人都很友善、和諧,所有人相互間都當成了親人,故鄉人稱“竹桿親”,過去過來都是左鄰右舍沾親帶故,要不都是親戚的親戚,舅子老表或者就是一個家族的,誰家有紅白喜事,修建房屋都會相互幫助,誰都不計報酬。
小時候村里的人對我家人也很關愛、友善,她們的一言一行使我幼稚的心靈深受感動,那一幕幕情景不時在我腦海中呈現。雖然我離開家鄉幾十年,漂泊千山萬里,對家鄉的情懷和思念時刻銘記在心頭,由此我常常想起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人,一草一木倍感親切。
每當我回憶起當年的想法顯得那么幼稚可笑,也許是在異地他鄉待久了,現在每次回到家鄉總感覺她是那么親切可愛,那么讓人流連忘返。家鄉的風景優美自然,如沐春風,空氣清新,我在郁郁蔥蔥的森林里穿行,心胸開闊愉悅。那里的山雖然沒有名山那種奇峰峻嶺,層巒疊嶂、陡峭險峻,但橫看成嶺,側看成峰。
還有藍天白云,早霞生輝,氣壯山河,綠樹成蔭,竹林成片,郁郁蔥蔥,生機盎然勃勃,抬頭能見藍天,俯首皆綠意。還有那蜿蜒曲折的小溪清澈透底,魚鴨成群,鳥語花香,點綴在山坳里的莊稼,它代表這里人們的辛勞與和諧。烈日當空時那里綠樹蔭森,遮天蔽日花香飄搖,人們或躺或坐于大樹下乘涼。午聽著蟬鳴,晚聽著蛙聲,互相對望著幾十年不變的老臉仍有嘮不完的龍門陣(聊天),說不完的知心話。一陣微風掠過,頓感通體涼爽,愜意非常。
雷雨交加時,空氣處處彌漫著泥土的芳香,潤肺提神,沁人心脾。柔風雨潤,雨水過后樹葉上的露珠,晶瑩剔透,渾圓欲破,欲走還想留。那里雖然沒有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但晨起余暉,炊煙裊裊,雞鳴犬吠,牛羊成群風景如畫。
吃飯時,各家各戶,男女老少或端著粗大碗或拿著菜盤,陸續來到一棵百年黃桷樹下,大人們或蹲,或坐于枯木旁,邊聊邊大口吃簡單而又純綠色的飯菜,互相嘗上一口鄰家的菜肴也算改變口味。小孩看上誰家的飯好想吃,立馬有人去盛,一切顯得那么親熱自然,小孩的思想那么單純,人緣那么可親,生活那么原始,那么超脫俗,超脫凡塵的一種安逸。
每當夏夜臨,晴空萬里時。寧靜的夜幕下,我和小時候的伙伴們將被褥搬到河邊的沙灘里,鋪上草席,乘著涼風,聽著大人們講似懂非懂的故事,我就在聽著中睡著了。天亮時就互相叫著小名,沒有忌諱,沒有顧忌,天南地北,喜笑顏開,海闊天空,相互聊侃。清晨周圍寂靜異常,沒有喧囂,一種寧靜的清新空氣撲面而來,我們一群小同伴幾個說到興奮處大聲歡笑,仿佛這世界只有我們幾個人存在。此時緊貼著家鄉的土地氣息,猶如熱戀中的愛人緊緊擁抱著自己,顯得那么芳香自若,那么溫馨瀟灑,那是欲走還想留的境地。
故鄉的美景數不清看不厭,每當夏天來臨,那層次分明的梯田,層層疊疊,金黃色的油菜花在微風中飄搖,像是迎接我的到來。蜜蜂成群結隊地飛來飛去,嗡嗡地發出雷鳴般的聲音,爭先恐后地采集花粉忙個不停,讓我眼花繚亂,心曠神怡,山野閑居那種風情畫卷歷歷在目。
20世紀60年代中期,我的家離鎮上大約有3公里路程,距離縣城20多公里。當年交通很不方便,公路彎多路又很窄,奔跑的車輛也很少,偶然見到一輛手扶式拖拉機,一群小朋友拼命去追,追上后雙手緊緊抓住車廂掉著跑一段路也很過癮。家鄉的山不高,村屬典型的丘陵和大山交匯地帶,那里交通十分不便,去鎮上趕集全靠兩條腿走路,穿一雙舊草鞋奔走在山間曲折的小路上。當時商業信息閉塞,做生意很簡單,街的兩邊都是些農副土特產品。在鎮上最大的商店就是供銷社,計劃經濟時代買什么都要票證,有的人有票證沒錢買不到商品,有的人有錢沒票證照樣買不到東西。
記得有一次我家自留地種的白蘿卜挑到街上去賣,每市斤七厘錢,共挑80多斤收入五毛多錢,挑得滿頭大汗,衣服全濕透了,肩臂又紅又腫還痛了好幾天。還有一次是把毛竹扛到街上去賣,也是幾厘錢一斤,也能收入幾毛錢解決家里的油、鹽、醋是最大的幸福。每當我回想起那一段艱難困苦的日子就有點心酸。家鄉啊!雖然小時我曾恨透你那一段艱難的歲月,總怨恨老天為什么把我生在如此貧瘠之地,但苦難是我今生用不完享不盡的財富,你用你的棱角磨礪了我堅強的意志,鍛造了我人生的品德和性格,讓我意志堅強,品行端正。故鄉!你用你寬廣的身軀開闊了我的心胸,開拓了我的視野,讓我坦誠豁達,坦率大氣;你用你的苛刻敦實了我的胸膛,磨煉了我的臂膀,讓我敢于勇挑重擔,笑對人生不斷超越自我……
作者簡介:
李吉華,作家、詩人,重慶墊江人,中共黨員,曾參加1979年2月17日那場中越衛還擊戰,立過功負過傷,單位先進工作者。出版專著,散文詩集《心的流向》《孤獨的微笑》,詩集《浪花》《李吉華詩選》《激情歲月》,散文集《感悟人生》《時代記憶》,小說集《臘梅含笑》,主編紀實文學并執筆《回憶對越自衛還擊戰》《一個放牛娃到炮兵營長》等書籍。文學作品二十多次獲獎,有的作品入選《中國新詩人詩選》《中國新詩人袖珍抒情詩》《中國散文詩大系》(福建卷)、《中華頌·全國文學藝術精品集》《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中華人物辭海》名錄、《中國當代作家書畫家辭典》《中國當代作家書畫家代表作文庫》《共和國軍旅將士風云錄》《人民功臣祖國的驕傲》等二十多種選集。
現是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散文詩研究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廈門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