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新都,有人杰地靈之勢,有鐘靈毓秀之德。在悠長的歲月中,新都積淀的文脈一直都在延伸。以文載道,以史為基,方能讓你感受到“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p>
春天,一幅田園新韻圖如詩如畫,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當你沿著北星大道一路向北,沿途的粉紅桃花、金黃油菜花、雪白梨花……競相綻放,將新都、大豐、三河、新繁、龍橋、斑竹園、新民、馬家、軍屯、泰興、木蘭、石板灘、清流等小鎮裝扮得煥然一新。站在高空俯瞰,飛馳的地鐵5號線、3號線、27號線來回穿梭,一會兒穿梭在地下,一會兒又在金黃的菜花田間穿梭,仿佛在編織著一幅流動的畫卷。音樂百花谷里,五顏六色的鮮花競相開放,散發出迷人的芬芳,泥巴沱的泥土開始松動,小草探出頭來,仿佛在向過往的朋友熱情地打招呼。錦門古街的人群熙熙攘攘,如同山一般密集,毗河的水清澈蜿蜒,緩緩流淌,所有樹木都長出了嫩綠的新芽,這時的新都簡直像一幅流動的田園畫卷,充滿了詩意與畫意。
在炎熱的夏季,新都的風景別有一番清涼的韻味。這里,一排排的樹木枝繁葉茂,郁郁蔥蔥,陽光透過樹葉灑落下來,給人一種無比舒適的感覺。寶光寺、楊升庵祠以及桂湖、龍藏寺、新繁東湖、斑竹園劉氏宗祠、石板灘文昌宮、新都狀元府、王稚子墳、王銘章墓園、水觀音遺址、華林寺大殿、驪元山墓地、馬家戰國墓、白螺泉等眾多景點,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人。他們或拍照留念,或走走停停,享受著這里的美景和寧靜。當我踏入桂湖文化旅游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桂湖公園里的兩棵連理古藤,左邊的那一棵被譽為藤王。繼續前行,我發現公園內到處都是桂花樹。無論是道路兩旁、園子中央、房屋前面還是湖邊,桂花樹隨處可見。這些桂樹就像一把把巨大的綠色傘蓋,為游人遮擋了炎炎夏日的烈日。或許是因為桂花太多、香氣太濃郁了,當我走進公園時,反而對桂花的香味不太敏感了,這不就是所謂的“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嗎?沿著湖邊漫步,湖岸曲折蜿蜒,道路彎曲有致。從船塢出發的各種游船,在橋下穿梭,拍打著水面,自由自在地往來。游人們在樹蔭下、亭臺間、港灣內休息,一陣陣涼風吹來,讓人感到無比的舒心和愜意。湖面上的荷花,是我國八大賞荷地之一,特別是那獨特的緋紅重瓣紅蓮品種,更是令人贊嘆。微風吹過湖面,青翠的荷葉卷起層層漣漪,淡淡的荷香隨風飄散,古樸而優雅的亭臺,碧綠連天的荷葉,亭亭玉立的荷花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美麗畫卷,讓人沉醉其中。
在新繁東湖,高大的楠木樹下,有許多水泥制成的樹樁、桌子和凳子。旁邊是清澈的水流,倒映著竹子、樹木和那些曲折的回廊。不遠處的瓦房就是懷李堂。左邊紅墻圍繞的地方,里面擺放著許多造型各異的盆景、假山和小水池,還有大小不一的花臺??盏厣蠑[放著許多茶桌和茶椅,這里是人們喝茶納涼、享受悠閑時光的好去處。
秋天悄然降臨,新都的田園里彌漫著瓜果的香甜氣息。沿著那條被花果裝點得五彩斑斕的大道漫步,你會被那些黃澄澄的柚子所吸引,它們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迷人。金黃的稻谷在田野間搖曳生姿,仿佛在向人們展示它們的豐收喜悅,笑彎了腰。而那些紅彤彤的橘子,高高地掛在枝頭,宛如一盞盞燈籠,照亮了秋天的色彩。
當秋風拂過桂湖,你會遇到一片難得一見的千株桂林。五百多年前,明代新都的文人楊慎在這片湖畔遍植桂樹,并留下了“寶樹林中碧玉涼,秋風又送木樨黃。摘來金粟枝枝艷,插上烏云朵朵香”的千古佳句。歲月流轉,如今的桂湖湖畔已經擁有兩千余株桂樹。當桂花盛開時,萬點金黃點綴在枝頭,滿樹的芬芳隨風飄散,彌漫方圓十里,香氣逾月不絕?!肮鸹ǜ狻笔切露既擞洃浿胁豢苫蛉钡拿装咨c心,它伴隨著這座城市走過了無數歲月,成為了新都獨特的風味。這不僅是新都人舌尖上的記憶,更是古人對今人跨越時空的饋贈。每當夜晚降臨,來到升庵故居前賞月,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五百多年前。在那里,你可以與狀元楊慎一起飲酒品糕,共話新都的未來藍圖,感受那份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傳承。
在寒冷的冬季,新都的街道兩旁,金黃色的落葉在空中翩翩起舞,仿佛在進行一場盛大的空中芭蕾。這些銀杏葉隨著微風的吹拂,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鋪滿了整個地面,形成了一層厚厚的金色地毯。我和小朋友們在這片金色的海洋中盡情嬉戲打鬧,歡聲笑語中仿佛還能聽到動聽的音樂。那悠揚的旋律似乎是從不遠處的桂湖傳來的,仿佛在耳邊回蕩著“滾滾長江東逝水……”的美妙歌聲。
每當雪花飄落,新都的田園景色更是美不勝收。整個大地被一層潔白的雪覆蓋,宛如披上了一床柔軟的雪白棉被。那些高聳的樓房在雪的裝點下,仿佛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有的樓房像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有的像威武的獅子,還有的像高大的巨人。在錦門,我們可以品嘗到各種特色小吃,感受新繁棕編的獨特魅力,享受新繁傳統藥浴的舒適,品嘗新繁泡菜的酸爽,還有川西麻鴨、清流板鴨等美食,以及寶光寺的佛教素食。新都簡直是一座充滿現代化氣息的田園冰雪之城,讓人流連忘返。
我慶幸父母為我創造條件,讓我從小生長在新都,長在新都。新都真是交通便捷、四季美如畫,吸引無數文人墨客前來駐足打卡的好地方??!
作者簡介:李勝,字才元,號巴山浪子,1989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縣,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毛體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成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成都市新都區書法教育委員會成員、成都市新都區揚帆學校教師。其文學、書法作品多次獲獎,刊登雜志數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