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羅江的濤聲,從未干涸,
粽葉輕裹的月光,
于青銅鼎中煮沸,
幻化成永恒的五月初五。
竹簡上,墨跡涸化為魚群,
在《離騷》詩行間自在游弋。
香草美人,于詩句中永生,
每一回吟誦,
皆為招魂的深情長歌。
糯米黏合的思念,
在歲月長河里,發(fā)酵成醇厚的酒。
粽繩纏繞的,豈止米香,
更是一個民族,
那不肯沉沒的脊梁。
尼羅河的沙粒,猶記,
兩千年前那毅然的身影,
縱身一躍,
劃出永恒的精神坐標。
浪花間浮沉的詩魂,
至今仍在叩問浩渺蒼穹。
龍舟劈開的浪紋,
恰似歷史的悠悠年輪。
每一聲激昂鼓點,
都在深情敲擊同一個名字——
屈原,
早已成為我們血脈里,
永不褪色的神圣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