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筆下的“三峽”自古就是文人騷客向往的旅居勝地,也是近代歷史上國內外藝術家進行文藝創作的良田沃土。
作為從小泡在長江水里、喝長江水長大的我更是對三峽山水情有獨鐘,飽含深情。當鏡頭一次次對準夔門、對準瞿塘峽、對準三峽之巔、對準高峽平湖的那一刻,我便知道,這不僅是一次攝影創作,更是一場與千年山水的對話。這里的山水觸動情感,引人共鳴;這里的人文激蕩人心,振奮精神;這里的高山峽谷、風雨流云和歷史傳奇是激發情感和靈感的藝術創作源泉;這里的自然山水與人文風光是飽含了浪漫主義色彩的宏大詩篇,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的悲壯傳奇,展現了歷史過往中思想與靈魂閃現的人文精神。
拍攝三峽山水,是一場與自然的深度對話。登臨“三峽之巔”,感受“西控巴渝收萬壑,東連荊楚壓群山”的磅礴氣勢。晨霧中,陽光驅散薄霧,拉開自然的幕布;暮色里,余暉漫染江面,燃起流動的金光。我穿梭在三峽的崇山峻嶺之中,追光逐影,就是想把三峽的魂留住。那山水的雄渾、自然的靈動、時光的韻味,都想裝進鏡頭,讓看到照片的人,能感受我站在三峽岸邊,被山河震撼到失語的心情,明白這方山水為何值得千年詠嘆。
我試圖尋找最獨特的視角,讓巍峨山巒、浩渺江水與靈動船只相互呼應。瞿塘峽作為三峽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岸邊的古棧道遺跡、巖壁上的歷代題刻,都在訴說著這里曾經的繁華與滄桑。拍攝時,我特意將這些人文景觀融入山水之中,讓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韻相互交融。我想,這不僅是對瞿塘峽風光的記錄,更是一種對文化傳承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