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演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德藝雙馨藝術家,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最美文藝志愿者”。主要代表作品有:電影《野山》《八女投江》《女刺客》《本命年》《驚天動地》《走著瞧》《深呼吸》《家園》《黨員登記表》《走走停停》等,電視劇《母親》《追你到天邊》《離婚律師》《滿天星》《中國遠征軍》《生命中的好日子》《家常菜》《雙城生活》《一家不說兩家話》《八九不離十》《天衣無縫》《老酒館》《特赦1959》《楓葉紅了》《親愛的自己》《親愛的小孩》《麓山之歌》《故鄉,別來無恙》《小夫妻》《小日子》《好運家》《向前一步》《四喜》等。曾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獎,百合獎最佳女演員獎,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最佳女配角獎。
2025年7月29日上午9時,四川省文聯“崇德尚藝”文藝家職業道德宣講暨《現代藝術》雜志社“文藝百家”工程·文藝講壇2025年第9期(總第93期)電視藝術專場在宜賓開講。講壇特邀一級演員、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副會長岳紅擔任主講嘉賓,為觀眾帶來題為“為人民塑造角色——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文藝工作者”的講壇分享。講壇由四川省文聯黨組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江永長主持。
講壇伊始,岳紅老師便以時間為序,為觀眾們分享了自己如何抓住改革開放的浪潮,成功進入影視行業,并成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受益者的故事。1980年,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岳紅老師歷經三次高考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從此在影視行業算是踏出了第一步。大學期間,當其他同學都在玩樂休息的時候,岳紅老師抓住每分每秒,到北京的胡同里、大街上,聽人們說話,觀察現實生活里的各種人,以此來鍛煉演技。“老師告訴我們‘藝不壓身’,演員什么都要學,什么都得會,說不定什么時候能用上。”岳紅老師如是說。
勤能補拙,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在1985年的春節晚會上,岳紅老師因參演小品《賣花生仁的姑娘》一炮而紅,并因此被顏學恕導演選中出演《野山》的女主角桂蘭。為了塑造好這個角色,岳紅老師提前一個月到陜南農村體驗生活,學著做一個陜南的農村媳婦,并讀了賈平凹老師所有的作品,理解了他的創作初衷以及筆下人物的精髓、情感。最終《野山》獲得電影界、文學界專家們和觀眾們的一致好評,成為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電影的一部力作,榮獲1986年第六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六項大獎,岳紅老師也因此榮獲最佳女主角獎。賈平凹老師看過電影之后,給岳紅老師題字:“山上桂,澗下蘭,色壯野山。”這更加激勵了岳紅老師腳踏實地地扎根生活、理解人物、全身心投入,創作出更多深入人心的角色。
從中戲畢業后,岳紅老師來到八一電影制片廠,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員。講壇現場,岳紅老師為觀眾詳細講述了自己在八一電影制片廠期間,拍攝抗聯主題電影《八女投江》和汶川大地震題材電影《驚天動地》的經歷。面對極度惡劣的拍攝環境,岳紅老師以積極的敬業精神完成拍攝,塑造了形象生動的熒幕角色。演講至深,岳紅老師闡述了自己作為一位影視演員的職業素養:“我首先是一個黨員,一個軍人,然后才是一個演員,在劇組我得起到帶頭作用。藝術來源于生活,回饋于社會,我不能因為得了獎項和榮譽,便停滯不前,我要不停地創作。”“做演員其實是非常辛苦、非常艱辛的,需要自己全身心地為角色創作、付出。”
最后,岳紅老師還講述了自己以樂觀戰勝病魔的故事。常年拼命工作,加上早期在極端的環境下拍戲,導致岳紅老師落下了不少病根,甚至于患上了胃癌。當身邊所有人都持悲觀態度時,她還是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和頑強的意志戰勝了疾病,恢復了健康。半年的康復過后,她又第一時間投身影視表演,拍攝了電視劇《離婚律師》《雙城生活》、電影《燃燒的石榴》等一系列影視作品,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熒幕形象。
藝術來源于生活,藝術家要把自己置身于火熱的現實生活當中,走到人民中去,做一個有情懷、有溫度、有感恩之心的人。正如岳紅老師在講壇尾聲所說的那樣:“人民需要藝術,藝術需要人民。要有積極、快樂、美好的心態,做一個聞得見花香、聽得見雨聲、看得見陽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