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認知里,母女關系常被溫情與呵護填滿,電影《歲歲平安》勢必顛覆這一印象,為觀眾揭開非典型母女充滿極致愛與恨的復雜糾葛。
創作靈感源自2019年知乎上一個熱門故事:父母為生兒子拋棄女兒,兒子患白血病后又尋找女兒捐骨髓。彼時我看到這個故事,一開始覺得話題“陳舊”,但評論區卻以殘酷和極致姿態上演現實互動,主流大眾的忽視更令人覺得荒誕。2021年,女兒的出生更加深我對故事中女性處境的共情,拍電影的想法愈發強烈。
影片劇情圍繞著李玫與歲歲展開。李玫,這位遠離傳統母親形象的女人,因重男輕女等壓力,在女兒出生后將其送走。多年后,兒子平安突發白血病,為救兒子,李玫不得不踏上尋女之路。歲歲在養父家遭受偷窺等不幸后,被漁夫劉建凱收養,當李玫以“姑媽”身份闖入歲歲生活,兩人開始了一場充滿試探與利用的相處。宿命感貫穿全片,李玫當年為家庭放棄歲歲,如今又因兒子尋找歲歲;歲歲最終選擇救弟弟,看似主動選擇,實則如同俄狄浦斯王一生都在逃避宿命卻最終走向宿命安排。所有尖銳的矛盾被“極致”壓縮為同一種俗世情感指向——極致的愛和極致的恨。正如狄更斯《雙城記》通過巴黎與倫敦的時空變遷述說人們的記憶與情感,《歲歲平安》也通過江陵與重慶的空間變換展現愛與恨的兩面。
演員方面,飾演母親的劉威葳是演技派代表,從電視劇《征服》到《我的團長我的團》,再到電影《左右》《刺猬》,她擅長演繹情感危機中的女性,過往的精彩詮釋讓她在《歲歲平安》中完美還原生活質感。而飾演歲歲的段奧娟,從“火箭少女”鳳凰涅槃,雖是電影首作,卻憑借真誠、靈氣和感染力,將青春期女孩的敏感、倔強、古靈精怪展現自然。
《歲歲平安》不只是一部講述母女關系的電影,它還深入探討女性議題,展現現代女性在家庭、社會關系中遭受傳統觀念傷害的痛苦。同時,影片中涉及的校園霸凌等元素,也讓故事與社會事件緊密相連。從《孤兒救祖記》到《人生大事》,中國電影學派“苦情”傳統始終能讓觀眾在悲劇感中收獲溫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