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形優美,葉片獨特,果實名白果,藥用及食用價值都極高。在園林景觀綠化工程中,種植銀杏極大地提升了園林整體景觀美感,改善了空氣質量,維護了區域生態環境,是綠化景觀搭配中常見的優良樹種。然而銀杏種植后,常常出現葉芽回縮或遲遲不發芽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杏的成活率。有的銀杏在生長過程中還會出現焦葉、根部鹽害及病蟲危害等問題,影響了銀杏的生長。因此必須解決銀杏種植生產中的這些問題,進一步提升綠化品質,最大限度地發揮銀杏的生態及經濟價值(圖1、圖2)。
1 常見問題分析
1.1 假活及假死問題
銀杏樹種植一般指的是移栽或定植,適宜種植的時間為春季和秋季。春季一般在3一4月種植,秋季一般在9一11月種植。銀杏種植后,有的植株在萌發新芽后不久即出現芽體回縮的情況,這種特殊生理現象被定義為假活。有的植株雖長期未見萌芽,但其枝條和根系仍保持充足水分,通過一定時間的養護仍可重新萌發生機,此狀態則稱為假死。銀杏具有肉質化的根系特征,在移栽或定植后,其根系創傷愈合與再生所需周期較其他樹種持久,即緩苗期較長,在此期間樹木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出現假活或假死的問題相對來說比較突出。
圖1 銀杏樹

圖2 銀杏掛果

1.2 銀杏焦葉問題
銀杏樹在生長過程中經常出現焦葉問題,主要是根部環境不適、地表高溫及苗木修剪不當等引起的。若種植地土壤瘠薄,有機質含量低,樹體生長需要的營養不夠,尤其是當植株出現鉀元素虧缺時,初期癥狀表現為新生枝基部呈現黃化現象,伴隨生長受阻,葉片邊緣或尖端顯現褐色壞死斑點。隨著癥狀加重,葉片邊緣組織會呈現由外向內的漸進性焦枯特征。例如銀杏苗木種植過深,樹穴內又同時栽植搭配其他花草,與銀杏爭奪水分和養分,銀杏就會出現生長不良現象;園林中樹穴長期受到壓實,土層變得密閉不透氣,土壤中空氣交換受到影響;日常澆灌太淺,水分無法滲透到土層深處,根部透氣性差;栽植穴周圍被硬化或其他磚塊鋪裝,夏季高溫暴曬時,硬化的地面反射熱量,苗木受到炙烤,水分流失較快,葉片缺水受熱嚴重。以上這些不利的環境條件均會引發嚴重的焦葉癥狀,此外苗木修剪不當,導致根系吸水不足,而枝葉蒸騰量過大,也會出現焦葉等癥狀。
1.3 銀杏鹽害問題
銀杏受到鹽害會導致樹木生長不良,出現葉片變黃及落葉等問題。銀杏樹攝入鹽分過多主要原因有3個方面。一是土壤瘠薄,土壤中鹽分不斷富集,導致鹽濃度升高;二是化肥、農藥等農用化學品過度施用,致使土壤鹽分呈現疊加效應;三是在冬季道路除冰雪作業中,化學融雪劑所含的鹽類成分會滲入土壤,對銀杏造成不同程度的鹽脅迫,導致根系生長和呼吸受阻。以上3種情況均會使銀杏樹出現生長緩慢、葉片發黃枯萎等癥狀,嚴重的可能會造成全株死亡。
1.4 病蟲危害問題
銀杏在生長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遭受各類病蟲的危害。銀香病害主要有葉枯病、腐爛病、葉斑病等,蟲害主要有卷葉蛾、大蠶蛾、金龜子、小線角木蠹蛾等。這些病蟲危害銀杏的葉片、枝干、果實、根部等不同部位(圖3),造成樹體生長不良,葉片出現壞死斑、變色、畸形、凋萎及最后落葉等,嚴重影響銀杏樹的健康生長,甚至引起整株死亡,使植物失去應有的綠化功能和生態價值,給城市園林發展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 應對策略
2.1 精心管護,提高成活率
為防止銀杏移栽或定植后在短時間內出現假活及假死問題,可采取以下措施預防:
圖3小線角木蠹蛾危害狀

2.1.1優選苗木優先挑選根系及枝條彈性好、含水量高、長勢較好的苗木,胸徑不超過 6cm 的苗木可采取裸根形式栽植。胸徑大于 6cm 的苗木須帶土球移植,移苗時盡量保留較多細根。
2.1.2做好運輸工作苗木運輸過程中,采取涂抹黃土糊、防水布覆蓋以及噴灑清水等方法,對根部乃至整個樹體進行保濕。運輸車輛宜使用半封閉式卡車,可盡量保持苗木一定濕度,減緩風干。
2.1.3提前做好剪枝處理栽植銀杏前,提前剪除病弱及受損枝條,可有效緩解栽后的水分脅迫。栽植中要保護根系免受損傷,避免長時間暴露引起干燥。為有效促進銀杏根系傷口愈合,可使用生根劑處理根部,以盡快恢復根系正常生長。
2.1.4選擇適宜時間栽植可選擇在春季或秋季栽植,栽植前深翻土壤,提高土壤透氣保水性能,并施入充足的有機肥料,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栽植后使用支架鞏固樹體(圖4)。以上做法有利于根系生長良好,樹體能夠更快恢復生長動力,并適應新環境,以此減少苗木的假死、假活等現象。
圖4銀杏防護栽植

2.2科學防控銀杏焦葉癥狀
2.2.1調節土壤pH值銀杏種植地若土壤過酸,可施入一定量的石灰提高pH值。也可在土壤中添加動物糞便、腐葉堆肥等有機物質,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肥力,幫助土壤調節pH值。銀杏種植地若土壤過堿,可通過換土或土壤中加入適量硫酸亞鐵來降低土壤堿性,為銀杏生長提供適宜的土壤環境條件,以有效預防銀杏出現焦葉等問題。
2.2.2保持根系透氣栽植銀杏時不可埋入過深,以根頸在土壤表層以上為宜。根部土壤也不可壓得過實,可通過施用有機改良劑或實施土壤疏松等措施來優化土壤物理結構,以確保根系通氣條件良好。2.2.3合理修剪在銀杏休眠期間實施修剪,優先剪除枯死枝、過密枝及交叉生長枝等,修剪過程中采用正確的修剪技術,注意保持樹冠的形狀及平衡。在實施修剪作業時,應確保修剪強度適中,既避免過度修剪也防止修剪不足,同時采取科學方法,最大限度減少修剪造成的機械損傷,從而有效控制葉片焦枯現象的發生。
2.3 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鹽害
2.3.1合理施肥栽植銀杏時盡量選擇耐鹽性強的品種,后期管理中,適時合理施肥,增施生物肥、有機菌肥等,以提高土攘肥力,改良土壤結構。生物菌肥中含有大量有益菌,施用后不僅能起到固氮、解鉀、解磷等功效,而且對降低鹽害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避免長時間積水,及時做好排水工作,防正土壤中鹽分積累引起銀杏生長不良等。
2.3.2深翻土壤銀杏鹽害較為嚴重時,土壤多表現為透氣性差、板結等特點,可使用旋耕機深翻土壤,深度以 35cm 以上為宜。深翻后土層結構被打破,土壤理化性狀得到明顯改善。
2.3.3以水壓鹽對銀杏實施大水漫灌,水分經過土 壤毛細管,把高濃度的鹽離子“帶走”,進一步減少土 壤中鹽分的含量,避免銀杏受到鹽害。
2.4 綜合防控病蟲害
葉枯病可通過剪除病枯枝、合理施肥澆水等提前預防,發病期間噴施 50% 退菌特1000倍液防治。葉斑病發病初期使用 65% 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對葉面噴灑,腐爛病通過合理施入有機肥料、冬春枝干涂白、夏秋防正積水等措施,發病后通過刮除病斑、噴灑 5° Bé石硫合劑等防治。大蠶蛾、卷葉蛾的防控通過秋季清除落葉雜草、清園以及樹干涂白等措施,盡量消減越冬害蟲數量,成蟲期間使用殺蟲燈、糖醋液、性誘捕器等實施物理誘殺,6月上旬葉面噴灑苦參堿1500倍液對大蠶蛾實施藥物防治。9月下旬噴灑 1.2% 苦煙乳油1000倍液防治卷葉蛾。對于金龜子的防治,在成蟲期利用害蟲的趨味性使用糖醋液誘殺,也可利用成蟲的假死性實施人工捕殺等。對于小線角木蠹蛾的防治,可在成蟲羽化期實施燈光誘殺。初孵幼蟲在樹皮淺層活動時,使用噻蟲嗪或甲維·吡蟲啉均勻細致噴淋樹體實施防治。
3結語
銀杏作為園林景觀綠化工程中的優選樹種,在園林景觀配置、改善大氣環境質量以及提升城市景觀效果等多個方面均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和景觀價值。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給園林綠化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需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分析,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有效解決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助力推動園林綠化工作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銀香的生態功能和綠化環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