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被稱為“水果皇后”,其味道鮮美,香味宜人,富含多種營養成分,且生長周期短,采摘期長,產量高,經濟效益好,因此種植面積和規模逐年增加。草莓苗的質量是保證草莓產量和品質的基礎,是實現理想收益的前提。如果采用露地育苗,會使草莓苗生長不一致,高溫多雨季節草莓容易感染炭疽病、根腐病等病害,使種苗質量不穩定,影響草莓產業的發展。采用大棚育苗可以控制草莓的生長環境,使其生長在適宜的溫濕度中,還能減少病害的發生。穴盤育苗可以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移栽成活率高,有利于培育壯苗,保證種苗質量,還方便計數和長途運輸(圖1)。
1 大棚選址
育苗大棚要選擇在地勢平坦、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的地塊,地勢比較高周圍沒有高大建筑物等遮擋,并采用透光性好的薄膜,保證棚室內的光照充足,促進草莓光合作用,有利于干物質的積累。大棚周圍挖好排水溝,深度為 60cm ,有利于排水。大棚內最好沒有種植過茄果類作物,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又透氣。在草莓定植之前可以使用除草劑對大棚內外荒草進行防除,保持田間衛生。
2 選擇優良品種
選擇種植的草莓品種要以生長健壯、根系發達、產量高、抗病蟲害的脫毒苗作為母苗。母苗的高質量可促進子苗生長健壯,是高產量和高品質的基礎。建議選擇無病毒的組培苗2,母苗株高 10~ 15cm ,四葉一心,長勢良好,須根又白又多。可以種植的品種有紅色的隋珠、粉玉、妙香3號、紅顏,白色的天使AE、孟之盈等(圖2)。
圖1穴盤育苗

3 母苗定植
當土壤溫度達到 20°C 的時候,草莓容易發新根,此時定植,草莓緩苗快,生長健壯。母苗定植前將大棚整理干凈,用過磷酸鈣 50kg/667m2, 尿素 20kg/Ω 667m2 做底肥,深翻整地,使土壤平整細碎,制作畦面。有條件的要鋪設滴灌帶,實現水肥一體化,節約水肥,還可以控制大棚內的濕度,減少病害的發生。定植前7~10d,對棚室消毒,可以使用 20% 異丙威煙劑 400g/667m2 均勻擺放在大棚里,點燃煙劑,將大棚密閉熏蒸殺菌,定植前3d打開通風口通風,沒有氣味后,再進入大棚內,避免人員中毒。母苗到貨立即開始定植,有利于緩苗和成活。定植的時候要帶土球移栽,去掉黃葉和花莖,弓背朝外,注意不要把生長點埋住,也不能讓根系露出來,生長點略高于基質平面即可。根據母苗的品種繁殖能力,即抽生匍匐莖的多少來決定定植量,一般母苗定植的行株距為20cm×20cm ,定植量為5300~5400株 /667m2 。定植后澆定植水,注意母苗的狀態,如果有歪斜或露根的要扶正或覆土。
圖2不同草莓品種

4 基質準備
根據選擇的草莓品種的生長特性,選擇適合的培養基質,有條件的可以直接購買商品基質,也可以自己配置,使用田土、細河沙、鋸末、充分腐熟的羊糞,按體積比為1:1:1:1混合均勻,配置的基質要營養豐富而全面,疏松透氣, pH 值在6.5~7之間[。如果使用舊的穴盤,要提前清洗干凈,并進行消毒。將準備好的基質放入穴盤中,鎮壓抹平。在畦面上鋪設一層塑料薄膜,可以避免根系生長到地下土壤中,移動穴盤時傷害到幼苗的根系。將穴盤排放到母苗的兩側 10cm ,有利于通風透光。
5 田間管理
5.1 溫度管理
在大棚內懸掛溫度計,以便更好地掌握大棚內的溫度情況。母苗定植后到緩苗之前,要架設遮陽網,有利于緩苗,日溫控制在 20~25°C ,濕度 60%~ 80% 。緩苗后,增加光照,要將日溫保持在 25~28°C ,夜溫保持在 8~10°C ,濕度控制在 50%~70% 。高溫季節,晴天要及時設置遮陽網,并打開通風口通風降溫。
5.2 植株管理
在育苗的過程中,要將花序和幼果全部去除,避免花序和幼果消耗母苗的養分。母苗定植30d后,摘除掉下部的老葉、黃葉、病葉等,避免養分的消耗,有利于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的發生。將母苗上的葡匐莖按照預定的方向擺放,避免重疊,匍匐莖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還要摘除母苗上一些長勢不好或不必要的匍匐莖,使留下的匍匐莖有充足的生長空間[。
5.3水肥管理
母苗定植時要澆透水,緩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隔3d左右澆1次小水,使根系能夠吸收充足的水分,促進緩苗。母苗長出新葉后,不需要再澆緩苗水。定植10d后,5~7d澆1次小水,要避免積水爛根。之后根據天氣和土壤情況澆水,保持土壤含水量60%~70% 為宜,觀察每天清晨草莓葉緣有吐水現象即可。定植后20d左右,母苗根系恢復正常生長,長出大量新根,可以結合澆水使用生根劑,促進新根生長。定植10~20d可以追施復合肥 2.5kg/667m2 ,每隔7d施用1次。定植后30d,每隔10~15d追施復合肥 3~5kg/667m2 ,還要注意微量元素的施用,保證營養均衡。
6壓苗
在子苗長到1葉1心的時候開始壓苗,將匍匐莖擺放在母苗兩側,摘除子苗基部的小葉,將匍匐莖子苗放入穴盤中,用育苗卡或U形夾固定。壓苗不要過深,避免影響子苗生根,將子苗之間的距離控制在5cm 。一般1株母苗留下40~50株子苗,其他的匍匐莖全部去掉。壓苗10d后,可以施用 0.2% 的水溶肥為子苗提供營養,7~10d施用1次,后期要減少氮肥的施用,增加磷鉀肥[5]。
7 病蟲害防治
草莓苗期發生的病蟲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蚜蟲和二斑葉螨等。
7.1 物理防治
在大棚的通風口處加裝60目的防蟲網防治蚜蟲。還可以在距地面 0.5m 處懸掛黃色粘蟲板20~30片 /667m2 防治蚜蟲,當粘蟲板粘滿的時候要及時更換。棚室內除了田間操作人員外其他人不得進入,避免傳播病蟲害。
7.2生物防治
注意保護和利用自然天敵,利用瓢蟲、寄生蜂等防治蚜蟲。選用藥劑防治的時候可以優先選用生物農藥,防治草莓炭疽病可以使用2億個/g木霉菌水分散粒劑250~400倍液噴施;防治草莓白粉病可以使用 9% 互生葉白千層提取物乳油150~300倍液噴施,或 0.4% 蛇床子素可溶液劑120~250倍液噴施;防治蚜蟲可以使用 0.3% 苦參堿水劑75~125倍液噴施。
7.3 化學防治
防治草莓炭疽病可以使用 50% 嘧酯·噻唑鋅懸浮劑 250~500 倍液噴施。防治草莓白粉病可以使用 30% 氟菌唑可濕性粉劑750~1000倍液噴施,或是 25% 乙嘧酚懸浮劑150~300倍液噴施,或是12.5% 四氟醚唑水乳劑600~1000倍液噴施。防治草莓蚜蟲可以使用 17% 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劑300~500倍液噴施。防治草莓二斑葉螨可以使用43% 聯苯胖酯懸浮劑1000~2000倍液噴施。在防治病蟲害的時候可以根據發生數量和發生程度,5~7d使用1次,還要注意大棚內雜草的防除,保持棚室內的衛生清潔。
8出苗
當子苗苗齡在45~60d時,具有4~5片功能葉,生長健壯,顏色鮮綠,根系多而發達,白根多,根系已經長出穴盤下部的排水孔了,株高 10~15cm ,直徑 1~1.5cm ,沒有感染病蟲害(圖3),就可以出苗了[。要選擇陰天或是晴天的早上出苗,短距離運輸的時候可以將穴盤平放在運輸車廂內,加蓋無紡布后運輸;長距離運輸要進行嚴密的包裝后運輸,到達后要及時栽種,提高成活率。
圖3 可以出苗的草莓苗

參考文獻
[1]徐麗麗,俞鎮浩.紹興上虞區草莓冬春塑料大棚栽培關鍵技術[J].長江蔬菜,2025(1):39-42.
[2] 張志明,趙綺,郭煥茹,等.寧波市鄞州區草莓育苗技術[J]長江蔬菜,2024(20):10-12.
[3] 李婷.草莓穴盤育苗技術[J].北方果樹,2024(1):34-36.
[4] 祝寧,康勇,齊長紅,等.草莓避雨基質育苗管理技術[J]農業工程技術,2023,43(18):68-69.
[5] 武沖,姜莉莉,王曉,等.草莓避雨育苗技術要點[J].落葉果樹,2023,55(1):77-79.
[6] 李龍,葉文軍,陳和秀,等.草莓設施基質育苗技術研究[J]中國南方果樹,2024,53(2):186-190.
[7] 姜莉莉,于海寧,王恒,等.山東省草莓避雨育苗主要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23(10):216-218.
[8] 沈佩華,王小萍,許梅玲,等.草莓高壟穴盤育苗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23,39(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