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MaluspumilaMill.)是薔薇科蘋果屬的落葉喬木,栽培歷史悠久且分布廣泛。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水果,它含有大量胡蘿卜素、維生素C,以及鉀、磷、鎂、鈣等多種礦物質,同時還富含膳食纖維。這些營養成分對人體健康具有較多益處,因此蘋果廣受消費者青睞。榆林市地處陜西省最北端,具有以梁、峁、溝、塬等典型黃土地貌及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征。南部山區地處北緯 37° 一 38° 的世界優質蘋果黃金產業帶,氣候溫和、土壤深厚且光照充足。該區域雨量豐沛,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丘陵地貌梯次分明,通風透光,空氣清新干燥。所產蘋果以色澤鮮艷、果肉致密、糖酸比協調為特征,兼具蠟質層厚、耐貯運等優勢。果實品質指標全面優于國家鮮果標準,是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中國山地蘋果的核心產地[2]。
近幾年,榆林市委、市政府緊抓全省蘋果“北擴西進\"和實施“ 4+X′ 工程戰略機遇,把發展山地蘋果作為全市重點打造的四個百億級農業項目和南部丘陵溝壑區脫貧致富的優勢主導產業來抓,夯實了南部山區實現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探索出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路徑[。截止到2024年底,榆林山地蘋果種植面積發展到7.77萬 hm2 ,掛果面積近5萬 hm2 ,總產量74萬t,產值超過54億元。然而,隨著榆林南部山區蘋果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以往種植的主栽品種可能相對較少(如富士、嘎拉、秦冠等),且果實品質不佳,產業面臨著品種單一、結構失衡、單位面積產量低和商品果率低的挑戰。因此,本文以長富2號為對照品種(CK),對瑞陽、瑞雪、秦脆、維納斯黃金、玉華早富及蜜脆等6個引進新品種開展了試驗研究,為調整榆林地區蘋果品種結構不合理現象,提高果品產量,改善品質,提高經濟效益,助力果農增收,種植推廣優良品種提供現實依據[4]。
1 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通過調查引進瑞陽、瑞雪、秦脆、維納斯黃金、玉華早富、蜜脆等6個新品種及長富2號(對照)的結果習性和主要經濟性狀,篩選出適宜榆林規模化種植的優良品種。果樹栽植密度按照株間距 2m 、行間距 4m 設定,每 667m2 栽種83株。
1.2地點
本試驗于2016—2020年在榆林市米脂縣印斗鎮后印斗村 (37°42′N,110°06′E) 和子洲縣清水溝現代農業示范園區 (37°36N,109°58′E) 開展,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海拔 900~1200m ,平均氣溫 9°C ,年日照時長 2800h 以上。兩地均光照充足,土層肥厚,排水系統良好,適宜栽植蘋果。
1.3 方法
2016年,將原主栽蘋果品種長富2號高接換頭為瑞陽、瑞雪、秦脆、維納斯黃金、玉華早富、蜜脆等6個新品種。試驗采用隨機取樣法,從各接穗品種中選取10株生長良好、樹勢中庸的植株,依據《蘋果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5,系統觀測各品種的萌芽率、成枝力及枝類構成等關鍵指標。
測定果實品質指標(包含單果質量、果形指數的外在品質和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等內在品質)和產量時,也是采取隨機取樣法,從各接穗品種中選取5株生長良好、樹勢中庸的植株,每株于樹冠中部按東、南、西、北四個主方位各采集1個果實,累計獲取樣本20個/品種。
1.3.1果實外在品質 (1)單果質量測定:采用精度為 0.1g 的電子天平,隨機選取20個果實樣本進行稱量,取均值作為最終結果。(2)果形指數測定:隨機選取20個成熟、無畸形的果實,采用精度為 0.1mm 的游標卡尺測定其縱徑與橫徑,計算縱徑/橫徑的比
值并求其平均值。
1.3.2果實內在品質 (1)硬度測定:使用手持硬度計(探頭直徑 11mm 檢測蘋果去皮硬度,在果實赤道部位(最寬處)對稱選取4個測量點,累計采樣20個果實后計算其平均值。(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檢測:采用手持式ATAGO數顯糖度儀,隨機抽取20個果實樣本,取蘋果赤道部位果肉(避開果核與果皮),切塊約 50g ,用雙層紗布包裹果肉擠壓汁液滴于糖度儀棱鏡中央進行測定,取其平均值。
2 結果分析
2.1 6個引進新品種生長結果習性調查
從表1可以看出,6個引進蘋果新品種萌芽率和成枝力均顯著高于對照品種長富2號,其中瑞陽萌芽率和成枝力最高,其次為瑞雪,再次為秦脆,分別達到 57.5%.56.0%.55.3% 和 5.5,5.1,4.9 。6個引進新品種枝類組成所占比例差異顯著 (Plt;0.05) ,短枝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其中瑞陽、瑞雪和秦脆的短枝比例位列前三,分別為 56.2%.55.7% 和 50.1% ,較對照增長27.8、27.3和21.7百分點。
表1蘋果引進新品種生長結果習性調查

2.2 6個引進新品種果實主要經濟性狀對比
由表2數據顯示,引進蘋果新品種果實品質差異較大。單果質量方面,只有蜜脆大于長富2號(CK),且達到顯著差異水平 (Plt;0.05) ;瑞雪雖大于對照,但差異不顯著 (Pgt;0.05) ,而其他品種均低于對照品種,且差異顯著 (Plt;0.05) 。果形指數方面,從高到低依次為瑞雪、維納斯黃金、瑞陽、玉華早富和秦脆、蜜脆,分別達到 0.93、0.91、0.89 和0.88、0.81,果形指數增加 0.01~0.06 ,但除蜜脆外與對照品種沒有顯著差異
;蜜脆的果形指數較小,與對照品種有顯著差異 (Plt;0.05) 。果實硬度方面,瑞雪的果實硬度最高,為 8.9kg/cm2 ,第二為維納斯黃金,為8kg/cm2 ,且均與對照達到顯著差異水平 (Plt;0.05)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方面,瑞雪含量最高,達到19.5% ;其次為秦脆,達到 18.2% ;第三為瑞陽,達到17.9% 。都與對照品種差異顯著( ?Plt;0.05) 。商品率方面,瑞陽、瑞雪分別達到 85.3% 和 81.5% ,且與對照品種差異顯著 (Plt;0.05) 。對6個果樹新品種展開連續4年的產量追蹤,不同品種的增長幅度差異比較大。每年均有4個蘋果新品種產量均高于對照品種長富2號,其中,瑞陽、瑞雪和秦脆3個品種表現出優異的豐產特性,與對照相比增產 23%~35% ,差異性顯著 (Plt;0.05) ,在高接換頭后第4年即進入盛產期,且展現出突出的早果特性與穩產優勢(圖1)。
表2蘋果引進新品種果實主要經濟性狀對比

3 討論與小結
經過4年對瑞陽、瑞雪、秦脆、維納斯黃金、玉華早富、蜜脆等6個新品種的連續觀察和分析,瑞陽、瑞雪和秦脆3個新品種在米脂縣和子洲縣種植后,果實肉質細脆,酸甜可口,風味濃郁,果形端莊,果面光潔,色澤艷麗,品質極佳,且樹體均具短枝特性,豐
圖17個蘋果品種果實品種性狀

A.長富2號;B.瑞陽;C.瑞雪D.秦脆;E.維納斯·黃金;F.玉華早富;G.蜜脆
產性強,適應范圍廣。此外,瑞陽為早熟品種,而瑞雪和秦脆為中晚熟品種,可有效緩解當地品種發展不均衡問題,極大延長了果品供應期,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加之這3個新品種都極耐貯藏,配合冷庫貯藏和氣調庫貯藏的保鮮方式,能夠有效提高果農的經濟效益。因此,瑞陽、瑞雪和秦脆3個新品種適宜在榆林地區大面積推廣種植。
參考文獻
[1]魯成,劉浪,路飛雄,等.9個蘋果新品種在榆林南部丘
陵溝壑區的引種表現[J].陜西農業科學,2023,69(1):66-70.
[2] 賀艷娥,于海礁,思濤.榆林山地蘋果貯藏保鮮技術[J].落葉果樹,2025,57(1):85-87.
[3] 賀艷娥,李文洋.淺談陜西榆林山地蘋果產業發展思路[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2(10):34-35.
[4] 李志強,郭小云,張橋,等.神木地區9種山地蘋果新品種引種試栽[J].果樹資源學報,2025,6(1):119-122.
[5] 王昆,劉鳳之,曹玉芬.蘋果種質資源描述規范和數據標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