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腐爛病是一種枝干病害,在山東曹縣蘋果園區內發病率較高,對果樹的生長發育威脅較大。腐爛病主要對蘋果枝干及其皮層實施侵染危害(圖1),染病后果樹長勢明顯減弱,嚴重發生時樹體逐漸死亡,果樹欠收絕產,果農損失慘重。因此,建議果農對果園實施精心管護,提高樹體抵抗力;日常做好預防工作,降低病害的發生概率。樹體染病后,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對腐爛病予以控制,避免果實品質受到影響。
圖1 蘋果樹腐爛病

1 發生類型
蘋果樹腐爛病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潰瘍型和枯枝型。
1.1 潰瘍型腐爛病
潰瘍型腐爛病在春季較為常見,多發生在主干及主枝基部。發病初期,病斑呈現紅褐色水漬狀,樹皮剝離后可見內部組織呈現暗紅褐色,部分病樹樹體表面滲出黃褐色汁液。隨病情逐漸加重,樹體內水分流失嚴重,之后不久溢出的黃褐色汁液逐漸轉為黑褐色。此類腐爛病在早春時期發展迅猛,小病斑迅速擴大,最終導致蘋果樹枝枯萎、樹體死亡,對蘋果生產造成損失較重。
1.2 枯枝型腐爛病
枯枝型腐爛病主要侵染2~3年生、4~5年生的果臺及枝條,生長勢差、抗性較弱的蘋果樹染病率較高。染病處起初出現紅褐色的不規則病斑,之后迅速擴散,染病部位逐漸出現眾多黑色小粒點,致使蘋果樹枝干枯萎甚至死亡。
2 發病原因
2.1 不利氣候因素
蘋果樹腐爛病發生受低溫凍害影響較大,若冬春季節溫度較低,樹木受到凍害,樹體自身抵抗力下降,腐爛病的發生概率就會大大增加。蘋果樹開花期、幼果期若遭遇“倒春寒”危害,不但果實會減產,當年及第2年都會引發較重的腐爛病,給樹木生長以沉重的打擊。
2.2 土壤狀況不良
蘋果樹腐爛病的發生與土壤肥力狀況密切相關。蘋果樹在生長過程中不斷汲取土壤中的養分,土壤肥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其生長態勢。蘋果樹勢強壯,樹體抗病能力強,腐爛病發生的概率就低。有的果農存在“見果才施肥”的誤區,蘋果樹生長前期施肥偏少或不施肥,待坐果后才開始施肥;部分果農對肥料的科學配比缺乏深入了解,常因有機肥施用量不足或施肥種類單一,造成土壤養分失衡;此外,在施肥過程中,還存在隨意加大施肥量的現象,蘋果樹在生長過程中,若鉀肥施用量不足但氮肥過量,容易引發土壤板結和蘋果樹燒根等問題。這些均會顯著增大蘋果樹腐爛病的發病風險。
2.3 苗木質量不高
市場銷售的蘋果苗木規格不一、質量各異。一些果農在建園時缺乏科學規劃,盲目跟風選擇品種,未能充分考慮園區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導致所栽植的蘋果樹出現生長發育不良、長勢衰弱的情況,這使得蘋果樹更容易感染腐爛病。此外,部分果園選用嫁接苗的砧木為蘋果實生砧。雖然這類苗木在建園初期生長速度較快,然而抗病性相對較弱,且耐澇和耐旱性不佳,根系易感染病菌,樹體隨之衰弱,導致蘋果樹腐爛病的發病率較高。
2.4 樹體修剪不科學
科學合理的整形修剪能夠顯著改善果園的通風透光條件,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部分修剪方式可能導致葉量保留不足。這使得枝條在直射光下長時間暴露,增加了日灼損傷的風險,進而提高了腐爛病的發病率。此外,過度修剪、修剪不當均會造成蘋果樹傷口過多及過大,易造成腐爛病等病害的發生。部分果農為了提升經濟效益,采取了過度留花留果的措施(圖2),甚至頻繁使用環剝、環割等促花手段。這些做法雖然短期內可能增加產量,但會導致樹體負載過重,進而使養分供應不足,樹勢日漸衰弱,腐爛病等病害的發生概率大大增加。
2.5 水分管理不合理
圖2 蘋果樹負載過重

部分果園由于管理水平較低,缺乏必要的排灌防澇設備,仍采用傳統的漫灌方式,易造成水資源的浪費,嚴重破壞土壤結構,導致土壤環境惡化,進而引發樹木根系出現腐爛現象。此外,如果果園灌溉封凍水的時間過晚,在土壤已出現結冰時才灌溉,水分難以滲透至果樹根系,根系會因為低溫和缺水而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翌年春季蘋果樹就會長勢不良,從而增加感染腐爛病的風險。
2.6 防治措施不恰當
果農不重視蘋果樹腐爛病的監測與預警,未能在發病早期開展有效的防治工作,往往等到病害癥狀明顯時才開始防治,此時已錯失最好的防治時期。在防治蘋果樹腐爛病時,一些果農傾向于使用高毒、殘留期長的農藥,對新農藥的推廣持敷衍態度,導致許多高效、低殘留的農藥在實際應用中推廣速度較慢。有的果農不注重園區衛生,對樹體上的老皮、翹皮沒有刮除干凈,枯萎的枝條、遭受病蟲害嚴重的枝葉、園區內堆積的雜草及落葉沒有及時清理,修剪后的枝條、刮除的翹皮及老皮在園區隨意堆放,這些行為促使園區內病菌和蟲卵大量滋生。另外修剪后的傷口若未及時處理,長期暴曬會失水開裂,導致樹體日漸衰敗,無形中增加了腐爛病的感病風險。
3 綜合治理措施
3.1 預防措施
果園建設時應采用健壯幼苗種植,日常加強對蘋果園的精細化管理(圖3),提高蘋果樹體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及時清除果園內的枯枝雜草,消滅隱蔽其中的病原菌,預防和控制腐爛病的發生;對于染病的蘋果樹,盡量在短時間將病斑刮凈,以此阻止病菌進一步擴散蔓延。在入冬前,應徹底清除園區內所有染病的葉片和枯萎的枝條,并將其移出園區進行焚燒或深埋處理。這一措施能夠顯著降低園區內病原菌和害蟲的數量,從而有效降低蘋果樹腐爛病的發生概率。
圖3蘋果園精細化管理

3.2 肥水運籌合理
蘋果樹的生長依賴充足的養分供應,因此合理的肥水至關重要。建議適當增加優質有機肥的施用量,并合理搭配磷肥、鉀肥及必要的微量元素。這不僅有助于蘋果樹的健壯生長,還能顯著增強其對病原菌的抵抗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秋季施用基肥應盡早。此外,在春季干旱少雨時,應及時灌溉,確保蘋果樹的生長需求得到滿足,進一步促進樹體的健康生長,提高抵抗腐爛病等病害的能力。
3.3 加強樹體養護管理
一是合理修剪(圖4)。蘋果樹在修剪過程中,剪鋸傷口盡量不要過大,1年之內不要多次修剪果樹,防止修剪過重,果樹傷口恢復時間長,樹體自身的抵抗能力下降,腐爛病病菌趁機從修剪傷口侵入,危害果樹的健康。果樹修剪前,修剪工具務必進行消毒處理,未經消毒的工具禁止與樹體直接接觸,防正有害病菌傳播給健康枝干。修剪完成后,要及時在傷口部位涂抹甲基硫菌靈糊劑,做好傷口保護工作,可有效抵御病菌侵入。二是凍害防控措施。在冬春季節,需提前開展凍害預防工作。霜凍來臨前在果園熏煙預防凍害,霜凍過后剪除凍傷嚴重的小枝,要注意保護大枝的修剪傷口,及時使用康復劑、腐必清等均勻涂抹,以此防止腐爛病菌的侵染。三是合理負載。果農要按照“合理負載”的要求,嚴格控制留花留果量,避免留花留果過多消耗大量養分,引起樹勢減弱。合理負載,控制適量的花果量,不影響樹木長勢,樹體健康才能提高抵抗腐爛病的能力。
圖4蘋果樹合理修剪

3.4 藥劑防治
一是樹體噴藥。春季果樹易受腐爛病菌感染,可使用果園清、果康寶各300倍液混勻,使用機動噴霧機械全面噴灑果樹枝干,減少病菌的傳播。蘋果采摘后2周,選用 25% 環丙唑乳油1500倍液對樹體進行嚴密噴殺,可有效降低腐爛病再發生的概率。二是藥劑涂干。一般在6一8月,涂藥前先刮凈粗老翹皮以及樹干淺層的褐變組織等,然后使用 43% 戊唑醇懸浮劑150倍液等藥液在樹干、樹枝上均勻細致地涂抹。間隔7d,連續涂抹2次,對腐爛病菌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4結論
腐爛病的發生削弱了蘋果樹的長勢,對果實的品質與產量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必須予以控制。在生產實踐中要詳細掌握腐爛病的發生特征與影響因素,認真分析發病原因,從良種選擇、科學選址、合理修剪、肥水管理等方面,對果樹加強管理,以此預防和減緩腐爛病的發生。在春季及秋季2個染病高峰期,選用高效藥劑進行防治,在保證防效的基礎上,盡量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