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開飛機的小狗》是童書作家約翰·伯寧罕最后的作品,飽含著伯寧罕在遲暮之年對生命的體悟和對世界的深情告別。
邁爾斯是一條難對付的小狗。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身體逐漸虛弱,他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飛機成為邁爾斯余生的轉機。當引擎發動、螺旋槳旋轉,邁爾斯駕駛著飛機飛向了天空
目送著融入朝陽、漸漸模糊的飛機殘影,我們心中不禁莫名惆帳,那是對邁爾斯的萬千感懷與不舍。然而,這絕不是悲傷,因為只要閱讀過《會開車的小狗》和《會開飛機的小狗》,目擊過邁爾斯完整“狗生\"的讀者,在見證他不斷尋求自我拓展和超越的歷程后,就會明白邁爾斯度過了怎樣精彩而圓滿的一生,寫下了屬于他的傳奇和無盡的詩。
邁爾斯(Miles)的另一重含義是“很遠的距離”,也許在被命名的那一刻,小狗邁爾斯就注定要離開家庭,前往遠方,探尋自我。在前作《會開車的小狗》里,當邁爾斯成為會開車的小狗,走上探求自我之路后,天地如此遼闊,世界向他敞開。借助神奇工具一一汽車,邁爾斯拓展了生命的空間,被壓抑的自我和可實現的自我獲得了同一性,他在對現實的超越中找到了自己。
當邁爾斯駕車歸來,年輕躁動的心得到安撫,他也漸漸成熟、淡定,這仍然是一個傳統英雄冒險故事的變形和化約。而在《會開飛機的小狗》中,作者再一次追問和探尋:“英雄”遲暮之后,還有繼續冒險的能力和需要嗎?衰老時,我們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沉重的肉身”。和前作不同,《會開飛機的小狗》中的邁爾斯不再謀求樹立自我,而是尋求超越自我,尤其是超越身體對心靈的束縛。當身體衰老且飽受折磨時,飛機不僅是將邁爾斯送往遠方的神奇工具,更是他支撐身體、延長活力的“魔藥”,邁爾斯的視野從四方的拓寬變為縱向立體的俯瞰:曾經的遼闊大地位于腳下,一路風景霎時渺小世界變小,而邁爾斯的心卻更大、更深沉了。從一個新的角度,邁爾斯觀察著世界,不僅拓展了生命的空間,也實現了對世界和自我的認知超越。
從前,邁爾斯置身于生活之中,感受著青春的活力與沖動;現在,邁爾斯身體的衰老反而換來了靈魂的輕盈,他乘著夢想的機翼,暮年之時仍然可以重新啟航,甚至飛向天空,以從未有過的角度去觀察世界、審視人生:這次冒險是心靈的解放。這必然會給予邁爾斯一番特殊的滋味和領悟,只是這一次,再沒有愛他的諾曼陪伴在身邊一一有些旅程,注定需要我們獨自完成。
在兒童文學領域中,暮年故事并不是高頻主題,卻往往發人深省。對于初嘗生命之泉的甘美、充分沐浴熱力陽光的孩童來說,適度閱讀觸及衰老和死亡主題的兒童文學作品,也許是用一種溫柔而易于理解的方式撥動著孩子對于生命意義感悟的心弦。萬物終有盡時,閱讀并討論這樣的作品,孩子可以溫和委婉地了解并更好地應對他者的衰老與死亡一學習對于“生\"的珍重,學習關于“死”的告別,也獲得對于生命意義的啟示:死亡并非是我們與所愛者關系的終點。
邁爾斯和伯寧罕亦將永恒地活在閱讀這部作品的讀者心中:再見,邁爾斯。再見,伯寧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