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新西蘭正式推出國家人工智能戰略(以下簡稱“人工智能戰略”),旨在加速人工智能應用與創新,提升生產力并增強國家競爭力。
“人工智能戰略”標志著新西蘭在科技發展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它的一大主題是國際合作與兼容性。新西蘭采用了經合組織(OECD)的《人工智能原則》,以指導新西蘭可信、創新的人工智能發展,為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監管和指導提供了制度框架。其內容涉及公平和隱私,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多個方面。
為應用和投資人工智能的企業建立信心是“人工智能戰略”的另一個主題。它提供了明確的政策和指導。政府通過此舉傳達了“對企業應用和投資人工智能的堅定支持”,并表明“這不僅僅是政策偏好,還是發展經濟的必要方面”。
與其他發達經濟體相比,新西蘭人工智能應用進展緩慢,未形成規模化較突出的應用能力。有的企業甚至沒有意識到人工智能的潛在價值,尚未制定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業務的規劃。
為鼓勵企業加強技術應用,增加研發投入,提升國家創新能力,政府推出“投資激勵”稅收優惠政策,顯示了國家層面對創新激勵的持續重視,這和“人工智能戰略”高度契合。任何在新西蘭注冊的企業均有機會申請,包括初創企業和成熟企業。政府計劃繼續加大研發投入,隨著“投資激勵”等新政策的實施,預計將有更多企業受益于研發稅收優惠,推動國家創新能力整體提升。此外,相關數據中心能夠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提供支撐。低延遲解決方案的高級計算能力,讓企業能夠更好地布局人工智能應用和謀劃數字創新。
新西蘭正用實際行動吸引全球前沿技術項目,努力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創業生態。比如成立專門的投資部門,還把原來的7家科研機構整合成3家,并成立“先進技術研究院”,專門為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學、量子科技等方向提供支持。
根據“人工智能戰略”,新西蘭將進一步應用人工智能推動精準農業的發展。建設農村超寬帶網絡,并建立用于偏遠地區農業物聯網的專項資金。鼓勵農產品加工企業應用人工智能。設立面向技術人員和農民的技術培訓項目。“人工智能戰略”還將先進醫療診斷列為重點發展領域。逐步建立起具有特色的醫療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技術支撐。
新西蘭主要依托現有的法律框架,強化人工智能的法治管理。在隱私法、消費者保護法等相關領域,規范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和使用,遏制人工智能應用中存在的不公平商業行為,防止人工智能系統產生歧視性結果,等等。
不過,由于新西蘭政府層面此前缺乏系統性政策引導和明確的人工智能監管框架,致使企業應用顧慮較多,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技術落地進程。

此次新西蘭在發布“人工智能戰略”的同時,相關政府部門公布了《企業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指南》,助力前述“人工智能戰略”的實際應用,增強公眾信任,幫助企業安全地使用、開發該技術并進行創新。這份指導文件為企業提供了相對較明確的操作框架,確保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符合標準。
在技術治理層面,新西蘭相應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透明度。企業應公開人工智能系統的基本功能、決策邏輯、數據來源和使用目的,確保用戶知情權。提供標準化文檔模板,幫助企業說明人工智能技術的風險與局限性。
二是公平性。定期評估人工智能模型是否存在歧視性輸出,防止算法偏見,并建立修正機制,可采用預處理技術(如數據重采樣)或處理中技術(如將公平性約束納入損失函數)來實現。明確企業應該對人工智能決策造成的負面影響承擔社會責任。鼓勵開發覆蓋多元用戶群體的人工智能產品,如針對不同文化的語言處理工具。
三是可追溯性。要求記錄人工智能訓練數據的獲取路徑及處理過程,確保每個輸出可追溯到具體數據的輸入和處理環節。推薦采用數字水印、元數據標記等技術追蹤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建立用戶投訴渠道,支持對問題人工智能系統的回溯審查。
盡管《企業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指南》提出了基礎性要求,但來自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的一些人工智能專家表示,在明確人工智能具體責任劃分上仍有提升空間。在復雜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中,人工智能系統通常是由多個環節和眾多主體協同構建與運作的,當出現決策失誤或造成不良后果時,究竟是算法開發者、數據提供者、模型訓練者還是最終使用者承擔主要責任,尚缺乏精準且清晰的界定。加之人工智能系統的運行常帶有“算法黑箱”特性,內部運行機制和決策過程難以被直觀理解與解釋,進一步加劇了明確責任主體的難度。這不僅讓責任判定工作難以推進,更可能導致責任無法得到有效落實,進而影響到對受損方的合理補償與對相關主體的有效約束。此外,企業執行力度可能參差不齊,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的企業對前述指南的理解和落實程度可能差異較大。這就需要后續政策補充,比如出臺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的差異化實施細則,提供適宜的扶持與監管措施,以確保多數企業在人工智能的使用中能朝著負責任的方向發展。
有業內人士建議,新西蘭政府可以組織由法律專家、技術專家、倫理學家等多方組成的專業團隊,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系統的各個環節,制定出適用于不同復雜程度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責任判定標準。在應對“算法黑箱”問題上,鼓勵科研機構與企業合作,開發能夠解釋算法運行機制和決策過程的技術工具。同時,在企業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時,對于配備相應的解釋性技術需要進一步細化要求,確保監管部門、用戶等相關方能夠清晰理解人工智能的決策邏輯。為提升企業執行力度,政府可建立分行業、分規模施策,同時,搭建企業間交流平臺,促進不同企業分享人工智能應用經驗,縮小企業間在人工智能應用與責任落實上的差距。
此外,就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而言,新西蘭央行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工具和模型正帶來顯著效益,包括生產效率提升、建模精準度提高、風險評估能力及網絡防御能力的強化,但是金融服務領域人工智能應用的快速普及可能對金融穩定構成一定的風險。報告稱,人工智能系統錯誤、數據隱私問題可能放大現有風險。對少數第三方人工智能服務商日益增長的依賴可能導致市場壟斷,形成新的風險傳導通道。對此,新西蘭央行的一位主管表示:“我們將持續密切關注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應用趨勢,以及不斷演變的監管格局,確保金融體系始終具備防控新興風險的能力。接下來,我們將采取一系列具體行動,實現金融監管與金融科技的同步發展,并大力推動金融機構完善自身的風險防控框架。”
編輯:張宏羽" " zhanghongyuch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