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五”規劃是上海面向2035年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蓄力而上的關鍵規劃。為高質量推進上海市“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結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十五五”規劃綱要編制專題調研,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會同上海市人大財經委共同研究確定此次聯系社區的主題和內容,統籌指導上海市各區人大高質量組織開展聯系社區活動。
根據上海市人大常委會2025年度代表工作計劃以及《關于市人大代表聯系社區的若干規定》,從今年5月12日至6月17日,全體市人大代表(同步邀請在滬全國人大代表)圍繞聽取人民群眾對上海市“十五五”規劃編制中涉及民生領域內容的意見建議,開展了2025年第一輪市人大代表集中聯系社區活動。本輪集中聯系社區活動共有12位全國人大代表、473位市人大代表和6200多位區、鄉鎮人大代表參加,他們與21700多位社區居民以及駐區企業、樓宇、園區、學校、醫院、養老機構、社會組織的群眾代表進行了聯系,開展了2800多場走訪、座談、視察等活動,共收集有關“十五五”規劃編制中涉及民生領域內容的意見建議5400多條。
上海市各區人大積極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以及《關于市人大代表聯系社區的若干規定》,優化聯系社區活動,豐富聯系形式、拓展聯系對象。上海市四級(全國、市、區、鄉鎮)人大代表同頻共振,共同深入基層,充分聽取人民群眾對上海市“十五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比如,楊浦區推進“社區、園區、校區”聯動問策,以社區為主體,同時覆蓋高校、園區,廣泛聽取高校師生、企業負責人、新就業群體、社區群眾等各方面人群的不同訴求,全方位收集對“十五五”規劃編制的民意。金山區通過組織開展市人大代表“看金山”活動,讓他們充分了解市重大工程項目進展情況,加深對“十五五”規劃編制的直觀感受。
五”規劃編制的期盼和愿景,在此次聯系社區活動中,上海市人大財經委會同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面向全市1.4萬余名四級人大代表開展了“十五五”規劃綱要編制問卷調查工作。上海市各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共計10958人次的人大代表通過二維碼掃碼等方式填寫了問卷調查,完成率在75%以上,創下了歷次規劃綱要問卷調查參與人數和比例的新高,為科學編制“十五五”規劃綱要提供了最鮮活的數據和最有代表性的意見建議,成為深入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十五五”規劃的生動實踐。
此次聯系社區活動集思廣益,聚焦上海市“十五五”規劃編制涉及民生領域的重點事項,如:高質量充分就業、推進教育現代化、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完善為老服務及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提升文化和體育等公共服務、提升市民居住質量和居住環境、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提升交通出行體驗等。其中,涉及市級層面的意見建議,將由市人大財經委梳理分析后,及時報送市委并反饋政府相關部門,為市委提出“十五五”規劃建議、市政府編制“十五五”規劃綱要提供參考,為市人民代表大會高質量審查批準規劃綱要做好充分準備,從而切實將人民群眾的“金點子”轉化為規劃編制的“金鑰匙”。
當前,上海市正在深化推進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站建設。在此次聯系社區活動中,各區人大積極依托基層實踐站的陣地,組織人大代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點聽、實地看、深入議,豐富人大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形式和載體。
上海市各區人大積極探索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與人大代表聯系社區活動,深化國家機關匯集民智工作機制。在此次聯系社區活動中,共1900多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參加聯系社區活動,直接聽取和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意見訴求。比如,奉賢區柘林鎮推行“人大代表+”多元組團接待模式,組織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協助人大代表聯系社區,凝聚多方合力,現場商議解決小區外圍綠化管護責任劃分問題。虹口區廣中路街道組織召開市人大代表與街道服務辦條線干部、居民區民政干部的專題座談會,“面對面”研究社會救助工作相關問題,為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建議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各區人大積極打造“議事會”“議事廳”等基層民主協商議事平臺,探索人大代表參與基層治理新機制,推動人大代表履職賦能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比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開展“美好臨汾議事廳”住宅小區排水設施治理專場議事協商活動,組織人大代表、職能部門、居民代表、專業人士等共議共建,以人大協商破解社區治理難題。青浦區朱家角鎮邀請駐站代表積極參與北大街居民區的街區議事會,圍繞污水堵塞、房屋破損、電線雜亂等民生問題展開協商,通過務實有效的舉措,推動“景區、街區、社區”三區融合治理成效的提升。
每月16日是上海市全市統一的“人大代表聯系服務人民群眾日”,各區人大將人大代表聯系社區活動與聯系服務群眾日緊密結合,力求更好地“聽民意、聚民智、惠民生”。比如,崇明區結合“匯智賦能‘十五五’千名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開展人大代表聯系服務群眾日活動、市人大代表集中聯系社區等“五個一”活動。閔行區顓橋鎮將人大代表聯系服務群眾日活動向園區、街區延伸,通過“固定接待+流動服務”模式擴大聯系覆蓋面,人大代表主動“出站”、輪流“擺攤”聽取民意,聚焦鎮域內園區企業的熱點、難點問題,以“組團式”服務精準幫困解憂。
各級人大健全完善人大代表聯系社區時對群眾意見建議的收集匯總、分級處理、跟蹤反饋工作機制。據統計,2024年下半年人大代表聯系社區活動所收集的意見建議已解決2900多件。上海市各級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盡責,力爭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首先,探索人大代表進網格,助力基層治理。上海市各區人大積極推動人大代表融入“多格合一”治理框架,在基層治理中更好發揮作用。比如,福州路17號作為優秀歷史建筑,面臨嚴格的保護要求和復雜多樣的民生訴求,黃浦區外灘街道依托街道綜合網格“663”工作機制,聯動第二綜合網格召開黨建聯席會議,推動人大代表“進站入格”,發揮人大代表專業優勢和監督作用,推進老大樓治理取得成效。
其次,創新工作機制,提升聯系實效。上海市各區人大積極打造工作品牌、完善工作機制,打通聯系社區的“最后一公里”。比如,普陀區打造“我要約代表”工作品牌,形成“居民點單、代表督辦、部門答卷、律師護航”的閉環機制,讓每一份民意“落地有聲”。
最后,加強跟蹤問效,回應民生關切。上海市各區人大抓好聯系社區群眾反映問題的跟蹤處理,切實將群眾訴求轉化為惠民實效。比如,針對群眾提出的電動自行車安全使用和便捷充電的雙重需求,長寧區持續開展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全鏈條整治,會同相關部門推進充電端口建設和換電柜安裝。
編輯:黃靈" "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