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將近,悶熱和水汽都開始積攢、涌動,等待著宣泄。小王看了一眼逐漸淡下去的天光,起身合上二樓紗窗,回到桌前,擰了擰眉心,再次看向Z市公安局上午送來的案件材料。
這本是一件普通盜竊案件,小王進入檢察院后經手這類案件早不下二十件,自是駕輕就熟。不同以往的是,檢察官老朱交給小王時神色隱約有一絲憂慮,讓其審查要格外仔細些。
Z市地鐵站點施工方報案,稱工地內近200米電纜被盜,現場僅留存10余米殘料。警方經偵查很快鎖定了由光頭李(團伙成員代號)等三人組成的盜竊團伙,并迅速將三人拘傳。
三人供述,他們利用工地夜間無人值守的漏洞,半年內分三次盜取電纜,每次均使用液壓鉗剪斷后裝車運至附近廢品回收站銷贓——至此案情清晰、人贓俱獲。
小王審查后才發現本案看似簡單,證據支撐卻并非那么扎實、充分:因為表面看三人供述高度一致,作案時間、地點、銷贓方式相互印證,然而作案工具已滅失,銷贓交易也全程以現金結算,未留下任何線上資金記錄。
此外,被盜電纜外層絕緣皮被剝除,僅剩黑色無標識內層包裹銅芯,難以有效被辨識……
為了進一步驗證,小王跟著老朱一起提訊了光頭李等人,幾人言辭雖有細微區別,但基本與此前供述一致,可以與其他在案證據相互印證。
然而,想到訊問中光頭李總是帶著怪異的眼神,加之客觀證據的缺乏,基于一貫工作原則,小王就證據漏洞進行總結,向公安機關發去補偵提綱,讓其調取聊天記錄、周邊監控等間接客觀證據,完善證據鏈。
案件經補充偵查后再次移送檢察機關,Z市的梅雨季也已開始,只是,淅淅瀝瀝的雨聲里,原本以為已經塵埃落定的案情卻再次泛起波瀾。
原本認罪的光頭李等三人集體翻供,他們聲稱自己雖有合謀,但僅盜竊100米電纜,并辯稱此前的供述系“受迫認罪”。
補充偵查中部分證據難以補齊,光頭李的辯護律師亦提出尖銳質疑:一是客觀證據層面,無監控、無作案工具、無銷贓記錄。二是扣押的涉案物品難以被確認為原物,公安機關固定的電纜系偵查時經光頭李辨認后扣押,但廢品站電纜種類繁多、堆積如山,如何證明被扣押的銅芯確系失竊電纜?
小王還考慮到了現實情況,案涉電纜查無明確行業標準,若以案發現場電纜殘料為樣本,與回收站廢料及所扣押的進行逐一鑒定比對,成本高昂且工作量極大,并非上策。至此,案件陷入僵局。小王望著窗外的雨嘆了口氣,案情正如這梅雨,剪不斷,理還亂。
在一籌莫展之際,小王反復翻閱電子證據卷宗,一份原本被快速掠過的供貨單上,印在電纜上“WDZB1-YJY 150mm×3/75mm×2”的規格代碼引起了他的注意。身份號碼是公民的唯一編碼,那么,電纜的唯一“身份代碼”是啥呢?
想到就做,小王抓牢這一閃的靈感,多方咨詢專家并查閱資料,發現這串代碼竟可以完整揭示電纜的“基因信息”:“WDZB1”代表低煙無鹵B1阻燃型電纜,燃燒時僅產生少量白色煙霧,其密度大于水(普通PVC電纜密度小于水),而“YJY”指緣層與護套材質,“150mm×3/75mm×2”表明電纜由3根150mm、2根75mm的銅芯組成。
基于此信息,辦案團隊設計了成本低、耗時短的三步驗證方案,規格篩查、浮水檢測和燃燒對比。
很快,實驗結果出來了,扣押樣本與失竊電纜特性完全吻合,且廢品回收站內同類電纜數量與報案失竊量一致。帶著這份證據,辦案團隊再次提審光頭李等人,面對這個細節,本是“慣犯”的光頭李等人心理防線崩潰,最終認罪認罰。
法槌敲下,這起歷時兩個半月的案件完整地畫上了句號。這一年的梅雨季已經過去,Z市迎來久違的晴天。小王跟著檢察官老朱走出法院大門,陽光下,小王瞇了瞇眼,笑道:“咱們這次算不算八十一難取真經——功成身退啊?”
老朱回道:“幾個菜啊就醉了?你才剛上路呢!‘簡案不簡單’,要綜合全案證據,尤其在新型犯罪態勢下,咱們以后更加要突破傳統證據審查的路徑依賴?!啺覆缓嗈k’,這案子是一個好的切入點,把咱們案中發現的地鐵管理漏洞及法律風險總結下,或許可以提出社會治理檢察建議?!笨粗飞瞎庥捌沛叮⊥跣闹杏縿映鲋T多想法,路就算再遠,但慢慢走,終將到達。
(本文為微小說,人物與情節均為虛構;作者單位系杭州鐵路運輸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