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嗎?全球超4.6億人有聽力問題,而其中一半以上與看不見的基因有關。但是別緊張,遺傳性耳聾基因篩查,正成為守護聽力健康的關鍵。
遺傳性耳聾是由于耳聾基因突變而導致的聽力障礙,主要是由于父母攜帶遺傳性耳聾基因突變并傳給后代所引起的。遺傳性耳聾不僅影響患者自身,而且可以遺傳給下一代。
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是通過檢測個體的基因序列,確定其是否攜帶與耳聾相關的基因突變,從而預測個體是否有遺傳性耳聾的風險。這一檢測在孕前、孕期及新生兒期等多個時段均可進行,有助于實現早發現、早預防、早干預。
對于檢測出攜帶遺傳性耳聾基因突變的家庭,在生育二胎時可以進行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降低再次生育聾兒的風險,實現優生優育;也有助于了解本地區常見的耳聾基因突變類型和頻率,從而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耳聾防治策略,提高整體人群的耳聾防治水平。
基因篩查最好的一點,就是能幫助那些準備要孩子或正在懷孕的夫妻查出身體里是否存在“壞”基因。有些人看起來很健康,但身體里卻攜帶著一些可能導致耳聾的“壞”基因,自己卻完全不知道。如果夫妻雙方碰巧攜帶了同一種“壞”基因,那么生下來的寶寶就有高達1/4的可能會是聾兒。通過基因篩查,我們可以提前知曉孩子得先天性耳聾的風險有多少,這樣夫妻雙方就能做到心里有數,在醫生指導下早做規劃和選擇,最大限度地保護未來寶寶的聽力健康。
對已經耳聾的人,尤其是小朋友,基因篩查能快速找到病因,使后續治療和干預措施更精準、有效。其優點在于:
●有助于選對助聽器
基因篩查能指導醫生選擇適合的助聽設備。
有些基因突變導致的耳聾,佩戴普通助聽器效果可能一般,但植入人工耳蝸效果就特別好。
●有助于正確選擇藥物
這點至關重要!比如攜帶線粒體12SrRNA(MT-RNR1基因)突變的人,哪怕打一針常用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都可能造成永久性的、不可逆的耳聾。基因篩查能提前預警,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
●有助于排查其他問題
有些基因不僅影響聽力,還可能同時影響甲狀腺、視力等,引起其他健康問題。
此外,基因篩查還是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黃金搭檔”。普通的聽力篩查只能測出寶寶聽沒聽見,查不出潛在的基因問題。兩者相結合,就能更早、更全面地發現隱患,讓寶寶及時得到干預,不錯過學習說話的黃金時期。
●備孕/懷孕夫妻
尤其是夫妻雙方來自同一個地方(如中國北方聽力和語言障礙高發區的夫妻,攜帶SLC26A4突變風險較高),或有不明原因的聽力和語言障礙親屬。
●有耳聾家族史者
父母、兄弟姐妹有耳聾,特別是小時候就耳聾的。
●不明原因的耳聾患者
尤其是兒童、青少年時期發病的。
●新生兒/嬰幼兒
普通聽力篩查沒通過的寶寶(60%的先天性耳聾患兒與基因有關);母親懷孕時感染過風疹、巨細胞病毒(CMV)的寶寶(查基因,排除遺傳因素)。
●有可疑癥狀的兒童
比如同時有視力問題、發育遲緩等。
●篩查前的注意事項
了解目的和意義。基因篩查不是必須做,但建議做,尤其是有耳聾家族史、生育過聾兒、計劃懷孕或孕早期的夫婦。目的是了解攜帶風險,提前干預或做好心理準備。
做好心理準備。篩查結果可能有多種情況(陰性、陽性或攜帶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無論結果如何,都有相應的應對方案。
做好信息準備。盡可能詳細地回憶和記錄:雙方家族中(直系和旁系親屬)是否有耳聾患者?什么年齡發病?是否明確原因?這對醫生的判斷很重要。
做好身體準備。一般無須空腹,保持正常作息,放松心情即可。
告知健康狀況。如有特殊疾病或正在服藥,需告知醫生或采樣人員。
預約與材料。提前預約篩查機構,帶好身份證件(夫妻雙方)。
●篩查后的注意事項
耐心等待結果。通常需要1~4周時間。
結果領取/查詢。關注機構通知方式(電話、短信、App等),按指示領取紙質報告或查看電子報告。

最重要的一步——掛號咨詢。掛遺傳咨詢科、耳鼻喉科(聽力專科)、產前診斷中心或兒科(新生兒篩查后)的號進行咨詢。
定期進行聽力檢查。無論篩查結果如何,寶寶在成長過程中都應定期進行聽力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聽力問題。
遵循醫生建議。對于檢測出攜帶突變基因的寶寶,家長應嚴格遵循醫生的建議,如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預防頭部外傷等。
●結果解讀
未檢測到基因突變。這是最理想的結果,表明寶寶目前攜帶常見耳聾基因突變的風險較低,但仍需注意后天因素對聽力的影響。
檢測到基因突變。家長不必過于驚慌,醫生會根據基因突變的類型和寶寶的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并給予相應的建議和指導。有些基因突變可能只是攜帶者,不會導致聽力問題;有些基因突變則可能提示寶寶存在較高的聽力損失風險,需密切監測其聽力變化。
需要強調的是:篩查不是確診,篩查查的是常見的耳聾相關基因突變(比如GJB2、SLC26A4、線粒體12SrRNA等),但不是所有基因突變都能查到。陰性結果不代表孩子的聽力100%正常,陽性結果也不代表孩子一定耳聾。拿到報告后,一定要找專業的醫生或遺傳咨詢師詳細解讀。
編輯/趙玉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