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里的墨色正泛著溫潤的光。這是屬于2023級中國畫碩士研究生的“中期刻度”,這不是終點的注腳,而是兩年求索路上,一次鄭重的“生長記錄”,作品將他們探索求知的軌跡鋪陳開來。從臨摹古畫的筆鋒初穩,到寫生時的觀察重構,再到創作中的物象表現。最觸動我的是那些“未完成感”,不是技法的生澀和稚嫩的表達,而是傳統語言與當代視角碰撞時的微妙震顫。這種“懸而未決”的生命力,展現著“中期匯報展”的魅力,它不是畢業展的圓滿收束,而是年輕創作者在傳統文脈里鑿出的小孔,透過這些孔洞能看見他們如何將臨摹古畫時積累的肌肉記憶,轉化為對當下生活的凝視;如何讓“筆墨當隨時代”的老命題,在個人體驗的淬煉中長出新鮮的肌理。那些略顯生硬的探索或許帶著生澀的棱角,卻因真誠而閃光,這些探索不是傳統的復刻,而是年輕的生命與千年文脈的碰撞,是“承古人”“師造化”與“發心源”的溫柔角力,是最珍貴的學術真誠。藝術從不是技巧的炫耀,而是一場永不停歇的與古人對話、與時代對話更是與自己藝術初心的對話。
愿這些青年創作者繼續以筆墨為鏡,在傳統與當代的對話中,在困惑與突破的循環里,畫出更遼闊的藝術天地。
孫巖 幽谷抒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