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瘋病又稱棗癌病、叢枝病、掃帚病,是棗樹上的一種毀滅性病害。病原是植原體(Phytoplasma),是介于病毒與細菌之間的一種微生物,有細胞膜而沒有細胞壁,生活于植物體細胞內。病樹俗稱公棗樹、瘋棗樹,棗樹一旦感染該病,一般發病3~6年后即可整株死亡。
2013年以來,棗瘋病在滄州偶有發生,但近幾年大面積發生、蔓延且日趨嚴重,甚至法桐、榆樹、國槐、絲棉木等綠化樹種也有發生。究其原因:一是城鎮綠化苗木(特別是松柏類)攜帶含有棗瘋病病原媒介昆蟲的可能性極大,直接導致周圍棗樹棗瘋病的發生;二是近年來由于受市場供需、極端氣候、生產成本增加和新疆棗沖擊、棗瘋病發生等的影響,棗農收益大幅減少,廣大棗農的種植積極性嚴重受挫,部分棗農放棄管理,特別是城鎮周邊的棗園棄管更為嚴重,導致棗瘋病媒介昆蟲大量發生,進而造成棗瘋病大面積發生;三是金絲小棗對棗瘋病抗性差,為棗瘋病的發生蔓延創造了條件。
1 癥狀特點
棗瘋病是一種系統侵染性病害,主要在當年生器官上表現明顯癥狀。
1.1花
花器返祖形成細弱的枝、葉等營養器官。雌蕊隨花柄延長轉化為小枝,萼片、花瓣、雄蕊均變為小葉(圖1、圖2)。
1.2葉
葉片狹長,質硬脆、小而黃化,葉緣上卷,秋季干枯,冬季不脫落(圖3、圖4)。
1.3枝芽
不正常萌發,發病枝的主芽和副芽同時萌發,而萌發形成的枝條上的主芽、副芽又多次同時萌發,導致枝條纖細、節間縮短,形成叢生狀瘋枝(圖5)。
圖1花器返祖,花柄開始伸長

圖2花器返祖,花蕾開始變成叢生小枝

圖3葉片上卷,小而黃化

圖4葉片休眠期不脫落

圖5主芽、副芽多次萌發形成叢生狀瘋枝

1.4根
主根萌發大量不定芽,形成一叢叢的短瘋根,同一條側根上可出現多叢瘋根,瘋根萌發的棗苗枝細、葉小而黃綠,呈稠密的叢枝狀(圖6。后期病根皮層腐爛,重者全株死亡。
圖6 根蘗叢生

1.5果
果面凹凸不平,著色不均勻,呈花臉狀。
2 發病規律
棗瘋病病原主要在棗樹根部越冬,春季萌發時由下向上運行,秋冬季枝條停止生長后由上往下運行至根部。病害潛育期最短25d,最長約1年,當年侵染早的棗樹上可能表現癥狀,當年侵染晚的棗樹第2年根蘗苗先表現癥狀。發病初期先在個別枝條上出現癥狀,而后蔓延至全株。由于芽的不正常萌發,消耗大量樹體營養,最后導致枝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
3 發病條件
棗園的管理水平對棗瘋病的發生與蔓延起著重要作用。管理水平較高的棗園,病原少、樹體抗性強,發病輕;管理粗放、樹勢衰弱的棗園,樹體抗性差,則發病較重;棄管棗園、周邊有松、柏樹的棗園發病重。
4 傳播途徑
棗瘋病的傳播途徑有兩種:一是人為傳播,生產過程中主要通過開甲、嫁接、修剪、機械作業及生產工具等方式將病原傳播到健康棗樹上;運輸過程中將苗木攜帶的病原進行異地傳播。二是通過葉蟬類媒介昆蟲傳播,如中國擬菱紋葉蟬(HishimonoideschinensisAnufriev)、凹緣菱紋葉蟬(Hishimonessella-tusUhler)、橙帶擬菱紋葉蟬(Hishimonoidesaurifas-cialisKuoh)等,葉蟬一旦攝入棗瘋病類菌原體后,將終生帶菌,可傳染健康棗樹。
5 綜合防控技術
5.1 加強檢疫控源頭
調運苗木時,要嚴格進行產地調查與檢驗,禁止從有病棗園或棗瘋病發病區調運苗木。
5.2培育和利用無病苗木
選擇健康棗園的無病母株采集接穗和繁殖根蘗苗。不要在病樹上選取接穗及根蘗苗,更不要在有病棗園的“無病樹”上選取接穗及根蘗苗。
5.3 選用抗病品種建園
可選用河北農業大學選育的極抗棗瘋病優良制干品種星光建園。
5.4 加強管理增強樹勢
增施有機肥,合理修剪,適量負載,培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及時清除樹下雜草、根蘗及棗園周邊的灌木,減少傳病蟲媒的滋生場所。
5.5 防治媒介昆蟲,切斷傳播途徑
葉蟬類昆蟲在瘋病樹吸食后在健康樹上取食即可傳病。一是結合日常病蟲害防治,分別于4月下旬、5月中旬、6月下旬對棗樹統一噴藥;二是抓住10月葉蟬向松、柏轉移至春季葉蟬向棗樹轉移之前的時機,向松、柏集中噴藥,以降低蟲口基數,減少侵染概率。藥劑可選擇 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 35% 吡蟲啉懸浮劑2000~4000倍液。
5.6 輸液治療控制病原
樹勢比較健壯的結果期病樹或衰老期的輕病樹,要及時進行樹干輸液(滴注)治療與康復,同時最好輔以手術治療去除瘋枝。
棗樹展葉后至開花前至少1周進行,河北滄州通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花后輸液治療當年的效果不明顯。選擇河北農業大學中國棗研究中心研發的復配藥劑“祛瘋1號\"“祛瘋2號\"等,按照說明(1套藥劑對水 5000mL ),灌入規格 1500mL 的輸液袋中,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樹干粗度確定每株棗樹輸液量,一般為1~2袋/株(圖7)。用電手鉆在病樹樹干上離地面 20~30cm 處鉆孔徑為0.45cm 、深達木質部 2~3cm 的注藥孔,鉆頭與樹干成 45° 夾角,然后將輸液袋掛在樹干 1.2m 以上處,打開輸液器開關,排凈輸液管道中的氣體,確定正常滴液后,將針頭斜向下插入鉆孔處,旋緊,放到最大輸液速度(圖8)。切記注藥孔位置盡可能與樹上的瘋枝相對應,避免將注藥孔打在死亡的木質部處,藥液要隨用隨配,配制好的藥液最好在 24h 內輸完。
圖7 藥液配制

圖8病樹輸液

5.7 高接換頭改造病株
凡屬于易高接換頭改造的病樹,可用河北農業大學選育的極抗棗瘋病優良制干品種星光進行多頭高接改造。高接時間一般為4月上旬至5月中旬,嫁接成活后及時除蘗和立柱縛苗。對擬高接改造的病樹也可以先輸液治療1年后再進行高接。
5.8 樹干涂抹根除病株
在生長季節,對未進入結果期的幼齡病樹和衰老期的重病樹,可采用苯磺隆、草甘膦等內吸性除草劑,通過樹干涂抹方式徹底殺死病株及樹下根蘗。用刮皮刀或斧頭環繞樹干去除寬約 25~30cm 樹皮,深達木質部,劃完后立即涂抹藥劑。同時,樹下用噴霧器噴灑除草劑,以徹底殺死根蘗苗(圖9)。
圖9樹干涂抹+樹下噴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