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葉蟬又名青跳蟬,屬同翅目葉蟬科,危害核桃、蘋果、梨、板栗、柿等多種果樹,是一種雜食性害蟲。該蟲在山東省1年發生3代,以若蟲、成蟲刺吸植物汁液為生,對樹木常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秋季雌成蟲以產卵器劃破枝干皮層,在果樹幼樹樹干的表皮下產卵,或者在成年樹的枝干上產卵,枝干外觀可見明顯的半月形卵痕傷口,嚴重發生時枝干密布傷口、樹勢逐漸衰弱,乃至整株死亡(圖1)。為有效控制大青葉蟬的危害,確保果樹健康生長,筆者選取了大青葉蟬發生嚴重的華茂核桃園和茂盛核桃園,在成蟲期(圖2)實施了包括燈光誘殺、樹干涂白及田間4種藥劑的防效對比試驗,旨在篩選最佳防治策略,為大青葉蟬的綜合治理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圖1大青葉蟬危害狀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情況
試驗地選址在大青葉蟬發生危害嚴重的新泰市華茂核桃園和茂盛核桃園,2個園區直線距離為6km ,布局情況一致:東西長 100m 、南北寬 40m 面積為 0.4hm2 ,株行距 4m×5m ,樹齡6年。設置華茂核桃園為綜合防治試驗區,在第3代成蟲期間實施殺蟲燈誘殺成蟲、樹干涂白阻止成蟲產卵及樹冠噴藥防治對比試驗(供試藥劑為: 1% 苦參堿水劑1000倍液、 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 20% 葉蟬散乳劑1000倍液)。設置茂盛核桃園為對照區,不做燈光誘殺和樹干涂白,不采取藥劑防控措施。試驗時間為2024年9—10月。
1.2 試驗過程
1.2.1殺蟲燈誘殺成蟲試驗9—10月為大青葉蟬第3代成蟲羽化期,9月21日在華茂核桃園安裝2盞頻振式殺蟲燈,利用成蟲趨光性較強的習性,用殺蟲燈進行誘殺成蟲試驗,9月22日統計并清理殺蟲燈盒里大青葉蟬的蟲尸。茂盛核桃園作為對照區(CK)不設置殺蟲燈燈誘成蟲,在9月21日清晨05:00一06:30,此時大青葉蟬成蟲在氣溫較冷情況下行動不活躍,可方便觀察、調查并統計成蟲數量。記錄華茂核桃園燈誘成蟲(蟲尸)數量,結果與對照園(CK)統計的成蟲數量做對比,計算成蟲死亡率。
圖2大青葉蟬成蟲

成蟲死亡率/%=試驗區成蟲燈誘數量 ×100 對照區成蟲活蟲數量
1.2.2樹干涂白阻止雌成蟲產卵試驗10月2日,大青葉蟬雌成蟲未產卵前,在華茂核桃園主干和主枝上涂白,阻止雌成蟲在上面產卵,茂盛核桃園作為對照區(CK)不做樹干涂白處理,10月30日在華茂核桃園和茂盛核桃園從南邊外圍數第三行果樹自東向西隔1株選取1株,各選取5株樹,調查兩個園區的成蟲產卵情況,計算產卵減退率。
成蟲產卵減退率/ %=
(對照區成蟲產卵塊數-處理區成蟲產卵塊數) ×100 。對照區成蟲產卵塊數
1.2.3樹體噴藥防治在華茂核桃園從東邊外圍數第5行、第7行、第9行、第11行、第13行果樹進行藥劑對比試驗。10月3日,第5行果樹噴灑 1% 苦參堿水劑1000倍液、第7行果樹噴灑 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第9行果樹噴灑 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第11行果樹噴灑 20% 葉蟬散乳劑1000倍液、第13行果樹噴灑清水做對比處理。10月9日、10月16日用同樣方法再噴灑2次。10月31日,分別對4行噴藥及1行噴清水的果樹從南部外圍開始抽取相鄰的5株樹,調查統計成蟲產卵數量,計算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 %=(對照區成蟲產卵數-處理區成蟲產卵數) ×100 。對照區成蟲產卵數
2 結果與分析
2.1殺蟲燈誘殺成蟲防治效果
9一10月大青葉蟬成蟲發生期間,利用成蟲極強的趨光習性,在夜晚用殺蟲燈誘殺成蟲。由表1可知,華茂核桃園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匯總燈誘成蟲(蟲尸)數量,其中大青葉蟬成蟲(蟲尸)為74頭,其他蟲尸為其他鱗翅目及鞘翅目等害蟲。茂盛核桃園作為對照園(CK)未安裝頻振式殺蟲燈,9月21日清晨調查統計成蟲數量為82頭。兩者對比計算得出華茂核桃園燈誘大青葉蟬成蟲為 90.24% ,防治效果顯著。
表1太陽能殺蟲燈誘殺成蟲防治效果

2.2樹干涂白阻止雌成蟲產卵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10月2日雌成蟲產卵前,實施核桃樹干、樹枝涂白防治試驗,因涂白劑有殺菌殺蟲的功效,對雌成蟲在枝干上產卵起到積極的干擾和阻止作用。雌成蟲在樹干、樹枝上的產卵量顯著減少,調查5株樣樹的產卵量為26塊,茂盛核桃園作為對照園(CK)不做樹干涂白處理,調查5株樣樹的產卵量為315塊,由此計算產卵減退率為 91.75% ,防治效果明顯。
表2樹干涂白阻止雌成蟲產卵的效果

2.34種藥劑防治效果對比
由表3可知,10月上中旬在成蟲產卵期,使用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進行藥物防治,由于溴氰菊酯是一種擬除蟲菊酯類的殺蟲劑,觸殺作用明顯,對植物吸附性好,不易被雨水沖刷,且兼具一定的胃毒及殺卵作用。防治后成蟲產卵明顯減少,防治效果為 96.43% 。使用 20% 葉蟬散乳劑1000倍液實施防治,由于該藥劑有較強觸殺作用,藥效迅速,擊倒力強,防治效果為 92.86% ,與使用 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相比無顯著差異。吡蟲啉是煙堿類殺蟲藥劑,害蟲不易產生抗性,防治大青葉蟬效果較好。使用 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防治后,防治效果為 89.29% ,僅次于施用 20% 葉蟬散乳劑1000倍液。施用 1% 苦參堿水劑10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差,僅為 67.86% 。這是因為苦參堿為天然植物性農藥,具有觸殺與胃毒作用,對大青葉蟬若蟲防治效果明顯,對成蟲及卵防效不理想。4種藥劑防效由高到低依次為 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gt;20% 葉蟬散乳劑1000倍液 gt;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 gt;1% 苦參堿水劑1000倍液。 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20% 葉蟬散乳劑1000倍液這2種藥劑防效最好,均在 92% 以上。
表3樹冠噴藥防治效果比較

3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華茂核桃園實施頻振式殺蟲燈燈光誘殺、樹干涂白阻止雌成蟲產卵及藥劑噴灑樹體等綜合措施,成蟲死亡率顯著提高,產卵量明顯減少,可基本控制大青葉蟬對核桃的危害。在成蟲產卵期間使用藥劑可優選防效顯著的 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 20% 葉蟬散乳劑1000倍液、 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為避免大青葉蟬產生抗藥性,可交替輪換使用溴氰菊酯、葉蟬散、吡蟲啉3種藥劑。1% 苦參堿水劑對成蟲期害蟲及卵防治效果較差,建議在大青葉蟬若蟲期使用,也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