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桃樹設施栽培發展迅速,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可實現反季節生產、延長供應期和提高效益,未來將朝著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方向發展。設施農業中環境因素對作物生長發育至關重要,能通過調控為作物創造適宜的環境、提高產量品質。桃樹設施栽培因桃樹對環境條件要求較高且不同階段需求不同,所以環境調控尤為關鍵。明確環境調控對桃樹生長發育的影響意義重大,可為桃樹設施栽培提供科學方案、優化措施,還能推動設施農業技術發展,為其他果樹栽培提供參考(圖1)。
圖1 桃樹設施栽培大棚內部

桃樹生長發育特點
1.1 桃樹的生命周期
1.1.1幼齡期生長快,根系和枝梢擴展,以營養生長為主,未形成花芽,適應力弱,需較高土壤肥力、適宜的溫度。
1.1.2結果初期開始結果但產量低,營養和生殖生長兼顧,對環境變化敏感,溫度、光照異常會影響花芽分化和果實發育。
1.1.3盛果期產量和品質達到高峰,生長穩定,需加強管理,維持樹勢健壯,延長盛果期。
1.1.4衰老期桃樹進入生長減弱期后,產量、品質均下降,可通過修剪、施肥等措施延緩衰老,提高效益]。
1.2 桃樹生長發育的生理過程
桃樹生長分營養與生殖生長。營養生長時,根系和枝梢生長具季節性:春季根系隨升溫加速生長,夏季達生長高峰,吸收力強,秋季因降溫減慢。新梢春季萌芽后迅速生長,夏季減慢,部分于秋季再生長。生殖生長中,花芽分化始于夏季高溫后,受光照、溫度、營養水平影響,條件適宜利于分化。開花結果含花期、授粉受精、果實發育階段,花期環境影響授粉受精與坐果率,果實發育需適宜的溫、光、水、養分[2]。
2 設施栽培中環境因素及其調控手段
2.1 溫度
桃樹不同生長階段對溫度要求有別,休眠期需低溫,萌芽期宜 10-15°C ,花期 15~20°C ,果實發育期 20~25°C 。設施內溫度受外界氣候與設施結構影響,可利用熱風爐、水暖等加熱設備升溫,溫度過高時,通過打開通風口通風降溫,夏季高溫還可遮陽降溫。
2.2 光照
設施內光照強度因受覆蓋材料阻擋,明顯低于自然環境,且分布不均,邊緣與頂部光照強,中部和底部弱。光照對桃樹光合作用極為關鍵,充足的光照可提升光合效率、促進碳水化合物合成,利于生長;光照不足則生長慢、花芽分化不良。光照不足時,可利用高壓鈉燈、LED燈等補光;夏季光照過強時,使用遮陽網、黑色塑料薄膜等遮光,能降低光照強度,減少葉片灼傷[3。溫室大棚中補光燈裝在支架上,上方有攝像頭,地面有管道與滴灌設備,構成現代化桃樹管理設施,補光燈模擬自然光,光照不足時,為桃樹生長提供必要的光照支持(圖2)。
圖2溫室大棚內有補光燈的桃樹生長發育的景象

2.3 濕度
設施內相對封閉,空氣濕度較高,土壤濕度受灌溉影響較大。設施栽培需合理調控土壤濕度,過濕易引發白粉病、炭疽病等病害,過干會導致桃樹葉片失水,適宜濕度有利于桃樹蒸騰及水分、養分運輸。通過滴灌、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調節土壤濕度,根據桃樹生長需求控制灌溉量。通風降濕是調節空氣濕度最有效的手段,濕度過高時,開啟通風口即可降低濕度。
2.4 氣體成分
白天設施內二氧化碳濃度因桃樹光合作用降低,夜間因桃樹呼吸及土壤微生物活動升高,氧氣濃度則隨桃樹呼吸降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提高其濃度可提高光合效率,氧氣利于桃樹正常生長??刹捎萌紵?、化學反應法、液態二氧化碳施肥法等方式提高設施內二氧化碳濃度,促進桃樹生長(圖3)。
圖3大棚桃樹栽培

3 環境調控對桃樹生長發育的影響
3.1 對營養生長的影響
適宜溫、光、水及氣體條件對桃樹根系與枝稍生長發育極為關鍵。適宜條件利于根系發育,溫度異常則會導致其生長受阻,不利于其吸收養分;光照不足致使其生長遲緩、活力降低;適宜濕度可保障土壤透氣性,利于根系呼吸。適宜溫度、充足光照使枝稍生長健壯、節間適中;適宜濕度維持水分平衡;提高設施內二氧化碳濃度,可增強桃樹光合作用,增加有機物累積量。
3.2 對生殖生長的影響
花芽分化是桃樹生殖生長的關鍵,充足光照、適宜溫度與良好營養利于分化。花期適宜溫度、光照、濕度能提高花粉活力,提高授粉受精成功率及坐果率。果實發育階段,適宜溫度、光照、水、養分,可促進果實膨大、糖分積累,提高果實色澤、甜度、硬度等。
4 環境調控與桃樹病蟲害發生的關系
4.1不同環境條件下病蟲害的發生規律
溫度和濕度是影響病原菌和害蟲生長繁殖的重要環境因素。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有利于病原菌和害蟲的生長繁殖,過高或過低的溫度和濕度則會抑制其生長繁殖。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也會影響病蟲害的發生,適宜的光照條件可以抑制病蟲害的發生。
4.2 創造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
通過合理的環境調控,可以創造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例如,控制設施內的溫度和濕度,使其不利于病原菌和害蟲的生長繁殖;加強通風,降低設施內的濕度,減少病原菌的滋生;合理施肥,增強桃樹的抗病能力等。
5 綜合環境調控策略
5.1桃樹不同生長時期的環境調控重點
休眠期的環境調控的重點是控制溫度,使其滿足桃樹休眠的低溫需要,同時,要保持設施內的空氣濕度控制在 50%~70% ,避免濕度過高導致桃樹發生病害;萌芽期設施內溫度白天應在 15~20°C .夜間不低于 5°C ,同時,要保證充足的光照和適宜的濕度;花期的環境調控重點是控制溫度和濕度,白天保持在 20~22°C ,夜間 10°C 左右適宜花粉的萌發和授粉受精。同時,要保證充足的光照,提高坐果率;果實發育期白天溫度保持 25~28°C ,夜間10~12°C ,同時保持適宜的光照和水分條件,可促進果實的膨大和糖分積累。同時,要注意防治病蟲害,保證果實的品質。
5.2 不同環境因子間的相互作用與協同調控
溫度、光照、濕度和氣體調控相互影響。溫度變化會影響濕度,光照強度改變也會影響溫濕度。所以環境調控時,要綜合考量各環境因子關系,協同優化。比如,陰雨天氣,使用補光燈補光時既可增強溫室內光照強度,也可增加溫室內溫度,創造更適宜桃樹生長的環境。
6 結論與展望
環境調控對桃樹生長發育影響重大,溫度、光照、濕度、氣體等環境因子在桃樹營養與生殖生長中起關鍵作用,且桃樹不同生長階段特點對環境要求各異。設施栽培時,需根據桃樹不同生長階段特點,合理調控環境,營造適宜條件。同時,合理環境調控能減少病蟲害滋生。綜合環境調控策略是提升桃樹設施栽培效益的核心,協同優化各環境因子,可提高桃樹產量與品質??蓮囊韵聨追矫嬷郑海?新型調控技術應用:科技發展催生諸多新型環境調控技術,如智能環境調控系統、納米材料用于環境調控等。(2)精準調控:當下桃樹設施栽培環境調控較粗放,今后要強化對桃樹生長各階段環境需求的研究,實現精準調控,提高調控效率與效果。(3)環境調控與可持續發展:桃樹設施栽培的環境調控要兼顧可持續發展,如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等。未來需深入研究兩者的關系,探尋環保節能的調控技術。
綜上所述,桃樹設施栽培中環境調控與生長發育密切相關。通過合理的環境調控,可以為桃樹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提高桃樹的產量和品質。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桃樹設施栽培中環境調控技術的研究,為桃樹設施栽培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陳世湘.桃樹早期豐產栽培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6(16):3969.
[2] 肖麗麗,王華玲,劉濤,等.桃樹高效栽培技術要點[J].湖北植保,2020(1):63-64.
[3] 高榮廣,劉文海,高東升,等.光照對設施栽培條件下桃樹光合特性的影響[J].落葉果樹,2006(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