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樹形優美、花葉繁茂、姿態高雅,在園林景觀中獨具風格,素有“國艷\"“名花\"之美譽。海棠栽培管理簡單、生長旺盛、適應性強,不僅能美化環境,還具有調節城市小氣候、維持碳氧平衡等功能,在園林綠化工程中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海棠花、葉、果及枝干都有很高的觀賞及美學價值,與其他植物搭配種植,可增加景觀持續效果。建議園林管理者充分考慮海棠的觀賞價值、生態價值及文化底蘊等,加強海棠的栽培管理及養護工作,使其在園林綠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1" 海棠栽培管理技術
1.1 品種選擇
在選擇海棠品種時,應綜合考慮生態適應性、觀賞價值及園林應用需求等因素。不同品種的海棠在花色、葉色、樹形、果實等方面存在差異,如西府海棠花有紅色、白色、粉紅等,花朵密集成簇(圖1),樹態峭立,果實近球形;垂絲海棠花粉紅色至深粉紅色,花梗下垂(圖2),呈絲狀,樹冠疏散,果實呈倒卵形。同時,還需考慮品種對當地氣候、土壤等生態環境的適應性,例如在寒冷地區,應選擇抗寒性強的品種,如木瓜海棠等。此外,根據園林應用的具體場景,如花壇、綠籬、景觀大道、草坪等,選擇合適的品種和規格,以達到最佳的生態功能和觀賞效果。
圖2 垂絲海棠

圖1 西府海棠

1.2 整地施肥
海棠喜歡陽光充足、土質松軟、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在園林栽培中,應選擇適宜的栽植地塊,栽植前深翻整地,改善土壤的通氣透水性。整地完成后,開挖直徑為 60cm 、深度為 50cm 的栽植穴,穴底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1.3 苗木栽植
選擇苗齡1年、根系發達、樹皮無破損、長勢健壯且無病蟲害的優質苗木,移栽時要確保苗木根部完整。苗木運輸途中,應保持行車平穩。遠距離運輸時,要每隔 2~3h 對苗木灑水1次,苗木運輸至目的地后應立即栽植,不能及時定植的要假植,以防根系脫水,失去生機活力。栽植時將海棠苗放置到坑穴中,調整好方向,用土將海棠苗木周圍的空隙填滿,壓實土壤確保海棠苗木穩固。種植完成后適量澆水,使其恢復生機,快速生長。
1.4 肥水管理
10月份海棠秋施基肥效果最佳,此時地下根系吸收能力強,生長比較旺盛,施肥后利于樹體積累養分。肥水供應充足,傷根也較易愈合,且能萌發新根,有利于第2年的生長結果。基肥主要施入有機肥,輔助施入適量的化肥,一般 667m2 施基肥3000kg 左右,采取撒肥方式,淺鋤入土后及時灌水。追肥宜在海棠生長期實施,早春以施氮肥為主,可促進樹體新稍快速生長。果實生長期間須施入一定量的磷鉀肥,可促進海棠果實膨大和成熟,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每次施肥后須立即灌水,有利于植株更好地吸收肥料。另外根據土壤干旱情況適量灌水,保障樹體水分需要。
1.5 枝條修剪
合理整形修剪,可培育優美樹形,促進果實生長發育。修剪可在冬春實施,幼苗階段實施抹芽、除萌等操作,選留生長健壯、分布均勻的主枝,培養良好的樹冠骨架。隨著苗木長大,剪去病枝、弱枝、病蟲枝、交叉枝、畸形枝、徒長枝及過密枝等,防止養分消耗過多,保持樹冠內部通風透光良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等,以使海棠保持最佳的生長狀態,提高海棠整體的美觀度。切記不可修剪過度,影響海棠開花結果及后續生長。
2 海棠病蟲害防治
2.1 農業防治
秋冬季節氣溫下降,樹木開始落葉,雜草開始枯黃。此時組織人力清掃樹下雜草、枯葉及枯枝,集中焚燒處理,可消滅隱蔽其內越冬的蟲卵及病菌。冬季休眠期或早春季節噴施石硫合劑,也可滅殺隱藏在枝干及樹皮裂縫中越冬的蟲卵及病菌。
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法簡單,操作方便,并且對環境友好,是一種生態防治措施。在園林中設置黑光燈,利用金龜子、蛾類等害蟲成蟲的趨光性能,實施誘殺消滅。也可安裝太陽能殺蟲燈,對趨光性害蟲實施持續誘殺。
2.3 化學防治
春季采用 10% 吡蟲啉2000倍液 +5% 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實施樹體噴灑,消滅蚜蟲、草履蜥、春尺蠖等早期害蟲。使用 15% 粉銹寧2000倍液、 80% 代森錳鋅600倍液、 70% 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藥劑防治銹病、葉斑病、炭疽病等,使用 10% 吡蟲啉2000倍液、 5% 啶蟲2000倍液、 1.8% 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防治網蝽、卷葉蛾等。天牛危害海棠枝干,發現新鮮排糞孔時,對蟲孔注入吡蟲啉、噻蟲嗪等藥劑,然后用濕泥封堵孔口,消滅枝干內危害的天牛。
3 海棠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應用策略
3.1 應用原則
3.1.1適地宜樹原則在園林綠化工程中,景觀高層多為常綠大喬木,海棠配植于景觀中層,灌木叢在中下層,這種層次分明的立體搭配景觀群落,不僅注重空間的利用以及園林景觀的伸展,還能充分利用水分、光照等環境因子。海棠樹喜光、耐旱、耐寒,選擇種植區域時,應遵循適地宜樹原則,在不同場所選擇適合的品種。如園林道路兩側種植樹型緊湊、樹姿直立的絢麗海棠、亞當海棠等。
3.1.2生態美學原則海棠廣泛應用于園林綠化工程中,應遵循美學原則。海棠花、葉、果及枝干等極具觀賞性,在園林綠化中應選擇花朵艷麗、果實色澤亮、花果時間長的海棠品種。海棠種植應順應地形,因地制宜,與落葉或常綠等高大喬木搭配,或與灌木、地被搭配,目的是營造以海棠為中心骨架的豐富的景觀群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搭配時應兼顧配景植物的生態特性,選擇適宜的配景植物,避免出現不利影響。海棠與配景植物形成豐富多樣的植物群落,可有效提高園林的生態效果,增加景觀的整體層次感。
3.2 應用形式
3.2.1道路綠化海棠樹形優美,種類豐富且維護簡單,耐修剪,養護成本低。在園林綠化工程中,與高大喬木搭配使用,花和灌木作下層點綴,適宜于營造植物群落層次豐富的景觀大道。也可成排種植在道路兩邊,作為綠化隔離帶或行道樹。在綠化隔離帶中,海棠與地被植物或低矮灌木搭配種植,將人行道與車輛行駛道有效分隔,提高了道路的舒適性和安全性。作為行道樹時,應選擇冠幅較大或樹干挺直的海棠品種,如西府海棠、垂絲海棠等,既能為行人提供蔭涼,又能美化街道景觀。
3.2.2公園綠化在城市公園中,根據不同地域、地形分別采取孤植、列植、叢植、群植的應用形式。在大片草坪上可采用孤植方式,展現海棠簡潔高雅的獨特魅力。列植可形成整齊劃一的景觀效果,適用于廣場的主干道兩側。在公園入口、湖畔、山坡等采取叢植、群植的方式,與周圍的喬木、灌木、花草及山水景觀相互映襯,構建豐富多樣的植物群落和景觀。例如,在公園的湖泊邊種植垂絲海棠,其下垂的花枝與湖水相映成一幅優美的畫卷;在山坡上成片種植西府海棠,花期時形成海棠花境,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圖3)。
圖3 景觀應用

3.2.3庭院綠化海棠在庭院綠化中也備受歡迎,其婆娑的樹形和美麗的花朵使其成為點晴之筆,可根據庭院的大小和風格,選擇適宜的海棠品種。小型庭院中種植貼梗海棠(圖4)、木瓜海棠等灌木型海棠,靠近墻角或建筑物種植,既能美化庭院角落,又能與建筑物相互映襯;在大型庭院中,可將各類海棠與亭臺、假山、水景等園林元素搭配,營造出具有傳統韻味的中式庭院景觀,或與花卉、草坪組合,打造自然、簡約的現代庭院風格。
圖4貼梗海棠

3.2.4濱河綠化濱河區域具有獨特的水景優勢,種植海棠能夠增強濱水景觀的美感和生態性。沿河岸種植海棠,使其與植被、河水共同構成和諧的生態景觀。例如,在河岸斜坡上種植垂絲海棠,隨風飄拂的枝條,與河水的流動相得益彰;在河濱公園的草坪上種植西府海棠等,不僅為游人提供了休閑賞花的好去處,同時還可穩固河岸、防止水土流失等。
4結語
海棠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秉承“適地宜樹、生態美學”的應用原則,搭配景觀植物體現藝術美感,與園林環境因子協調一致,使得園林四季皆有景可觀賞。海棠作為一種兼具觀賞、生態及經濟價值的優秀園林植物,在園林綠化工程中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通過合理選擇海棠品種、科學規劃布局以及與其他園林元素的巧妙搭配,能夠充分發揮海棠的優勢,打造出既美觀、富有文化內涵又具有經濟價值的園林景觀,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園林環境的需求,進而推動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