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海安這座充滿溫度的城市里,慈善從來不是孤光,而是萬千螢火匯聚的星河。曲塘鎮作為基層慈善工作的踐行者,始終以“凝聚點滴愛心,守護萬家溫暖”為初心,用企業的擔當、群眾的熱忱、制度的規范,讓慈善之花在每個角落綻放,為海安建設“愛心之城”寫下生動注腳。
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動中,曲塘鎮100多家愛心企業累計捐款100.33萬元,其中雙弘公司捐款8萬元;26個村(社區)凝聚民間愛心,捐款總額達160.97余萬元,23個村捐款超5萬元。這些數字背后,是全社會共同參與慈善的生動寫照,更是曲塘鎮為海安“慈善之城”建設貢獻的堅實力量。
一、強化組織引領筑牢慈善事業“壓艙石
慈善事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堅強的組織保障和清晰的工作導向。曲塘鎮始終將慈善工作納入鎮域發展大局,以“黨委領導、政府推動、分會主導、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為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高位推動聚合力。鎮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慈善工作,將“慈善一日捐”活動作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載體,成立由鎮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明確各村(社區)、各部門的職責分工。鎮黨委書記、鎮長帶頭參與捐款,各級干部主動靠前,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員參與共推進”的工作格局。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動中,曲塘鎮機關人員積極響應,通過網絡募捐5.75萬元,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各界作出表率。

曲塘鎮各村居、企業踴躍參與“慈善一日捐”活動。
精準指導明方向。海安市慈善總會的悉心指導,為曲塘鎮慈善工作提供了“指南針”。分會積極對接總會,深入學習慈善政策法規、活動組織技巧和資金管理規范,結合曲塘實際制定《“慈善一日捐”活動實施方案》,明確“面向企業、機關、村社、群眾”的募捐范圍,細化“線上線下結合、集中分散并舉”的募捐方式,確保活動有章可循、有序推進。同時,分會定期向總會匯報工作進展,及時反饋遇到的問題,在總會的指導下優化工作方法,讓慈善活動更貼合基層實際、更符合群眾需求。
宣傳引導造氛圍。“慈善不是少數人的‘盛宴’,而是全社會的‘接力’。”曲塘鎮注重以宣傳凝聚共識,通過鎮微信公眾號、各村微信網格群、電子顯示屏、廣播、公示欄等多元化形式宣傳慈善文化和政策;通過百姓喜聞樂見的送戲下鄉形式宣傳慈善先進典型事例和先進個人,讓“慈善就在身邊、人人皆可參與”的理念深入人心,營造出“人人關心慈善、人人支持慈善、人人參與慈善”的濃厚氛圍。
二、激活多元主體構建慈善力量“共同體”
曲塘鎮深知,慈善事業的生命力在于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分會通過精準對接需求、搭建參與平臺,讓企業、村社、群眾等多元主體各盡其能、各展所長,形成“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慈善生態。
以誠心打動企業,讓愛心企業成為“主力軍”。企業是慈善事業的重要支撐,曲塘鎮始終以“尊重、服務、共贏”的態度對接企業,用真誠喚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分會工作人員逐一走訪轄區企業,詳細介紹慈善資金的用途一資助家庭困難的學子、幫扶重病家庭、改善養老設施等,讓企業清楚“每一分捐款都將用在刀刃上”。雙弘公司作為本地龍頭企業,多年來始終堅守“發展不忘反哺社會”的理念,連續多年積極參與“慈善一日捐”活動,捐款數年居本鎮各企業之首。去年還登上全市捐款10萬元以上企事業單位慈善榜。公司負責人說:“企業的成長離不開地方的支持,參與慈善是我們應盡的責任,能為家鄉困難群眾做點事,我們很榮幸。”在雙弘公司的帶動下,全鎮100多家企業積極響應,30多家企業捐款超1萬元,成為慈善募捐的“頂梁柱”。
江承年一直關心支持慈善事業,2016年,村里成立了慈善工作站,他二話不說,帶頭捐款,還積極參加每年的“5·12慈善日”活動。

以貼心服務村居,讓基層群眾成為“生力軍”。村(居)是慈善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曲塘鎮充分發揮村居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讓慈善理念走進千家萬戶。各村(居)通過“黨員帶頭捐、代表示范捐、群眾自愿捐”的方式,掀起“慈善一日捐”活動的熱潮,出現了許多動人的場面。老黨員捐出養老金,年輕人線上轉賬獻愛心,孩子們把零花錢投入募捐箱……銀樹村95歲的抗戰老兵江承年在連續多年捐款1000元的基礎上,今年再次捐出1000元。
以暖心鏈接各界,讓社會力量成為“補充隊”。除了企業和村居外,曲塘鎮還積極動員社會組織、個體工商戶、在外能人等參與慈善。通過廣泛宣傳、個別溝通,不少在外工作的曲塘籍人士都通過微信轉賬參與捐款,并附上“雖在外鄉,心系家鄉”留言,彰顯出“慈善無大小、點滴皆溫暖”的真諦。
三、規范管理使用守護慈善事業“公信力‘
“慈善事業的生命線在于公信力。”曲塘鎮慈善分會始終將規范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作為重中之重,讓每一分善款都經得起檢驗,用透明贏得社會信任。
全程公開,讓捐款“曬在陽光下”。從募捐開始,曲塘鎮就堅持“公開、透明”原則,通過公開欄、公示墻、公眾號等渠道,實時公布捐款情況。各村居還利用村民代表會通報上年度募捐、救助情況,讓捐贈人清楚“自己的錢將用在哪里”。這種“全程透明”的做法,消除了群眾對慈善資金的疑慮,也讓更多人愿意放心捐款。
精準投放,讓善款“用在刀刃上”。曲塘鎮將慈善資金與民生需求精準對接,聚焦“扶貧、濟困、助老、愛幼”四大領域,確保善款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做到“不遺漏一個困難群眾,不浪費一分善款”。鎮每年都根據市慈善總分分配的相關救助項目名額,進行仔細摸排、深入走訪,對救助材料認真審核把關后上報,確保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確保救助項目款項和物資能夠及時準確規范地發到最困難、最有需要的群眾手中。2024年曲塘鎮百戶助困項目救助21戶,情暖學子項目幫助22人,陽光之腎項目幫助99人,千戶陽光項目幫助205個困難家庭。2024全年開展鎮村慈善累計救助2619人次,共計金額103.4萬余元。
跟蹤問效,讓愛心“傳遞有溫度”。善款發放后,曲塘鎮分會不是“一捐了之”,而是定期回訪受助對象,了解資金使用效果和實際需求。得知受助學生成績進步,分會工作人員會送去鼓勵;看到困難家庭通過幫扶實現增收,會及時總結經驗推廣。這種“從募捐到使用再到反饋”的閉環管理,讓慈善不僅是“給錢給物”,更是“持續關懷”,讓受助者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讓捐贈者看到自己的愛心帶來的改變。
四、持續深化拓展 譜寫慈善事業“新篇章”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仍需奮進。曲塘鎮慈善分會將以此次“慈善一日捐”活動為新起點,持續深化慈善工作,為海安打造“慈善之城”貢獻更多曲塘力量。

春節期間,志愿者們對困難群眾進行了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年貨大禮包、生活用品。
在拓展參與渠道上再發力。借鑒“互聯網+慈善”模式,開通線上募捐平臺,讓在外鄉賢、年輕群體更便捷地參與捐款;結合傳統節日開展“慈善廟會”“愛心集市”等活動,讓慈善融入群眾日常生活;培育本土慈善品牌,如“曲塘暖冬行動”“學子圓夢計劃”,讓慈善活動更具影響力。
在提升服務效能上再突破。加強與民政、教育、衛健等部門的聯動,建立“困難群眾信息庫”,實現慈善幫扶與政府救助的有效銜接;引入專業社工力量,為受助對象提供心理疏導、技能培訓等“增值服務”,讓慈善從“物質幫扶”向“精神賦能”延伸;定期組織捐贈人與受助者見面,搭建“愛心橋梁”,讓慈善故事更有感染力。
在培育慈善文化上再深耕。將慈善教育送到中小學,開展“小小慈善家”主題活動,培養青少年的慈善意識;宣傳企業、個人的善舉,用榜樣力量帶動更多人參與;在村規民約中加入“慈善互助”內容,讓慈善成為鄉風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慈善是一座城市最溫暖的底色。曲塘鎮將始終懷揣“為海安打造有愛心、有溫度的慈善之城多作貢獻”的初心,以更扎實的舉措、更廣泛的參與、更規范的管理,讓慈善之花在基層絢麗綻放,讓每一份愛心都能傳遞溫暖、點亮希望,為海安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書寫更加動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