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新時代就業工作的新定位,是落實國家就業優先戰略的核心任務,也是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路徑。近年來,山東省萊州市鉚足干勁,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善用“望聞問切”四步工作法,精準把握就業需求,拓寬就業渠道,構建“產業—政策—服務—技能”協同發力的縣域高質量充分就業實踐路徑,推進就業滿意度、人才千方百計集聚度、創業活躍度持續提升,讓縣域高質量發展更有底氣。
“望”全局"構建就業動態監測體系
“全時空”三級聯動構建市、鎮、村三級聯動體系,市級建立就業“中樞”,整合就業指導、創業扶持、失業監測等8大領域功能,打造就業平臺,每月對全市勞動力資源、企業用工情況比對分析,研判全市就業形勢,精準服務供需雙方。鎮級暢通對接“脈絡”,建立55個服務站點,向農村勞動力提供招聘用工、就業援助等一站式服務。村級延伸服務“觸角”,在各村(社區)建立1000個“就業服務角”,通過“大數據+鐵腳板”等方式,做好招聘引才、用工保障,構建貫穿全程、輻射全域的公共就業服務格局。
“一對一”問需摸排"建立常態化調查機制,定期調研全市重大項目、重點企業用工需求,對270家企業進行月度動態監測,掌握企業經營狀況、用工規模、缺工情況,建立動態用工數據庫,實時發布崗位信息。面向全市開展人才需求調查,收集87個行業、人才崗位需求785個,發布招聘信息16期。每季度進行企業用工供求分析,發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急需緊缺工種目錄,持續提供招聘服務。
“面對面”紓困護航開展“助企護航”行動,組織服務專員對18個重大項目和91家重點企業開展用工服務,實施“一企一策”,通過舉辦招聘活動、雙向推介、開辟公眾號專欄等方式,為企業精準招聘2184人。走訪產業鏈重點企業78家,調研人才現狀、薪資待遇等,幫助企業量身定制招工方案,推介外出引才、就業見習等惠企政策。
“聞”民聲創新需求精準感知機制
就業信息“一站發布”優化“家門口”就業服務,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在全市1000個就業服務角發布求職二維碼,掃碼便可獲得最新招聘信息,實現個人求職、企業招工一鍵掃碼、線上辦理,累計推送信息3.1萬條,推動“碼上就業”。開展“微指尖”即時快招,組建就業服務多個微信群,收集招聘信息直接推送到全市各村居、小區,打破時空、地域限制,實現服務全覆蓋。
用工招聘“一網直達”充分發揮微信、抖音等媒體作用,構筑立體化宣傳矩陣。依托公眾號開展云招聘44次,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線上服務模式,2024年以來為793家企業發布崗位信息1.56萬條,線上瀏覽量達3.2萬人。創新直播招聘,現場招聘會求職者通過抖音可同步觀看,邀請企業負責人與求職者在線交流,通過“走播宣崗”,讓無法到場的求職者身臨其境、實時互動。
業務服務“一窗辦理”打造就業人才綜合窗口,整合就業推薦、人才服務、失業經辦等高頻事項,推行“一窗辦理”,“現場辦”“網上辦”“掌上辦”“電話辦”同步運行,2024年以來辦理業務7.8萬件,收到感謝信86份,實現業務經辦“一次申領、全面提速”。舉辦政府開放月等活動,邀請企業代表、社會群眾實地參觀服務窗口,體驗業務運行,傾聽群眾意見。
“問”癥結"靶向破解結構性矛盾
高頻次開展招聘活動"搶抓關鍵節點,舉辦“春風行動”“百日千萬”現場招聘會,2024年開展各類招聘活動60次,服務企業1212家次,發布招聘信息2.2萬條,城鎮新增就業11106人。分行業舉辦“專而精”的招聘活動8次,組織“訂單式”靈活用工現場招聘13次。與德州寧津、重慶巫山等地開展勞務協作,服務173家次企業,有效促進跨區域用工。堅持就近穩崗、鄉創拓崗、流動送崗,用好人才夜市、零工市場、鄉村就業大集等形式促進就業,培育“強化供需匹配促進精準就業”項目,入選山東省“高質量充分就業省份”揭榜領題標志性項目名單。
多維度搭建引才平臺"實施高校畢業生“歸萊”計劃,對萊州籍畢業生一對一開展就業指導、崗位推薦、能力提升等服務,就業率達98.5%。聯合省內外高校,組織357家次企業開展青年人才專場招聘,赴哈爾濱工業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開展引才活動38場,提供就業崗位5683個。舉辦“學子看家鄉”就業體驗日活動3期,在高校設立“校園引才大使”,向在校生推送萊州人才政策、就業指南、企業資訊等,全周期服務人才來萊就業,2024年引進各類青年人才4387人。
全方位保障重點群體"實施城鄉公益性崗位擴容提質行動,累計開發安置28.3萬人次,發放待遇2.06億元,實現安置上崗、補貼發放100%,兜底保障了各類困難群體就業。加強失業政策幫扶,為5027名失業職工發放失業金6808萬元,為2995家次企業發放穩崗補貼2363萬元,惠及職工6.5萬人。鼓勵企業吸納就業困難人員,2024年失業人員再就業4892人,促進勞動者多形式就業。
“切”良方"打造就業服務生態系統
拓展創業“微場景”推進業務經辦數智化變革,深化數據賦能、流程重塑,創新“智慧人社”創業服務打包辦項目,將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場所租賃補貼三件事整合為“創業一件事”聯辦。協同工商、民政、公安等部門信息互通,做到“一門一窗一網一次”辦理,累計全程網辦506件,時間縮減70%,入選山東省“數智就業”服務創新應用場景。組建職業導師隊伍,建立創業陪跑機制,全流程服務創業人員,指導返鄉農民工國峻豪創辦林蛙養殖項目,獲山東省創業大賽二等獎,其在東北、浙江等地建立養殖基地21個,年營收達到6000萬以上,實現“創業一人、帶動一片”的效應。
打造就業“微站點”在全市打造6個“社區微業”示范站點,推進教育路社區等一批創業街區和高質量充分就業社區,通過構建商圈聯盟、強化技能培訓、開辦幸福集市等方式,實現需求歸集、崗位推送、職業指導等集成服務。設立“電商直播”培訓基地,每月2次培訓,講解運營技巧、產品推廣等電商知識,輻射商戶420家、居民2800人,營收平均提高30%。廣泛籌集就業門檻低的崗位,積極開發手工零活、來料加工等居家就業崗位,讓“二孩媽媽”殘障居民等就近就地就業。推行“零工市場+就業驛站”服務模式,開展靈活化、訂單化招聘,進一步推動服務下沉。
優化技能“微服務”建成國家級技能大師特色工作室1處,省級技師平臺12處,煙臺市平臺17處,開展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帶徒傳技等活動97次。校企共建6處實訓基地,年均培訓1萬人以上。建立“培訓+認證+就業”全鏈條模式,強化課程設置,構建涵蓋崗前培訓、技能提升、轉崗培訓的梯次培訓模式,開展急需緊缺專業、實用技能、新業態等培訓156班次。整合職業院校、培訓機構等資源,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創培在身邊”等行動,提升勞動者技能與崗位匹配度。近四年共為3575人發放技能提升補貼639萬元,發放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等4.5億元。
未來任重道遠,更需策馬揚鞭。下一步,萊州市將緊扣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目標要求,突出重點、強化措施,著力增加就業崗位供給、提高就業服務水平、促進就業供需適配,推動縣域就業服務“精準滴灌”,構建“數智就業”公共服務新格局。
作者單位:山東省萊州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