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殼深處沉睡的巖漿突然蘇醒,積蓄了千萬年的力量在瞬間爆發(fā)!熾熱的熔巖如何沖破厚重的地殼?下面,我們在餐桌上,用幾樣廚房里的“法寶”,讓一座微型火山噴出灼熱的“巖漿”。
1個透明塑料杯、1/4杯清水、3/4杯食用油(為避免浪費,可以使用準(zhǔn)備丟棄或更換的食用油)、5~10滴紅色/橙色食用色素、1/2片或1片泡騰片,另外可準(zhǔn)備1個大托盤和1個護目鏡(防止溶液濺出、保護青少年眼睛)。

在塑料杯中倒入1/4杯清水。滴入5~10滴紅/橙色色素,用勺子輕輕攪拌,直到清水變成鮮艷的“巖漿”色。


沿著杯壁緩慢地倒入3/4杯食用油,靜置10秒后,你會看到神奇的一幕:食用油形成一層淡黃色的透明油層,輕盈地浮在紅色“巖漿”之上,兩層液體界限分明,如同地殼與下方巖漿的自然分層。

將泡騰片放入杯中,注意保持距離(建議使用半片泡騰片,更安全可控),防止溶液濺射。泡騰片會像一顆沉入水底的能量球,迅速沉入紅色水層,隨后,它與水劇烈反應(yīng),瞬間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CO2)氣泡。這些氣泡不斷向上翻滾,裹挾著“紅色巖漿”噴涌而出,同時還伴隨著“嘶嘶”的聲音。
1.泡騰片沉入水底后,會迅速與水發(fā)生反應(yīng),產(chǎn)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CO2)。這就如同地下深處炙熱的巖漿,不斷分解產(chǎn)生巨量的水蒸氣和其他高壓氣體。
2.氣泡在油層底部聚集,壓力持續(xù)升高——當(dāng)氣泡聚集產(chǎn)生的浮力大于油層對其的壓力時,就會瞬間沖破封鎖,就像巖漿氣體頂破巖石的爆發(fā)瞬間。
3.實驗中那些被氣泡帶出、在油層中翻滾上升的紅色水滴,是不是和真實火山噴發(fā)中致命的火山碎屑流極為相似呢?
當(dāng)然,大自然的力量遠超我們的實驗:真實巖漿溫度高達700~1200攝氏度,甚至更高,能瞬間熔化巖石,這遠非我們常溫的水所能比擬的。巖漿是地下深處熔化的巖石,含有硅酸鹽等多種礦物質(zhì),遠不止水和氣泡這么簡單。驅(qū)動真實火山活動的,是地球內(nèi)部放射性元素衰變產(chǎn)生的巨量熱能,其規(guī)模是泡騰片反應(yīng)的億萬倍。
實驗需在托盤上進行,投入泡騰片后要快速移開手,避免氣泡濺到眼睛。實驗后“巖漿”不要隨意傾倒,記得妥善處理。
這場廚房里的“火山爆發(fā)”,生動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它在提醒我們:腳下這顆星球,蘊藏著多么古老而磅礴的力量。動手試試吧,在放下泡騰片的那一刻,你就是見證“火山噴發(fā)”的小小科學(xué)家。
(責(zé)任編輯 / 段雯娟 美術(shù)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