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志,男,1933年8月出生,1949年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7年1月入黨,親歷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1993年8月從石景山區建委崗位上離休。本文講述了張懷志為建立新中國南征北戰的革命經歷,張懷志介紹了自己從事監護員、通訊員、理財員的所見所聞及戰斗歷程。
臨危受命上戰場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時,我所在的部隊正在大西北修建從甘肅天水到寶雞的鐵路。我們唱著“小伙子要想身體壯,血脈要流通,祖國要富強,火車要暢通”的歌曲干得熱火朝天。
聽到朝鮮戰爭爆發的消息,我們都義憤填膺。特別是聽了第二次戰役,中國人民志愿軍用劣勢裝備將聯合國軍趕過“三八”線的消息后,我們更坐不住了,紛紛向上級遞交請戰書、決心書,要求參加抗美援朝,為保家衛國作貢獻。這一天真的來到了。
1951年元旦后的一天,我剛吃過晚飯,就響起了緊急集合號聲。我們立即背上背包和槍械到廣場集合。團首長作了短暫動員后,我們立即坐上火車,向東行進。經過一天一夜的顛簸,我們從大西北來到山東曲阜、鄒縣。
在鄒縣,我們接受了兩項任務。一是全軍換裝,762步槍、蘇式沖鋒槍、機槍和82迫擊炮等系列蘇式裝備的列裝,使部隊的戰斗力大大提升;二是將部隊和每名戰士的解放軍標志撤掉,換上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標志。我們將上衣左側的解放軍標志換成志愿軍標志,將毛巾、水壺和缸子上的“八一”標志刮掉。春節一過,我們從山東坐火車到東北鳳凰城,步行到寬甸河口過鴨綠江。
勇猛頑強打美軍
一入朝,我們就趕上了第五次戰役。我所在的63軍歸西線19兵團指揮。面對聯合國軍設防堅固的臨津江防線,我軍冒著被美國空軍轟炸的風險,突出奇兵,大白天派部隊多路隱蔽接近江邊潛伏。戰斗打響后,188師采取“猛插分割”的戰術,一直往里打,將敵軍分割殲滅,僅十幾分鐘就突破了臨津江防線,割裂了美3師和英25旅的聯系。563團王永章排和兄弟部隊包圍了英軍中的功勛部隊格羅斯特營。在戰斗中。他們趁夜發起猛攻,經頑強血戰,從四面滲進該營防線。英29旅派一支坦克部隊去解圍,被我們擊退。到了天亮,格羅斯特營終成潰散之勢,營長卡恩也被俘虜,全軍覆沒。在這次戰斗中,我沖進冒著煙的敵坦克,繳獲了一部正在說話的小話匣子,交給上級才知道是半導體收音機。在戰斗中,我在一個解放軍戰士的幫助、照顧下,往山上送彈藥,48斤重的炮彈,我扛了4個,有190斤重,累得我腰酸背痛,但我還是咬牙送到陣地上。從春川到議政府,我實在太累了,就在北漢江一個石頭坑里睡著了,部隊撤了我不知道。醒來后,我發現敵人坦克就在我前面,著實嚇了一跳。我趕緊邊匍匐前進邊跑,與走山路的敵人坦克群賽跑,我超近路從敵人坦克群中跑出來,回到了自己的部隊。
在這次戰役中,我軍一直攻過了北漢江,逼近漢城。由于美軍在漢城布置了大量火炮,準備死守,為了不陷入消耗戰,且糧彈耗盡,只好北撤轉移。敵軍乘機發起了反擊,以機械化快速部隊進行穿插分割。我軍背水作戰,態勢極為不利。首長當機立斷,決定全軍撤過北漢江。人困馬乏的63軍剛到江北就被彭總派到鐵原地區進行防御,堵缺口。面對武器裝備精良的強敵,我們師采取了縱深梯次配備的方法,少擺兵,多屯兵。白天以戰斗小組在前沿與敵糾纏,使敵不能過早迫近志愿軍陣地;夜晚派出小部隊襲擾敵人。正是應用了正確的戰略戰術,加之頑強死守,經過13天的激戰,最終遏制住了美軍的攻勢,穩定了防線。
朝鮮戰爭是立體戰爭,沒有前后方之分。188師入朝時兵員為11000人,到停戰協定簽訂時,還不到5000人;563團入朝時兵員為2700人,打完鐵原后只剩266人,其他各部隊情況可以想見。在這次戰斗中,我稱得上是逢兇化吉。
一次,我和兩名戰友到兩三公里外一個后衛兵站送彈藥。走到半路上天亮了,敵機又來轟炸,他們扔的不僅有炸彈、定時炸彈,還有風雨雷,不碰不響,一碰就炸。我們將汽車隱蔽在兩山間一個空當里防空。這時,我有尿意,就到邊上小便,還沒尿完就聽一聲巨響,我提上褲子就往回跑。只見一名戰友兩腿炸斷,一名戰友倒在血泊中。原來,他們蹚到了敵機投下的風雨雷。我趕緊拿出自己的急救包進行搶救,但一摸戰友的口鼻,一名戰友已經沒氣了,另一名戰友后來也犧牲了。如果我沒去小便也就沒命了。經過幾個月的休整、訓練,我師又于1951年11月初開赴大德山地區(離板門店很近的軍事要點)參加開城保衛戰。我軍在炮兵配合下,在88.6高地上與敵展開了陣地爭奪戰,斃傷敵軍6000余人,使對手無力也不敢再戰。此戰保衛了開城,為我方談判代表在談判桌上贏得了更多的主動權??姑涝?年,我因作戰英勇,榮獲一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頒發的軍功章。
步槍打飛機的壯舉
在朝鮮戰場上,最讓我感到驕傲的是我們團用輕武器打下了美國的飛機。在朝鮮戰場,大多數時間我們都沒有制空權,美國飛機就像油挑子一樣緊貼樹梢飛,許多志愿軍戰士還沒來得及與美軍過招,就被美飛機炸死。
1951年4月的一天,天剛蒙蒙亮, 敵機像往常一樣地出動了。8時,8架美軍飛機得意地超低空飛臨188師562團和563團陣地上空。他們欺負我軍沒有制空權,飛機緊貼樹梢飛。雖然,上級怕美軍報復,使部隊遭受更大損失,不讓我們用輕武器打美國飛機,但我們對美機的仇恨確實已忍無可忍。
于是,兩個團的3000多支步槍、沖鋒槍、機槍,不約而同地一起向敵機開火,美機被這瞬間發生的步槍空戰嚇懵了,一架敵機尚未弄明白我們用的是什么新式武器,便打著跟頭來了個“啃泥地”,幸虧飛行員跳傘快,保了條命,但雙腳剛落地,便成為我們的俘虜。當美軍飛行員得知自己是被步騎槍打落時,目瞪口呆。
10時,天空又響起了嗡嗡聲,美軍又出動16架飛機前來報復。記吃不記打的第二批美機還是那樣趾高氣揚地擦著地皮向我軍陣地飛來。在敵機俯沖掃射的關鍵時刻,一聲號令,兩個團的3000多支槍像鞭炮一樣地響了起來。頓時,4架美機當場來了個倒栽蔥,在荒野里騰起滾滾火球,4個飛行員連當俘虜的福氣都沒享上,統統見了土地爺。兩次步槍空戰,5架美機墜毀,188師卻無一傷亡。
一日之戰,擊落敵機5架,擊傷13架,開創了朝鮮戰場步兵輕武器打下飛機的最高紀錄。戰后,我師受到19兵團政治部的通令表揚。志愿軍總部首長也發來賀電,并號召全體志愿軍學習63軍步槍打飛機的經驗。從此,在朝鮮戰場上,敵機再也不敢超低空飛行了,空中打擊力量明顯減弱,我軍地面部隊的損失也相對減少。
在朝鮮戰場上,最讓我感動的是祖國慰問團冒著槍林彈雨來陣地上慰問。當時,著名作家巴金、相聲演員常寶堃與河南豫劇演員常香玉和戲校的學生曾先后來陣地上慰問。小蘑菇常寶堃說的相聲逗得我們前仰后合,后來常寶堃在慰問的路上遭美國飛機轟炸犧牲,令我惋惜。祖國人民作我們的堅強后盾,是我們打勝仗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