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釜山靠海。沿海岸線漫步,是釜山散步的核心。從尾浦搭乘五顏六色的膠囊小火車看海景;在海云臺見證海底的水族館;在懸崖邊的海東龍宮寺聽巨浪拍岸;是初到釜山者的必選清單。但我更偏愛兩條線路:一條是從二妓島到五六島的海岸線徒步線,全長約六公里,移步換景間絕不會感覺枯燥,因為步道不但蜿蜒,更有高低起伏和尺度變化,于是海景有時是巨幕,有時是微距,更有不同地質景觀提醒人們時間的跨度;另一條是影島的白淺灘文化村,不少電影在那兒取景,村落仍有住民,有些房屋改建成了咖啡館和冰淇淋屋,是可以曬著太陽消磨一下午的懸置之地;情侶們尤為偏愛此地,陽關里炫目的愛情鎖便是明證。
釜山也有另一面。從影島大橋回到中區,便是躍動的都市和港口。釜山是韓國第二大城市,地勢的起伏使道路景觀也變得錯落立體,從商業區拾級而上,可能就是另一番風景,看得見遠處的港口、山脈或夕陽。
在異國散步,自然會對文化的差異和日常的新奇更為敏感。如何用水桶占位?雕塑中最常見的動物是什么?路邊的電線桿上為何有一首詩?有一天,我在釜山火車站正對面發現了一個“上海門”,走近一看,原來是唐人街。說是唐人街,里面卻還有烏茲別克斯坦超市和俄語寫的換匯招牌,有種神奇的地理融合感。而在南浦洞,街頭的電影雕塑上仍顯示著釜山從前的拼法“Pusan”,而如今,它已成為“Busan”,依然是讓人流連的不散之地。








(責編:常凱)